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恐怖  纪录片  爱情  血战  大陆  科幻  美女  入侵脑  阿凡达  坚如磐石 

1915年的卡蜜儿电影

 
电影译名: 卡蜜尔的最后岁月(港) / 罗丹的情人,1915 / 卡米耶·克洛岱尔,1915
影片导演: 布鲁诺·杜蒙
豆瓣评分: 7.20
影片地区: 法国
影片类型: 剧情,传记
上映年代: 2013
影片时长: 95
更新时间: 2018-10-01 15:31
浏览次数: 481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1915年的卡蜜儿电影演员名单
朱丽叶·比诺什 , Jean-Luc Vincent , Robert Leroy , Régine Gayte , Nicole Faurite , Claire Peyrade , Marion Keller , Florence Philippe , Myriam Allain , Sandra Rivera , Armelle Leroy-Rolland , Emmanuel Kauffman , Eric Jacoulet
1915年的卡蜜儿电影简介及网友点评

1915年冬天,51岁的卡蜜儿·克洛岱尔的精神状况出现极大的问题,她出现了被迫害妄想症,认为旁人嫉妒她的才华而欲加害于他,甚至连她的旧情人、比其年长24岁的雕塑大师奥古斯特·罗丹也不例外。在罗丹的建议下,卡蜜儿被送到了法国北部的一家小型精神病院里进行治疗,影片记录下了她在一个个无尽的不眠之夜中的生活状态,她渴望自己的艺术才华能够得到理解和认可,同时也期盼着她深爱的弟弟、著名诗人保罗·克洛岱尔前来探访。

第63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最佳影片(提名)布鲁诺·杜蒙

上帝的慈爱会容许我们被禁锢在这有形的无形的层层枷锁之中吗?诗人弟弟给出的答案是 上帝对我们苦难的凝视正是点亮这无尽黑暗与痛苦的光 追寻着这道光就能抵达天堂 因为没有人知道这条殉道之路是否可行 唯有亲身走过 可他却让姐姐走了29年 可以理解弟弟想要解救卡蜜儿的心 然却以圣父之名绑架了姐姐的后半生 他大概也知道自己终究无法成为真正意义上的圣徒 在那个女性没有权利主宰自己身体自由的年代 甚至连心灵自由都要被唯一寄托之人所掌控 她的前半生为罗丹所牵绊 后半生为至亲所抛弃 究竟还有什么值得寄托呢?

1915年的卡蜜儿剧照

保罗自以为虔诚地爱着、顺从着他的上帝,却终不懂得“上帝爱世人”的真义。就像保罗自以为不曾抛弃卡蜜儿,始终坚持探望精神病院里的卡蜜儿,却终未能如卡蜜儿所愿把她接出去。直到卡蜜儿去逝,卡蜜儿在精神病院住了整整29年,可以想像卡蜜儿是怎样一次次期盼,又一次次绝望,明明她在精神病院的第二年,医生就建议保罗可以把病情稳定的卡蜜儿接出去的。且不论是什么把卡蜜儿推入命运的深渊,推开她不断求救的手的,却已昭然,亲情,竟未曾给她一丝仁爱。

1915年的卡蜜儿剧照

人们已经把她当成艺术家来描写,一个人撑起一部电影。没人知道这个大雕刻家罗丹赋有天赋的女助手真正的生活,或她与罗丹的纠葛。影片是对她后半生精神状态与闭塞生活的演绎。在远古代,艺术是有现实需要的。在近古代,有点名望的艺术家几乎都会把他人当成灵感来源,而现代他们是把他人他物,尤其是他物当成灵感来源。外物里,又有人类灵魂、形象、故事的映射。在现实之外,转化脱出常轨,非常偏颇;不然就是无限的再生资源和复制品。

1915年的卡蜜儿剧照

萧索。全片除了结尾没有任何配乐,人物塑造也不靠炫技的运镜,扎实而有力。很喜欢导演镜下的阳光,它的多次出现让冷更加冷,就连结尾也是卡蜜尔正朝着阳光坐下。对于她来说,如果不是因为死亡,那么阳光的存在有何不堪?导演的处理是对的,为爱癫狂的不是卡蜜尔,而是一个被男权及宗教绑架的女人。如果根据真实人物产生的创作某种程度是为了满足作者和观众的些许窥探欲,那么导演则为卡蜜尔的秘密蒙上了一层薄纱。

