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主演:奥逊·威尔斯
导演:让-吕克·戈达尔 /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 罗伯托·罗西里尼 / 乌高·格莱格莱蒂
语言:意大利语
地区: 意大利 / 法国
编剧:让-吕克·戈达尔 /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 罗伯托·罗西里尼
类型:剧情 / 喜剧
上映时间:1963-02-19
别名:Ro.Go.Pa.G. (羅高柏葛)
用户标签:帕索里尼,意大利,戈达尔,短片集,法国,罗西里尼,1960s,短片
片长:122 分钟 / Portugal: 85 分钟(heavily cut)
imdb编号:tt0056171
Ro. Go.Pa. G.
1963 四个故事
第一个 空姐 Illibatezza(Chastity) Roberto Rossellini 罗西里尼
第二个 巴黎核变 Il Nuovo Mondo (New World) Jean-Luc Godard 戈达尔
第三个 软乳酪 La Ricotta" (Curd Cheese) Pier Paolo Pasolini 帕索里尼
第四个 一个家庭的天购买力 Il Pollo Ruspante" (Free Range Chicken) Ugo Gregoretti格莱高莱蒂
片名Ro. Go.Pa. G 应该是Rossellini Godard Pasolini Gregoretti四大导演的打头字母.
同样都是想象力,罗西里尼转化成了胶片(男人对女人的爱多是内心渴望投射出来幻影),戈达尔转化成了论文(大家都懂的,他那一套社会有病我要革命的左翼知识分子口吻),而帕索里尼转化成了画作(离经叛道异教徒的天才灵光,在费里尼式的戏剧性中挖掘现实主义的苦难嘲讽宗教,手法举轻若重,非常喜欢!!!)格雷戈雷蒂则转化成了小说(特别惊喜!电视机碎屏、马路尸体、餐厅鸡群、演讲发出的怪异声,各种荒诞元素简直太棒,其次在车上男女主人公超长焦的特写镜头无论是画面变形还是主体和背景的隔离都给观者强烈的视觉游离观感,再加上专家演讲与男主开车的双线交叉叙事又有点类似于杂耍蒙太奇使用,对消费主义评击的妙处丝毫不逊帕索里尼!)
罗西里尼3:俄狄浦斯情节的美国人爱上温善良和的意大利女人——欧洲文化对美国文化有一种母体意义上的绝对吸引,而美利坚在欧罗巴眼中不过是粗鲁、低级、病态的同义词。戈达尔4:发生核爆,不稳定恋人,吃着莫名药品的路人——戈达尔的电影想象仍旧是可以通往任何地方。帕索里尼5:帕索里尼电影中难以见到的喜剧感,吃不到食物、备受戏谑的农夫,成了扮演耶稣在十字架上被钉死的人。哗众取宠的戏谑与献身真理的肃穆在同一人显现,说出“同一个男人应该懂制作谐剧与肃剧”的苏格拉底应该会很中意帕索里尼。格雷戈雷蒂3:在揭示现代人处在后现代消费景观社会中膨胀而死的真相后,导演也不忘对观众施予教育。
帕索里尼[软乳酪]足以五星,大概也就是他真正花力气拍了……不说这个精巧的片场后台故事和片中片结构,仅说里面片中片的圣像画构图和打光就相当之强悍了。奥逊威尔斯的吐槽也很犀利。名气最小的格雷戈雷蒂的[散养鸡],也不露怯,虽说是个消费主义理论的图示,但也颇有元叙事的意味(想起[我的美国舅舅])。罗西里尼那段,泰国段落用了不少背景播放,不过比较概念先行;至于戈达尔,拍了个科幻!可以看做是1965年[阿尔法城]的一次试片,不过显然是做的比较粗糙,全靠旁白结构,声音方面很有个人风格但是并没有什么新手法(是不是得要求他每次都玩点新花样才可以……)
罗西里尼拍的是字面上的旅行和错置;戈达尔仍旧把宇宙级事件和公寓级生活连结(“《所有的男生都叫派翠克》”),并且玩弄音效的有无(《女人就是女人》);帕索里尼搬演了罗索·菲奥伦蒂诺(Rosso Fiorentino)的祭坛装饰画《耶稣下十字架(Depositiont from the Cross)》,后面一幅不认识,不过一丝不苟地再现绘画之实践被证伪;最后说实在的,前三位名气更大的带师作品真的不如格雷戈雷蒂短小精悍又直截了当的中产阶级讽刺故事,后者像一个入门手册版的《资产阶级的审慎魅力》
