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恐怖  纪录片  爱情  血战  大陆  科幻  美女  入侵脑  阿凡达  坚如磐石 

定理电影

 
电影译名: Theorem
影片导演: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豆瓣评分: 7.70
影片地区: 意大利
影片类型: 剧情,悬疑,情色
上映年代: 1968
影片时长: 0
更新时间: 2018-10-01 15:34
浏览次数: 459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定理电影演员名单
肖瓦娜·曼加诺 , 特伦斯·斯坦普 , 马西莫·吉洛提 , 安妮·维亚泽姆斯基 , 劳拉·贝蒂
定理电影简介及网友点评

一位访客(特伦斯·斯坦普 Terence Stamp 饰)的到来彻底改变了一个家庭的生活,虽然这个访客没有身份,没有历史,甚至连名字都没有,但家庭中的每一个人都被他诱惑为他癫狂。妻子(肖瓦娜·曼加诺 Silvana Mangano 饰),丈夫(马西莫·吉洛提 Massimo Girotti 饰),女儿(安妮·维亚泽姆斯基 Anne Wiazemsky 饰),儿子(Andrés José Cruz Soublette 饰),女佣(劳拉·贝蒂 Laura Betti 饰),每一个人都臣服于访客所带来的灵魂与欲望的纠葛之中。
  访客离开后,丈夫放弃了经营多年的工厂,妻子开始于工人们寻欢作乐,女儿陷入了内心的顽疾之中,儿子开始探索艺术带来的奇迹与喜悦,女仆的身上则显露了神迹。一切都陷入了混乱,可是依旧没有人知道,这位神秘的访客到底是何方神圣……

燃烧富二代,白日冰美人,定理一家人。在圣人离开前,我一度把他看作女孩肖像画家玛丽安——给所有人带去未被发掘“人生意义”的人,但与18世纪没落贵族不同,未明确年代的定理通篇由性引发出资产阶级犹如空中楼阁的精神荒芜状态,圣人离去后,五人的最终结局终于一声悠长痛苦的呐喊,这种丧失生活动力心情对于现代人来说反而略有亲切。但再看圣人的精神状态,和狗玩耍、书不离身乐在其中,有无性都活得很好,只能看作一个空想或是假设救世人物,没有现实基础,或许是帕索里尼在说,资产阶级无可救药了,只有女仆这样的无产才能普渡众生(她确实封神、入土了)。电影手法上,用火山尘土镜头穿插性爱场面很有特色,还有一些空镜具有神性。但总的来说以目前世界富饶的娱乐形式似乎不会给高端人士再造成帕索里尼提出的这种困惑了,尤其是对于无信仰者而言。

定理剧照

上帝不择手段诱惑世人,世人放下戒心接受诱惑。受困肉体欲望将快感施予他人,又妄想从短暂快慰中索取更多。中产阶级永远看不清自己,置身澄净的文明死水,灵魂被安逸囚禁腐蚀。道德意识端庄收敛,内心本性必定难以启齿。在艺术上极具阴谋野心,才会把情色片拍得如此贞洁。无名访客惬意翻阅兰波诗集,却不动声色睡遍房子里所有人。成年人的情欲不需要深思熟虑,正如同不告而别也应当省去过多解释。将灵魂倾注于爱,将肉体投身于性,都是一时兴起,不该对高潮过分沉迷。所有的心事重重都源于占有欲旺盛,不甘心让难忘回忆荡然无存。可生命的本质正是残缺,人们安居在缺损的缝隙,被不可企及的真理撕得粉碎,能够捕获的只是无穷无尽不完整的情感。要对刺激心生满足,寻欢结束后飞速抽身。企图占有太多,是在建造刻骨铭心的危机,用恶毒粗劣的手段毁灭自己。

定理剧照

荒诞的叙事,简单的结构,刺破资产阶级的生活空虚与精神贫乏。黑白画面代表没有色彩的生活状态,他来后变成彩色,所有人都对他着了迷。压抑欲望的释放,象征思想的变革。他走后,失去爱情的女儿一动不动地入院,褪去贞洁主妇外衣的妻子与他人乱交流连忘返,本性暴露的儿子用荒诞的现代艺术宣泄情感,变成圣徒的女仆回到故乡最终埋葬自己,父亲将工厂交给工人,赤裸着在空无一物的荒野上迷茫地前行。宗教的意象出现多次,圣经、教堂、神迹、反复的安魂曲塑造了一种崇高的氛围,妻子开车经过教堂是一种嘲讽,而圣经更多是一种精神的引导,女仆救人又自我毁灭(她是唯一的受压迫者)工地旁有镰锤涂鸦,这是帕索里尼的矛盾态度:对教会的批判和对纯粹造福人类精神(他认为与马克思主义同质)的赞同。这个家庭最终毁灭了,因为作为阶级的本性是无法改变的。

