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恐怖  纪录片  爱情  血战  大陆  美女  科幻  入侵脑  阿凡达  坚如磐石 

土狼之旅电影

 
电影译名: Journey of the Hyenas
影片导演: 迪吉布利尔·迪奥普·曼贝提
豆瓣评分: 7.30
影片地区: 其它
影片类型: 剧情
上映年代: 1973
影片时长: 91
更新时间: 2018-10-01 16:19
浏览次数: 465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土狼之旅电影演员名单
Magaye Niang , Mareme Niang , Aminata Fall
土狼之旅电影简介及网友点评

主演:Magaye Niang / Mareme Niang / Aminata Fall
导演:迪吉布利尔·迪奥普·曼贝提
语言:沃洛夫语 / 阿拉伯语 / 法语
地区: 塞内加尔
编剧:迪吉布利尔·迪奥普·曼贝提
类型:剧情
上映时间:1973
别名:Journey of the Hyenas
用户标签:塞内加尔,非洲,1970s,1973,非洲电影,迪吉布利尔·迪奥普·曼贝提,CC,青春
片长:91分钟
imdb编号:tt0070820

两个爱挖苦人的年轻人遭到退学的处分,无所事事,到处招摇撞骗,目的只是为了到巴黎过豪华奢侈的生活。Mouri在一家屠宰场工作,他在自己的摩托车的手把上安装了两只公牛角。Anta,他的女伴,从事政治工作。这两个好朋友骑车四处闲逛和路人搭讪,他们认为,凡是法国来的莫不是“白种女人和性病”。他们假造证据,诬陷一个迷恋Mouri的有钱胖子。后来两人全身脱得精光,赤裸裸地坐在胖子的车中,高举拳头,发表嘲讽性的政治演说……

5/5。《土狼之旅》有着极强的吸引力。在观影中我被每一个生动的场景所吸引,导演使用了大量的手持风格摄影再加上美丽的风景使这部电影有一种原始自然的感觉,镜头时刻都充满活力,完美地捕捉了剧中人物的喜怒哀乐,并且电影非线性的叙事结构始终跳跃着,沉浸在一个既真实又虚幻的世界里。在这部近乎超现实的影片中,传统与现代、文化与殖民主义发生了冲突,影片从法国新浪潮中获得灵感,对于一部充斥着法国在非洲殖民主义主题的影片来说,这非常有趣。在后殖民语境中,这部电影的新浪潮美学责更为冷静、尖锐、鲜明和有意义。

土狼之旅剧照

20200613 或许真的只有看亚非拉电影的时候才能体会到那种真切的惊喜……那个牛头骨的摩托车太惊艳了,海浪的长镜头和年轻人的身体,各种人和动物的交叉剪辑,虽显意图过于直白,但还是很猛,很凌厉;相比之下奥斯曼·森贝内都要显得匠气了。《巴黎巴黎》的音乐一直萦绕,作为无主体的音源始终在场,伴随着人们前去生活的梦想,也记录了1973年塞内加尔的后殖民状况。或许德勒兹和库切的爱好者会很喜欢这部电影,不过,它的那份直接性似乎是一种拒绝,不屑被任何理论有效地切割。

土狼之旅剧照

音乐牛b 海浪性爱那场,课上一个小哥说,他觉得那个女孩趴在男的身上哭泣 其实我以为男的死了 女的在尸体边自慰 哈哈哈 contrapuntal music/griot, African story telling/ Paris, Josephine Baker/ montage - intellectual, attraction/ kuleshov effect/ generation stereotype under colounism/

土狼之旅剧照

8.0/10 拍摄手法满满的法国新浪潮风格,又带有非洲本土色彩(宰牛那几段相当凶猛),待宰的牛和即将登船前往法国的主角平行剪辑堪称绝妙,多次出现的配乐代表主角的心境变化,探讨殖民地和宗主国之间的复杂关系,以及殖民地年轻人对本土和外来文化的矛盾心理,最终男主角选择留在这片他热爱的非洲大地,而骑上现代化摩托的野人只能死亡,恰好说明了导演关于本土文明和西方文明的观点。美中不足的是象征性的隐喻符号太多,有过于形式化之嫌。

