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主演:罗杰·莱伍赛 / 黛博拉·蔻儿 / 安东·沃尔布鲁克 / Roland Culver / James McKechnie
导演:迈克尔·鲍威尔 / 艾默力·皮斯伯格
语言:英语 / 法语 / 德语
地区: 英国
编剧:迈克尔·鲍威尔 / 艾默力·皮斯伯格
类型:剧情 / 爱情 / 战争
上映时间:1943-06-10
别名:Colonel Blimp / The Adventures of Colonel Blimp / Leben und Sterben des Colonel Blimp
用户标签:英国,英国电影,战争,Michael_Powell,1943,1940s,MichaelPowell,CC
片长:163 分钟
imdb编号:tt0036112
本片介绍了怀恩肯迪将军坎坷但荣耀的一生,即使在残酷的战争中他也从没放弃过尊严和绅士风度。南非战争回来的肯迪来到了德国,在那里他遇到了一个在当地做家庭教师的英国女孩亨特小姐,两人因为工作的关系走在了一起,并在人前出双入对,但有一天曾与肯迪因为亨特而决斗过的德国军官再次向他挑战,四十年后他们还谈及此事……残酷的战争扭曲了不少人的心灵,也创造了许多伟大的友谊,曾经是战场上的敌人、坐上宾、情场上的对手,最后还是忘年之交……
喜剧?史诗?战争?无法被套入任何一种类型的精彩。鲍威尔处处着心的细节调度雕琢和普雷斯伯格将浪漫、讽刺、哲思完美结合在一起的剧本。跨越40年的故事没有一秒让我出神,一方面是不贪恋一处的干净、快速节奏与密集台词的结合,另一方面是台词的乐趣、镜头的诗意和柔软的情绪轮番出席的观影乐趣。而且又是一部不出现正面战争场面的战争电影,战争和政治的根本还是人的操纵,国家的形象归根结底仍取决于人性。Blimp上校一辈子的经历如同骑士般在情感、政治和几个国家之中的孤独旅程,年老的他因为闪电战失去了伦敦的府宅,年少爱去的澡堂子又成了他年老的最终归宿。制作于战时,这部被丘吉尔抵制的电影底色实则仍然是爱国的,只是它百转千回、情绪浪漫饱满没有任何政治宣传色彩。蔻儿演了跨越时代的三个“恋人”,这种赞美永恒爱情的方式有点sick的可爱
西方历史往往将一战结束的1919年作为近代和现代的分界线,漫长的近代留下的文明余晖在这里燃尽,无理性反人性的混乱现代由此开始,而这种反差是通过战争反映出来的。1943年的这部电影上映时欧战正酣,它却敏锐地捕捉到了由二十年前延宕过来的这种变化,如果说过去的战争法则还留有一丝荣誉感的话,纳粹的出现则将肯迪将军的高贵信念彻底绞杀——他们可以听着舒伯特然后射杀小女孩,然后仿佛是为了沉默地反抗现代战争为求胜利抛弃一切的做法,这部所谓战争片里连正儿八经的枪响都没有一下。在最后肯迪一生挚爱的女人和他的至交好友同他站在一起,他们还在为了正义而奋斗,多么完美的一生!不禁让人觉得纳粹的必败是因为盟军有这种片子,而德军只能拿出《意志的胜利》。PS:我真爱特艺彩色。
一部纯粹的英国电影,英式价值观,英式爱情和友情,英式幽默和自嘲。四十年,弹指一挥间,从布尔战争到一次大战,再到战局尚不明了的二战,并未正面描写的战争贯穿Candy将军荣耀的一生,而他的爱情和友情却才是真正的荣耀点。三个相同面容的女人,青年时Candy:将爱埋在心底,成就伟大的友谊;中年时Candy:不吝年龄的差距,追求一生挚爱;老年时Candy:国家和未来属于新一代的年轻人,包括愿百里挑一的她。(Colonel Blimp: a pompous, reactionary type of person; Mata Hari: a beautiful and seductive female spy.)
