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恐怖  纪录片  爱情  血战  大陆  科幻  美女  入侵脑  阿凡达  坚如磐石 

人咬狗电影

 
电影译名: Man Bites Dog
影片导演: Rémy Belvaux / André Bonzel / 贝诺瓦特·波勒沃赫德
豆瓣评分: 8.00
影片地区: 其它
影片类型: 剧情,喜剧,惊悚,犯罪
上映年代: 1992
影片时长: 0
更新时间: 2018-10-01 15:20
浏览次数: 441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人咬狗电影演员名单
贝诺瓦特·波勒沃赫德 , Jacqueline Poelvoorde-Pappaert , Jenny Drye
人咬狗电影简介及网友点评

导演: Rémy Belvaux / André Bonzel / 贝诺特·波尔沃尔德
编剧: Rémy Belvaux / André Bonzel
主演: 贝诺特·波尔沃尔德 / Jacqueline Poelvoorde-Pappaert / Jenny Drye
类型: 剧情 / 喜剧 / 惊悚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比利时
语言: 法语
上映日期: 1992-11-04
片长: 95 分钟 / USA: 92 分钟(edited version)
又名: Man Bites Dog
IMDb链接: tt0103905
人咬狗的剧情简介 · · · · · ·
热爱吟诵诗歌且幽默健谈的杀手贝罗特(Benoît Poelvoorde 饰)自费请来一支摄制组为他拍摄纪录片。在镜头前,他毫无保留且毫无隐讳地展现每次行凶的全过程,并悉心讲解不同的杀人技巧。摄制组成员从最初的观众逐渐演变成贝罗特的帮凶,这一种疯狂之人仿佛失控的汽车,飞速向毁灭的终点驶去……
本片成本仅为15000美元,却成为比利时当年商业上最成功的影片,并且荣获1992年戛纳电影节SACD奖最佳影片和青年特别奖、1993年法国电影评论协会奖最佳外语片奖、1992年Sitges – Catalonian国际电影节最佳男主角(Benoît Poelvoorde)和最佳影片奖、1992年多伦多国际电影节Metro媒体奖。
本片导演Rémy Belvaux于2006年9月4日去世,享年40岁。

此人100% pure evil,还神他妈是表现派。有那么一系列的犯罪片都在讲政府改造/复仇私刑与青年犯罪之间的故事,因为单独讲青年犯罪好像很没得讲,本来行为就毫无逻辑,这种人的心路历程最多只剩下忏悔。这部如此直接了当,抛开那些以正常人审视犯罪的传统套路,直接切入杀人犯的视角,媒体曝光和杀人手法拙劣等技术性失误才是本片的痛点。还把“我热爱艺术,美学造诣有得一批,爱好就是及时行乐幸灾乐祸,翻出黑暗面给俗人们开开眼”的傻逼人设展现得要多直接有多直接,惹人厌程度直达巅峰,感觉自己全身上下被冒犯。杀人场景也拍的巨他吗真实,看的我心惊肉跳,隔几分钟就要喝口水压压惊,突然就想这辈子一心向善笃信宗教。这种片子,这种主人公,所带来的煽动力完全是逆向的。监狱改造片就应该播这个。

人咬狗剧照

伪纪录片形式的无道德宣言虐杀片,主演对着镜头打破第四堵墙,一本正经的解释滥杀和奸杀的体力消耗,杀小孩沉尸与杀成人沉尸的区别。在cult movie里这种类型的片子不靠血浆猎奇视觉冲击取胜,而是靠展示反英雄主义的挑战世俗道德底线取胜,简单来说就是让你看的目瞪口呆大骂毫无人性畜生人渣,然后导演哈哈大笑这样子。其实喜爱cult 文学影视作品的观众(比如我)在现实生活中反而拥有比普通人更高的道德洁癖和严于律己,但是在虚拟世界里就完全放得开,可以接受各种反人类反社会的玩意儿。

人咬狗剧照

杀人犯的日常与狂欢。和睦的家庭,健谈的性格,这与大多影视剧描述的变态杀手并不一样,甚至完全相反,对于杀人他从没有丝毫犹豫和不忍,更谈不上良心和忏悔,所以我们找不到原因,这就是天生杀人狂吧。而导演和摄影作为帮凶又是什么原因?邪恶崇拜?人性中隐匿的恶借此得以释放?结尾三人的瞬间爆头为何让人感觉怅怅然?是复仇?是另外一个杀人取乐的恶魔?作为观众的我们是面对杀戮连呼过瘾还是为每位死者心生怜悯?

