|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谁有了枪!谁就有了话语权” 对于一个没有枪支的国家来说,能感受到枪支在美国人民生活当中的重要性,1家庭相册里的枪支展示图片 2家庭当中枪支的数量 3被锁住的枪 4回国的士兵,虽然离开战场但依然无法离开枪支 5虽然他没从正规渠道购买枪支,但他依然靠着同学的帮助获得了没有发票的枪支,这个我也没看明白为什么没发票就OK了。反正,合法拥有枪支的利与弊都被导演用色彩和故事表达了一下。 其实一开始的刀和最后的剑都说明了导演对于兵器和复仇的理解。 挺可怕。一泡尿,一张纸板,一层蓝布,几张破凳子椅子。
这片子开头就很厉害,一句话没有,就交代了人物是一个略带忧郁的流浪汉,很好的人物出场戏。后面真的是不疾不徐又紧张刺激的复仇之路,不知不觉也看下来了。真的和《玩命警车》一样厉害在大量的戏剧动作,少废话,支撑起了戏剧张力,而且不刻意玩花式剪辑,强调氛围,强调冲突前的静默等待。美术也很讲究,蓝色贯穿始终,小成本佳作,而且导演本人自编自导自摄...有点牛逼...4.1分。p.s.:准备把科恩的《老无所依》再刷一遍学习一下。
走心理复仇的类型片,柔软的复仇者以最暴力直接的方式复仇,影片在虚妄的雾蓝色中充斥着一种虚无的荒诞感。男主有一张憨态可掬的脸(跟导演还有点像:他的心理年龄好像在双亲死后就停止生长了,如果影片后半程保持一以贯之的少言寡语也许会更好,影片环境声和配乐都很出彩。男主自己试图处理箭伤时切肤之痛的疼痛感被切实拍了出来,学习了。颜色是索尔尼尔一直以来的母题,蓝色真是又温暖有该死的颜色啊。
故事有意思。男主的妹妹做的大约是审计师之类的工作,住安静郊区的好房子,收入一定不低,所以我猜男主的父母必然也在差不多的社会经济地位上,而那一家人,显然过的是不一样的人生,破烂老房子里挤着五六口成年人,让人好奇十来年前出轨的一对到底如何会相遇和相爱?上一辈估计真爱了,而这一辈的兄弟,可怜会走进这么蓝的故事里。
每樣東西都做得東不成西不就,找不着重點的氣氛鋪墊,單薄平面的人物性格描寫,拖沓平庸的敘事方式,簡單空洞的故事設定,你說它是玩視覺衝擊或燒腦設定的cult片又不夠邪典異類,你説它是想探討人性、社會或導演特有世界觀的高端逼片又不夠深沉大氣--線性敘事,角色衝突,抒情蒙太奇(最後槍戰所有人死光-天邊的閃電)。
因爱而生,因爱而灭。最后男主的妹妹为了孩子应该是不会再回那个家了,那张明信片里的祝福也不会有人看到。而男主同父异母的弟弟又将怎样继续自己的人生呢?全片冷静克制,不时冒出几个黑色幽默。但总体来说比较闷,除了男主和那个胖子之外没有任何让人印象深刻的演员。
一部气质姣好的硬核复仇片,导演对整个叙事节奏、空间氛围的把控都有不错的表现,尽管他同时也在向更商业更好莱坞的方向靠拢。 不难怪本片在国内与北美的风评落差之大,它本身与科恩兄弟的《老无所依》有极为接近的内核:二者其实都是美国梦失落外延的产物。★★★☆
一部气质姣好的硬核复仇片,导演对整个叙事节奏、空间氛围的把控都有不错的表现,尽管他同时也在向更商业更好莱坞的方向靠拢。不难怪本片在国内与北美的风评落差之大,它本身与科恩兄弟的《老无所依》有极为接近的内核:二者其实都是美国梦失落外延的产物。★★★
仇恨是爱恋的相反面。爱有多深,仇恨就有多深。刀枪相向,文弱书生对抗流氓暴力家族,开枪,开枪,弄死他们,一个别留。烟消云散后,死尸遍地。冤冤相报何时了?这不就了了嘛。虽说看起来像是废墟,但树立了一个维护自身正义的丰碑。但,片子实在是太闷。
显然这部较之绿色房间更有悬疑氛围感而且还颇有老无所依的节奏和质感当然故事完全不同以暴制暴在电影里永远大快人心但电影的节奏让人有了一份无奈和无助感尤其是隔代的家族仇恨让人反思男主作为看似柔弱的普通人逐步走向复仇的过程是最大看点
还是感觉和时间对抗的人终不会得善果,不论多么美好或丑陋,恩爱或怨恨,久了都应该归于平淡。生活教会有智慧的人学会遗忘,于是记忆中只剩下美好,别人和自己也终于得到原谅。故事讲得很好,可惜故事本身太蓝调。笨笨地傻活着总比死了强。
德怀特是个整日无所事事的流浪汉,他的父母多年前被一个名叫韦德·克里兰德的男人杀害。当德怀特得知韦德刑满释放的消息时,他的复仇行动开始了。然而,一切并不如计划得那么顺利,他不得不考虑如何保护自己的妹妹免受韦德的伤害。
今天看的第二部关于复仇的故事,第一眼感觉男主像憨豆先生。杀第一个人,还算情有可原。随后第二个,第三个,直至韦德全家(除了小男孩)。看似柔弱的人威胁到他底线(不要碰男主的妹妹)时,所爆发出的能量和毅力是无法想象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