极其统一的主题,普通人的不确定性。只有当个体的协调机能出现问题时,个体才有可能存在。这里揭示一种心理裂变之后的慵懒,1,依恋纯真,2,依恋逻辑(试图成为机械本身却又畏惧核聚变可能导致的大范围机械故障)3,依恋形象,为此人要跳一段永恒的脱衣舞。那是一些穿着神的衣服的人,因为神的形象永远不会被摧毁,因为,以此解决情感,就没有什么是足够的,就没有什么可以在灵魂正巧饥饿时派上用场。(帕索里尼,特别想借他服装组用用,衣服太厉害了。变胖的Orson Welles,一言难尽。)
格雷戈雷蒂是四导演中名头最小的,不过他的短片反而给了我惊喜,创意十足,幽默感极强。戈达尔的最差,一如既往装逼,在当时估计能唬住人,现在不好使了。罗西里尼不错,最棒的当然还是帕索里尼,他把奥胖请了来,后者评价费里尼时的假银子表情真经典!那个龙套在众人的嘲笑下狼吞虎咽的桥段很让人心酸,最后在十字架上撑死了,反衬出上帝的沉默。据说这部名为《软奶酪》的短片只放映一次即被永远禁映,如果是真的,那只能进一步证明权力和专制的无处不在。
羅西里尼差遠。雖然主題也在那但就是沒高傲的氣質。氣質必須高傲。戈達爾整體一股清流淌出來;半死不活無意義的生活愛這樣那樣沒有愛只剩下一些流動的色塊和口紅。這最有同感。現在這個世界本質未變同感還可以更多。聖餐一直留到現在。海子講食量都是豪情壯志,帕索利尼一講麵包都是歷史性悲哀一笑。凡人是終於駡出來了。關於第四個短片應該問的問題是現在在購買什麽生產什麽。老帕和戈達爾鏡頭往那一放都激動人心。
帕索里尼的嬉笑怒骂确实最为精妙:受难的表演,传话的狗,宗教之祛魅,同流者之罪,费里尼"跳舞",可谓妙语连珠,关键段落配以圣咏《Dies Irae》使其带上某种滑稽的悲愤色彩,非现实的手段表达现实讽刺效果; 格雷戈雷蒂的部分对广告文化与消费主义下中产生活的讥嘲也颇大胆,鸡的比喻相当直接……戈达尔的平淡故事风格近似早期侯麦,配乐是贝多芬的《大赋格》;相比之下罗西里尼的性喜剧则寡淡无味.
帕索里尼最佳,戈达尔拉低整体水平。宗教的反讽。二元对立的意识形态。镜头内彩色,现实中黑白。一边是影像中虚无的耶稣在受难,一边现实中的小演员遭受饥饿却无人搭理;导演威尔斯大谈复杂的意识形态,另一边演员却承受着肉体之苦。对小演员来说,最后的死亡才是确认自己存在的方式。片中大夸费里尼才华横溢。P.S.本片之后帕索里尼被关了四个月,结果来年就出去执导了马太福音。世界真奇妙。
1罗还行,2戈大概在捡阿尔法城剩饭,4是符合当前中国消费社国情的小品集锦,3帕索里尼的寓言难道百姓就是生来挨饿吃饱就死吗多么悲桑然而把我笑成傻逼:真人油画乌龙百出(导演片头澄清自己对基督教的敬仰,其实传教力度不错比如就让我想看马太福音了),默片式快动作(羊群退散),奥胖的片酬一半该给配音演员(意大利拥有全欧洲最文盲的普罗大众和最无知的布尔乔亚)
罗西里尼那部结尾男人去亲吻幻灯片上的女人那一段儿还是很动人的。戈达尔emmmmm这部不喜欢。重点看使帕索里尼被监禁四个月的这部集合了马克思主义者、资产阶级和帕索里尼所称的游民无产阶级甚至基督徒在内的立场大碰撞,撞出了意大利人的种族仇恨,这一部太厉害了!奥逊威尔斯演得好有趣!格莱高莱蒂这部就比较单纯是讽刺小资产阶级,餐厅里坐满了鸡也是蛮有意思的
#《空姐》两星,一个披上弗洛伊德外衣的爆米花故事。《巴黎核变》三点五星,没有太明白戈达尔想要说什么,到底是女人还是城市在变?也许这是戈达尔永恒的主题。《软奶酪》五星,一个混娱乐行为了养家糊口的小人物,遇上了一部宗教电影拍摄,被时代钉上十字架。一个短片几乎可以称得上完美。《一个家庭的天购买力》三星,消费主义杀人事件。
《空姐》两星,一个披上弗洛伊德外衣的爆米花故事。《巴黎核变》三点五星,没有太明白戈达尔想要说什么,到底是女人还是城市在变?也许这是戈达尔永恒的主题。《软奶酪》五星,一个混娱乐行为了养家糊口的小人物,遇上了一部宗教电影拍摄,被时代钉上十字架。一个短片几乎可以称得上完美。《一个家庭的天购买力》三星,消费主义杀人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