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能看出来是崔健很用心拍的片子了,不过很可惜并没有那么好。影片不乏灵光乍现的点,甚至非常多,碎片化剪辑、超现实空间、纯色与黑白、插帧闪回……杜可风的摄影更是没得说了(虽然感觉杜的风格并不太适合本片)。但是却少了一部电影最重要的——老老实实叙事。钟华交代叙事的话太多,像要把崔健自己想说的全用语言说出来,很不舒服,很降低导演水平。尹昉不是马小军,崔健也不是姜文。而且尹昉完全hold不住老崔那气质好吧,有的话就得崔健唱出来,他说出来就没那味了。文革和八十年代拍的比现代要好很多,现代戏的一些元素实在太low。结尾煽情过度太长了,跟MV似的。崔想讲的东西太多了,满是隐喻和各种花样,严重夹带私货,反而得不偿失了。全片感觉只是想让我们听懂这三首歌……崔健还是比较适合玩音乐。(老崔和北电关系是真好啊!)
崔健向来是时代精神的符号演绎者,枪、蛋、风筝,对那个年代,甚至红蓝二色就直击心灵了,但来到当下,一句鸟想游鱼想飞,一首自白三条腿的歌,远远不够,就像取景今日美术馆是不够的,这就是老崔的困境,符号与情境已经分离了(至少在拍摄时),不可能兼得,任何对现实的抽取都变得速朽,“钟华”这个主角越是情怀、病毒什么都有,越是空洞和易朽,或不如说,影片的真正主角是这首歌,是作品,这就是为什么台词说“坟墓比生命更长久”,只有在音乐里,崔健才有负隅顽抗的力量,就像在个人命运里,才有政治和爱情的永恒回声。多年以后,这部充满遗憾的处女作会留下什么?也许是对“首长儿子”的触碰,也许是某种错位,一个创作者在不属于他的时代、不属于他的媒介中发出的执拗的低音,如今,连这种错位也已成历史。
特别棒的电影。当下和过去通过不属于各自时代的母子连接起来。在过去那个时代,施堰萍、陈东和孙洪在淋浴头下、在练习室、在汇报演出场地的歌舞场景切换太震撼,结果也太残忍。当下这个时代拍得并不好。不好的地方在于,太过直白,有些内心旁白甚至多余。唯一惊艳的就是小号响起的时刻。《迷失的季节》也许是施堰萍前半生的写照,直到后来失忆,再通过“钟华”《蓝色骨头》让自己的过去找到未来,这已经不是隐喻了,导演是想要在当下连接那段历史,与过去和解。这种和解还表现在,快结尾的时候,桥上钟振清来找施堰萍的片段,配上 “能创造生命的感情虽然伟大,但都是短暂的,这是这段故事中最美好的片段,也正是我们穿越时空的意义” ,突然让人忘记了后来那些痛苦的真实过往,想停留在那一刻。
三段不同时期的故事穿插交错,一家三口似乎都在叛逆、逃离,用这种方式表达人们对自由的向往真不为过,但在那个特定时期叛逆逃离就跟杀人一般的罪过吧。故事最后母亲的出现感觉有点刻意收尾,略有失望。但父亲告别那段很完整,还有那段独舞简直虐出眼泪。其实略有失望的仅仅是故事本身,可色调、构图、角度都太美了,尤其是转幕的镜头典型的蒙太奇风格,但又那么恰到好处。摄影和剪辑真的牛逼啊,有几个镜头爱死了。作为第一次导电影的音乐大师崔健就导了个文艺电影,自己还是编剧!崔导起点很高!