定理剧照

勉强三星。属于符号电影,背后的解析比叙事的精彩要精彩多了。这一部电影同样也是属于那种一百个人中一百个哈姆雷特的类型。讽刺资本主义那一剖析没有看到这么远,影片的画面和镜头语言很棒,基本是放弃语言,演员是真正作为一项道具来表述背后的感觉。资本家老板看穿之后的裸奔沙漠,女仆感觉有了罪恶遁入所谓空门,宗教的“敬畏”不过源于人的疯癫与走火入魔,活埋的留白就是给了村人佛念的继续迷信。妻子的勇于偷欢,看着散落的衣装,怀恋这赤裸裸的欲望和爱,睡梦中依然保留着美丽的妆容,这便是情欲未满的表现。抽象的背后是鬼画糊,同性恋,艺术的洒尿不过是即兴之作。女儿抓紧了一个丢失的东西,校园中的自卑与对男生的不自信,本来好不容易得到,确是因为他的离开全都丢失了。以一个整体映射大的方向,的确是可以被不同角度角度解读的电影。

定理剧照

喜欢画家的不规则楼梯帕索里尼最友好的一部(第一次发现它躺在我的硬盘里,看片名以为是塞尔玛,本来想看塞尔玛来着,结果发现又是PPP的——我之前究竟下了多少PPP的电影...亦或者是看了某位友邻的吹捧慕名下载犹未可知)正好在写毕业论文,难免会联想到要是毕业论文写这部该多好,这部真得非常非常适合写论文,PPP的电影里有的是深不见底的人类奥秘。女主卧床+音乐分分钟串到天堂电影院+西西里的美丽传说经理车站裸体+广场膜拜——中国宗教空缺的最大坏处就是:很多人不会尊重艺术帕索里尼通过影像完成的作者表达真得太棒了!68年+平行插剪灰土:登月最佩服帕索里尼对男性凝视和女性凝视的平等对待,后来意识到他自己是gay,一切似乎能解释得通了但依旧难得且十分宝贵现在这是我最不想看短评和影评的电影。

定理剧照

9/10.所谓定理,是真实并合理存在且历经逻辑论证后得的结论,但此处却是一未被证明完备与解释完全的现实真理。它被简述为由单一陌路者化身无端闯入者,打破既定生活状态并改造受限于阶级形态下的相异个体;它更改现实层面的家庭及个人,但却始终呈现以诱因欠缺并难寻根源的无绪局面;它似若无首无尾,但在辐射影响之中却形成缜密的蔓延脉络,其基于宗教与信仰,并派生自中产阶级的生活细节。而无名未知的他,在同家庭成员的肉体直接碰触后,将承受者们饱受压抑的性念由内里翻扯至皮面,有如博爱的慰藉在滋润众人心灵,实现由肉体释放至精神解放的升华历程。由此激发出五人不同的性格本质,无论降生空中的神迹,亦或流连世间的淫欲,都是最原始的起初模样,他,就如领路人与开导者,带领逃离压迫,去朝圣梦想中的广袤沙漠。

定理剧照

另一种《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看似荒诞不经的情节走向却暗藏着冷静出奇的作者剖析意识。片中这个无名无姓亦无背景交代的访客既是资本主义的化身,也可看做是对这个中产家庭内部五名成员分别代指事业、情欲、艺术、宗教、虚无等欲望结合体的镜像考验。因突如其来的思想形态冲击而无一例外迷失在被阶级钳制框架下的众人,所能做的只有滑向另一极端,即以利己主义为唯一信仰放任自身欲念横流、打破道德屏障直至精神及肉体崩坏的覆灭之路。而在视听语言上,突显意指的远近景别变换及外化心境的手持摄影则使影片成功脱离了符号化的桎梏,跃升为帕索里尼高级喻体视觉化的能力展现。无论帕索里尼本人对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的理解是否存在非此即彼的内在冲突,都不可否认这部《定理》十分精准的捕捉到了后者恒定一面的实质问题。

帕索里尼是目前我心中的唯一的天才导演!天主教对人精神与视线的塑造是什么样子,只有帕索里尼拍了出来,他的镜头给予观众以上帝视角。电影前半段我们看到每个人都有自身的懦弱、欲望、压抑、空虚等等。他出现了,他安慰着每一个人,给予每个人发现自己的渠道与温暖。《圣经》中的天使已经不能形容他,因为他让每个人的自我意识得到觉醒,而不是引导对上帝的皈依。电影后半段是释放真实自我的每个人,他们仍旧是不安与迷茫的。我个人觉得虽然如此,但如果没有他的出现,他们的生活就是行尸走肉般毫无意义。这则深刻的寓言,就是人类不断追问自我,打破思想束缚,然后再继续迷茫与追问的全部过程。这些追问,有培根的画作,有《圣经》中的诗句,有兰波的文字,有托尔斯泰的书写,将一直并永远陪伴着我们的精神世界。