人咬狗剧照

2刷,手持黑白摄影,粗砺狂暴的影像诗了混淆电影与真实,用任何价值观念来评价这部电影都是愚蠢的。暴力和杀戮的背后正是去道德化的虚无,摄影机面对杀手的时候同时也质询着观众,是什么样的情绪支配着你的观看,好奇、兴奋、恐惧或是冷漠?种种情绪折射出的异样社会心理更值得深思。枪支和摄影机指向杀手也指向死者,当然也指向屏幕前的你,所有人都是旁观者,也都是参与者。“你的崇高令我敬畏”

人咬狗剧照

除了死前挣扎狂奔的孩子,所有其他死难者们如此安详,好像被生存环境催眠了,不仅现实的,还有媒体构建的,人一开始被物质牵着走,带着一招反制的优越,谜想别处投来羡慕的眼光;在镜头面前,朝着想象中观众的眼睛说话,暗处的观众再被欲望控制,而媒体人本也是观众,无限螺旋伸展的媒体社会,吸引力法则像鼓风机把羡慕嫉妒仇恨悲悯热爱放大,孩子们在电流和光波灌注的混凝池中成人

人咬狗剧照

一部拍摄一个杀人狂的日常的伪纪录片,对于这个变态,癫狂,暴虐的杀人狂来说,杀人就像吃饭喝水一样自然。他的所作所为一般人根本无法想象,但他身上却又有着和一般人相同的文艺和情感。矛盾的是,恶人简直称不上是人,但他却又肯定是个人。作为伪记录片来说,在细节上处理的很出色,包括话筒的收音,胶片跑完后的白条,真实感营造的挺出色。

人咬狗剧照

可能是史上最酷的cult片。突如其来的拔枪射击,死亡。一个爱念即兴诗会弹钢琴的话痨杀手,一群跟拍还出镜的电影制作人,音画分离很奇妙。结尾质感极佳。他说:沉尸的时候,小孩和骨质疏松者需要体重四倍的重物,成人需要三倍,侏儒只需要两倍,因为很紧密。爱情会留下硫磺的味道。妈妈不懂音乐,所以插进她身体的不应该是长笛,而是扫帚。

这是一部注定不会被大众接受的电影,但是又是有着那么奇异的吸引力。它暴力得无以复加,但是却毫不掩饰,它在考验甚至谋杀你的道德感,但是又横生出一种黑色幽默感来。伪纪录片的形式赋予了它各种在常规电影中不会出现的镜头,这种镜头感在你克服了你内心的道德违和感后,会牢牢的抓住你的眼睛,让你一直跟着镜头在观察,在感同身受。

就是拍的很牛批嘛,只能说这些啦,太荒诞,太有味道了,像后来香港拍的买凶拍人,我相信多多少少都会有从该片中学习。此外,我觉得该片的主角 班 和“此房”里面的杰克,在谋杀这件事展开辩论的话,绝对很有意思。班 代表的是 大脑常常脱线且接地气的文艺青年,杰克代表的是 最爱装逼的那一类。太有趣了。

暴力在冷笑话的[人咬狗]里毫无来由,这是因为它并不着眼于暴力本身,而是媒体上对暴力的展现。电影内部的摄影机逐渐失去了距离和客观性,成为了暴力的帮凶。但摄影机背后的真正观众与这部摄影机之间是什么关系,这个问题没有被回答。麻木的我一直在期待男主角拿枪射杀镜头后的摄影组,这才是一场好戏。

女巫布莱尔+买凶拍人+发条橙。。以纪录实况访谈的方式,讲述了一个变态杀手的故事。关于暴力的故事。看后不太舒服。不过电影很奇特,观众的身份,从观众局外人过渡到摄影师近距离观察者,再过渡到帮凶和暴力的实施者。暴力就是每个人的天性。暴力成为现代电影的金主。影片以电影胶卷结束而终结。

伪杀人狂纪录片,吓死心脏病老太,各种杀人片段,剧组人被暴力传染轮奸家庭主妇并灭门,狂躁话唠又多愁善感的杀人狂,不禁让人想到《此房是我造》与本片的关系。最后杀手在吟诗中被爆头,摄制组被全歼,这样一个疯狂作恶的电影团队在被消灭时竟然如此叫人不舍,这就是电影的魅力。

伪纪录片的黑色幽默,反社会人格样本纪实,这个世界一定比例的人一生都不懂善良为何物,而对于拥有这个天性的人,善良也只是一种选择。沉默即是强权的帮凶,软弱的人不会选择正义,只会下意识的盲从。影片里的帮凶剧组都挂了,导演没有给软弱的人解药,我认为理性可以缓解软弱。

更多>同类高分电影推荐
夏天的滋味 聂鲁达 冰的融化 阿尔卑斯的激情 魔鬼深夜秀 猎人们 慢慢 至关紧要的岁月
0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