土狼之旅剧照

音乐牛b海浪性爱那场,课上一个小哥说,他觉得那个女孩趴在男的身上哭泣其实我以为男的死了女的在尸体边自慰哈哈哈contrapuntalmusic/griot,Africanstorytelling/Paris,JosephineBaker/montage-intellectual,attraction/kuleshoveffect/generationstereotypeundercolounism/

土狼之旅剧照

屠宰 鲜血 追逐 欺凌 辱骂 赤裸 荒芜 干燥 执念 欲望 启程 偷抢 原始 金钱权利 巴黎 停驻 分别;做爱和情感就像海浪;反复出现的屠宰的意象讨论被殖民和移民的挣扎,个人agency;青春的旅途却是一次次掠夺的重演;镜头下的塞内加尔并不是贫瘠的“第三世界国家”,而是富有奇异色彩和张力,为摄影加一星。大概是我看的第二部非洲电影

土狼之旅剧照

4.5. A radical exploration of the possibility of African cinema with the spirit and techniques of French New Wave. 照这个节奏下去老马丁对非西方电影做出的贡献可能会/已经大于新世纪以来的这批电影节嫡系。。。

平行蒙太奇 疯狂跳接 在超现实的边缘试探 两名主角就像两头困兽 一个奔向自由 一个却回去找最本质的自己 模糊故事发展主线 只围绕着一个主题在运动 看得出导演受法国新浪潮影响颇大 但很不喜欢 非常不喜欢 更多的是在为了塑造风格而刻意的调度、剪辑 归根到底可能是调度不到位 整个情绪传递非常不通顺 演员这块调的也非常一般

诗性,奇观,虽然有时太刻意太法国趣味。声音和音乐的处理屌炸天。感觉导演自己作为后殖民时代生长在高知家庭、受西方教育的嬉皮青年,很诚实地写下了自己古旧传统、新民族主义和殖民者文化三边不靠的困惑和失落,而没有试图去make sense of it。比后来他在法国长大的侄女(《大西洋》的导演)true一些

联想到狂人皮埃罗和逍遥骑士,大海雌雄大盗机车虚无的年轻人,叛逆的mory临走却犹豫了反而被他带偏的女友义无反顾地走了,殖民文化与本土落后文化间如何抉择?交叉剪辑嵌入男主-牛羊-摩托车间的换喻和隐喻,留白的闪前的剪入营造出预感不详的心理真实和悬疑效果;野人和嬉皮士的区别就是一辆摩托;虚荣的幻想

非洲的神奇在于非洲的青年人不断被(本身)历史与世界(外来诱惑)所搅乱,属于自我历史的「神话」一面被继承一面被抛弃,在「全球化」的初年,这样的隔阂与包容还以一种「魔幻主义」的方式被叙述,而如今则全部被暴力(或倾向)的控诉所掩盖,成为非洲群体先天的「道德高地」,失去了讨论与交流的余地。

导演通过影片折射出整个塞内加尔年轻一代的群体性迷茫,他们深受法国殖民者的文化影响,默认了阶层意识、膜拜内心的“巴黎梦”。两位主角即是其中典型,为了更好的物质生活不惜逐步走上犯罪之路;牛头是民族精神的象征,导演透过结尾哀叹塞内加尔民族精神被撞碎!影片的心理蒙太奇很惊艳,民俗猎奇感强

塞内加尔版逍遥骑士。落后地区躁动的年轻人禁不住宗主国花花世界的感召,却不知种族阶级、观念隔阂是一道无可跨越的鸿沟,天真地、自以为是地反叛和逃离最终只会落得一个被旧世界抛弃、新世界拒绝的下场。殖民者侵入本土的毒害不仅在于物质上对非洲固有生存模式的摧毁,更有思想上对新生儿的傀儡化。

更多>同类高分电影推荐
夏天的滋味 聂鲁达 冰的融化 阿尔卑斯的激情 魔鬼深夜秀 猎人们 慢慢 至关紧要的岁月
0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