首先,质量明显高于院线国产片平均水平,这一点值得三星,其次是崔健的加入,无论如何也要给上一星。而扣掉的一颗星,主要源于两个方面,一方面是讲述现实生活的部分片段过于矫情,有些尴尬,我完全赞成在“幻想”的片段尽可能天马行空,但讲述现实生活的片段还是应该接地气,尤其是男主爸爸在三峡和老人对话的那一段,太刻意和奇怪了;另一方面是片尾的交错的回顾,感觉这一部分有点劣质和故意煽情。
所有的季节都是迷失的季节,因为每个世代都有人孤独无措。施堰萍在红色的岁月听了不宜的歌,爱了不宜的人,于是变成外人;钟华在趋利的年头做着不赚钱的事儿,于是变成外人——外人就是废人,他也这么说,但他们总是有蓝色的骨头,悲郁也顽强。老崔的艺术感染力很好,孙洪抽帧的舞蹈像铁石雕塑随着年代里血色的风在痛苦摇摆,但艺术电影还是需要不同于舞台剧的独特质感吧,总觉得缺些什么。
3.5 没有想象的那么糟。就是现代部分的戏有点拖沓难看,那个唱歌跑调的女主最后流下眼泪还有点让人感动,但一想到好像又是因为男主才让自己有了灵魂就还是有点直男癌。母亲和黄轩那两个角色确实塑造的很棒,最后母亲摘下眼镜变成了男主也挺好的,舞蹈段落太加分,形式大过内容了。但说它是烂片还是有点不公平,好歹崔健还是在想着怎么把自己的诉求一股脑的讲出来。
不是错位的生长,是病毒的病变,这个肌体被侵蚀,从未停止过。鱼与鸟,困在梦魇中,除了选择失忆,还可以打破噩梦从梦境里醒来。故事的主人在自嘲,一直彷徨在"废物"角色的世界,要么假装剪断连接"父母"的脐带,要么无耻地堕入"浪漫"的肮脏,而这都不是彻底拯救灵魂的钥匙,他不得不是那个苟活的怪胎。杀掉病毒,换一首歌,蓝色的天蓝色的海蓝色的骨头。
七十年代和九十年代两个时空交叉,串联三个不属于各自时代的人,时代特色通过异化和格格不入呈现。剪辑碎片相互牵连,坐在回忆里看过去,音乐把过去带到未来。迷失的和坚硬的,春天的花迷失在秋天,和开在春天的春天的花也是时代带给两代人明晰的态度。文革那段拍的真漂亮,澡堂舞蹈和离开的双重光影,旁白台词也很凌厉特别。
这是看过的第二部摇滚明星导演的电影了,评分都不高。电影或者音乐,本质上都是一种表达的手段罢,恰好导演本身也都是摇滚乐队主唱,把《蓝色骨头》当成一个细节更加丰富的MV来欣赏那得多爽!当然重点是无论《蓝色的骨头》还是《After party》都是欣赏者稀饭的歌,才可能更好滴感受这长达100分钟的MV。
#观影日记##智取威虎山#这题材本来没兴趣看,但无论是豆瓣、媒体还是身边的朋友都好评如潮,委实好奇。今晚跑去看了,尼玛这剧情也是醉了,贵(gong)军(fei)牛叉,三十个人用枪+手榴弹+炸药包干翻人有坦克榴弹炮的千人匪窝,简直人人都是以一敌百的郭靖黄蓉。不就是画面特效还行,这评分至于嘛?两星
两年前以为是恐怖片自动忽略了。算是朝花夕拾。电影中音乐不是重点,故事背景和人物设定风头更胜,重叙往事最忌讳添油加醋,但似乎有更大的隐情值得宣泄,导致情绪铺张。前半部分引人入胜,旧时代文革下隐匿而暧昧的(同志)感情表现是最大惊喜。现代部分电视质感,装腔作势沦为慌腔走板,无力亦无气。
摄影故事可嘉 花洒和现代舞 看到常规长片很不一样的东西 涉及到音乐和网络的科普 两代人情感的共通纽带 情绪很顺畅 虽然故事碎的不行没什么节奏感也像极了碎碎念 同性恋的叫起床扒内裤,我觉得你更爱他……很后悔应该中途离场。。。 @2014-04-18 02:15: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