前面铺垫太长,后面比较好。摘录一些:英将军的妻子说“他们有多奇怪,多特别,他们年复一年地写着梦想着美妙的音乐和诗篇,实然间他们挑起了战争,击掌毫无防备的船只,射杀无辜的人民,轰炸毁坏了整个伦敦,危害幼童。然后他们穿着同样的屠夫制服坐下来,聆听门德尔松和和舒伯特。”英国人对战俘说:“我们会让德国很快地站起来”德军官说“我记得1919年,火车站的人们,遣送我们战俘回家,对我们欢呼,像朋友一样招待我们,围桌而坐的名人,当我们国家的战败让我无法忍受时,他们全力安慰我”
1.技法领先时代,放在60年代也没有违和感,完全不像43年的电影;彩色质感饱满、多样性的景别组合、大故事结构等等皆可圈可点。2.一生邂逅的几个女人都由同一人饰演的设定很好,还把绅士文化拍的很到位,就像一个短评所说的,本片很好解释了为什么英国当时对德奉行了那么久的绥靖政策。3.Michael Powell和Emeric Pressburger这对导演组合好多片子都具革新性,而且涉猎的类型广泛,电影美学上的影响力或许比科恩兄弟还大。
一部将军的往事回忆录,跨越一战至二战期间。一战时德、英间的官兵即敌又友的关系,会以绅士般相待战败方,四十年后的二战却已全然不再。当老年后一对好友再见时,英将军终于面对德军的西奥说出,你的爱妻曾是我的爱时,西奥因自己当年先说出口而不知将军也爱着她而失去了她时,感动又愧疚。这便是那时的君子绅士的品格风度。怎不感怀感叹!
【三刷】喜欢片中流露出的情调。此片人物众多,Deborah一人分饰三角一开始让我这个脸盲症患者没反应过来。AW的show-stopping speech是全片的点睛之笔!RL年轻与老年之间变化的演绎非常到位。跨越40年让本片涉及的内容特别多,但表达时间流逝的几处处理,譬如用兽头标本的剪辑来表示时间的流逝,非常不错
【三刷】喜欢片中流露出的情调。此片人物众多,Deborah一人分饰三角一开始让我这个脸盲症患者没反应过来。AW的show-stoppingspeech是全片的点睛之笔!RL年轻与老年之间变化的演绎非常到位。跨越40年让本片涉及的内容特别多,但表达时间流逝的几处处理,譬如用兽头标本的剪辑来表示时间的流逝,非常不错
【4M】40年代第一部署名鲍威尔和皮斯伯格共同编剧、制作和导演的反战片。连贯风格极近现代观感;运用相似场景和叙境声音过渡闪回,利用墙上兽头的增加、相册翻页和杂志更新将时间流逝视觉化;叙事上由当下闪回再归当下(补充细节及换叙事视角),奇特曲折;敌对战方结谊真挚,钟情那一女孩动人,惜前冗慢
《嘴炮大业》。中文片名很不准确,根本没任何“百战”场面,都是欧洲贵族男女没完没了的Talk,或站或坐,永远在不停说(估计剧本比辞海厚),而且是老片子特有的面无表情大段对白,演技拙劣,剧情痴呆缓慢,宛如催眠话剧(我现在明白大英帝国为什么衰败了,因为屁话太多)。如今这种烂片根本不值一看
影片拍摄的过程中二战仍在如火如荼的进行着,而影片所传达的信息却是那么的充满了人文关怀和人性的光辉,就算过去了那么多年那种用美好去战胜邪恶的人的力量依然动人心魄,这是两个浪漫的英国人拍的战争这种感觉令人想到了另一个用浪漫诠释战争的导演道格拉斯.塞克和他经典的影片《无情战地有情天》。
哇噢!这是一片伟大的电影!它有点像是结合了康拉德的决斗和福特的阅兵的终结。这是一段两个男人的华尔兹,女人只是他们的奖赏。没有什么电影比这片更清楚的说明了欧洲贵族精神的堡垒在现代化铁轮冲击下的沦丧。两个骑士在决斗中虚耗,乞丐小丑却悄悄窃走了胜利的桂冠。时代抛弃了荣誉,拥抱了钻营。
见微知著的史诗,一段伟大的友谊,两位真正的绅士。精妙的闪回,贯穿一战和二战,是将军戎马一生的传奇,也是时代精神的闪光,闪耀着无限人性光辉和温暖。对纳粹的评价非常精准,同时也一语道破二战的本质:this is not a gentleman’s wa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