1915年的卡蜜儿剧照

《卡蜜儿·克劳岱尔 》(罗丹情人)的导演是布鲁诺·努坦,拍摄于1988年。25年后的本部导演是布鲁诺·杜蒙。莫非是子承父业拍摄续集?还是上次好很多,用比较快的节奏控制画面和台词,很契合艺术家的激情和惶惑,故事到1913年卡蜜儿进了疯人院为止。本部节奏平缓的内心戏让比诺什一个人支撑全部剧情,试图诠释上一部没来及说透的精神世界。

1915年的卡蜜儿剧照

没想到会这么好 以此为开头要慢慢看完布鲁诺·杜蒙 最后一幕 我们对坐在比诺什的Camille面前 读完了她简略的余生 当字幕散去 镜头依旧停留 以几日为节点 竟说不出其前和其后的哪段时间会更令她煎熬 对于艺术家来说 割离了艺术信仰便无处可寻 而失去了自由便是对艺术的扼杀 疯狂再无被拯救的可能

1915年的卡蜜儿剧照

6/10。这片子得中途停下来喘口气再看,精神病院一张张扭曲丑陋的脸部特写漫长得压抑。杜蒙用弟弟写信的画面和尖锐的声效,来铺陈这段悲惨决绝的故事,重复拍摄卡蜜儿痛苦状态下的冰凉身躯,最大化强烈突出她看到病人排演节目的短暂微笑,在收容所里姐弟信仰之争的冷漠对话,镜头将悲哀都沉入湖水一样。

#影像化叙事的张力基本消除了贫瘠的情节量可能带来的观影浮躁感,在此基础上,甚至完全可将影片极端处理为一部凌驾于故事性之上的纯粹情绪/精神影像。我对本片最主要的诟病也即在于,杜蒙借助电影人物之口转述了太多属于自我的思考与表达,导致对人物的身份建构过程出现略显累赘的工具化意图。★★★★

自从当年阿佳妮演的罗丹的情人后,一直在想卡密尔后来在精神病院的日子。果然出了后续的片子,全片节奏缓慢,一开始就料到了结局,家人真可怕,认为艺术是可怕的职业。。。全片全靠朱丽叶一个人的表演在支撑,影后的魅力,不怕演精神崩溃边缘的女人。苍老、脆弱、敏感,被剥夺了艺术创作的人生真悲哀!

很缓慢的节奏,强化了精神病院枯燥压抑与世隔绝的氛围,被囚禁的艺术家才华熄灭无人解救凄凉荒芜,命运,把她活活溺死了。幸好镜头里总有阳光,像是一种安慰。“艺术解放了人们的心智,是非常危险的,想象和敏感度,可以很容易地使平衡失控,而毁掉一个原本安定的生活。”艺术成了替罪羊!讽刺的结局。

大量个人独白戏+固定长镜头+零配乐,让时间的流逝变得毫无意义,生硬的历史也能拍出跳跃的未来感,原来艺术才是毁掉生活的糟糕玩意。人物几乎处于中轴线的位置,静动态的走位颇具油画质感,杜蒙拍出了如遇寒潮的封闭世界停止生长的绝望生机。上帝说,要有光!亮点:定格凝视&餐桌敲击;排练;泥人。

法国人拍片好走极端,要么话痨到死,要么沉闷欲吐,本片一直沉浸在卡蜜尔困于疯人院的苦闷中,各种长镜和特写都在捕捉卡蜜尔写满痛苦、无助、绝望到麻木的平静的表情,倏忽悲从中来泪如泉涌,而想到这仅是她29年疯人院生活的头一年就更难想象她的精神苦难,以至其兄保罗在片末的说教和推诿更令人生厌

边看边恨透了罗丹、毕加索、达利,完全感受不到你们的想象敏感的可爱劲,真是讨厌透了。越发的喜欢雷诺阿、梵高、郁特里罗、杜尚,或憨痴或纯粹艺术解放了心智,想象和敏感度,可以很容易的使平衡失控1个半小时,没有情节的起伏变化,只有最后等来弟弟后的希望的破灭,可全程沉浸在她的绝望中

更多>同类高分电影推荐
我的小情人 坠楼死亡的剖析 声不在高 娼街 赤子冰心 红气球 很可能是魔鬼 惊惧
0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