我操,这个结尾。“诗不会磨损”,会造成性、会造成无知可怜的“艺术”,会造成僵硬握紧的拳头造成废墟造成一片爱和哭泣的奇迹。这是全出来了。影像突然跳入现代,虽然安东尼奥尼64就有了但是帕索里尼似乎又进一步。拉斯冯提尔的源头,或许。但都是无关紧要的地方。我甚至不喜欢这种完美——没错它太流畅而完美了。这个女人的脸是赢不了的。我没有任何信心在这个方面超越帕索里尼。要超越也只能是另外一种女人和气氛。声音;声音。像抚摸一样。真矛盾,看见太好的一点都不想分析技术。所谓现代或许来自气氛。塔可夫斯基伊万之后应该是受了意大利这帮人的影响的。不过又一次,那完全不重要。电影也必须是帕索里尼自述“寓言式”的,封闭自身,建立自己的世界。或者说,在封闭中突破,突破之后形成另外一种封闭。

真的,太好了!将资本主义建构在信仰的对立面,使得因为无神衍生的各类精神异化完全显明在圣灵重新道成的肉身中,又在肉身离去后,在每一个个体上再现出神格经过的痕迹和绝对的在场,这种“缺席”的在场最终连续瓦解了五种由资本社会建立的秩序:阶级,理性,美学,妇道,和所有权。神的显明让人类醒悟自身处于荒漠(既是现代生活的,又是存在深处的)之中,而醒悟的代价便是要背着祂的十字架在荒漠中彷徨和跋涉。帕索里尼的题眼正是布列松在《乡村牧师日记》中借伯爵夫人之口说出的:神性对人性的破坏力,即在救赎背面,与其同时发生的秩序坍塌。但是当我们想到《乡愁》中的疯子和蜡烛,《破浪》中自愿为娼的基督徒,这一极致的前驱便在电影史上有了一脉相承的参照。

闯入者改变了一切,是破坏还是重建?女仆的超能力和被神化、小姐石化、太太离家浪荡、老爷性观念觉醒……每个人重新发现自我,醒来就是毁灭。黑白画面和彩色画面的混剪制造出剧情片和纪录片的混搭,效果是化学式的,让这个不可思议的荒诞故事有了历史、社会及其阶层的落点,魔幻的现实,难以解释的现实,平行存在于当下时空不为人知的现实。新浪潮离真实的情绪和内在的反抗更近,为了呈现内在的精神困惑,善于穷尽各种视听手段来突破表象,人的内在本质,神性的一面和动物性的一面都由某个神秘力量控制,在某个时刻触发,开启不同的旅程。偶然遇到的男人改变了每个人的命运,然而那个男人并非偶然出现,他是蓄意走进那个家,然后让一切发生。

劳拉贝蒂的神迹,英美之外的演员其实对于肢体是没有那么的强调基础训练的,他们自然,有一种作为人的笨拙的生命力。女仆在送男主角走时,放下箱子请问他的手,那种仓惶急迫,对失去的感受太有感染力。接着一场戏几乎是相同的,劳拉贝蒂提着箱子离开,她的角色是不像其它角色那样有大量直接的对白表达自己的,但是她用自己的状态和姿态诉说了那份不安。最后她躺在泥土里将自己活埋,只露出一双眼睛,她说不要害怕我来此不为寻死只为哭泣,横向对比全片的表演,你会看到那个表演是超脱了个人情感的,她成为了不会涌生痛苦的新源头,这也呼应了她在片中一开始的哭泣。

我们身在苦难。耶和华降临。耶和华带来觉醒。耶和华使我陷入更难自拔的苦难。(你让我明了自己的病态。你让我察觉自己与他人的区别。你让我第一次认知自己。你给我快慰。你让我重燃对生活的乐趣。你让我想要重塑自身。但是你要离去,我贞洁的阶级形象开始土崩瓦解。此刻我觉得,你一定是为了毁灭而来。)/ 耶和华啊,你诱惑我,我也受惑。你强于我,且胜于我。我终日为人讥笑,人人都戏弄我, 我听见许多人的讪谤,四围尽是恐怖。告发他!告发他!我所有的知己朋友都等着看我走上歪路。他们说,让他上钩吧,我们就抓住他,向他报复!【圣经-旧约-耶利米书】

更多>同类高分电影推荐
工人阶级上天堂 但丁的地狱 我母亲的消失 浪荡少年时 阿莫雷的最后一夜 叛逆美声 圣洁酒徒的传奇 知己知彼
0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