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恐怖  纪录片  爱情  血战  大陆  科幻  美女  入侵脑  阿凡达  坚如磐石 

静夜之决斗电影

 
电影译名: 静静的决斗 / The Quiet Duel
影片导演: 黑泽明
豆瓣评分: 7.60
影片地区: 日本
影片类型: 剧情
上映年代: 1949
影片时长: 95
更新时间: 2018-10-01 16:33
浏览次数: 28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静夜之决斗电影演员名单
三船敏郎 , 志村乔 , 三條美紀 , 植村谦二郎 , 中北千枝子 , 千石规子 , 町田博子
静夜之决斗电影简介及网友点评

主演:三船敏郎 / 志村乔 / 三條美紀 / 植村谦二郎 / 中北千枝子 / 千石规子 / 町田博子
导演:黑泽明
语言:日语
地区: 日本
编剧:菊田一夫 / 黑泽明 / 谷口千吉
类型:剧情
上映时间:1949-03-13(日本)
别名:静静的决斗 / The Quiet Duel
用户标签:黑泽明,日本,三船敏郎,日本电影,1949,志村乔,黑澤明,1940s
片长:95分钟
imdb编号:tt0041870

1944年,第二次世界大战正是如火如荼的惨烈时刻。在南洋某个日军战地医院里,军医藤崎恭二(三船敏郎 饰)与同事们夜以继日,不辞疲倦,争分夺秒地抢救每一个伤员。然而厄运突然降临,藤崎的手不慎划上,更被梅毒携带者中田进(植村謙二郎 饰)的污血所感染。战争结束后,藤崎回到父亲孝之辅(志村喬 饰)的医院工作,虽然已有美丽的未婚妻美佐绪(三條美紀 饰),但是他不愿牵连爱人,因此不断推迟婚期,更决定与美佐绪分手。他保守着身患梅毒的秘密,一面与病魔作着悄寂无声的斗争,一面在医者的道路上艰难前行……
  本片根据菊田一夫的原作改编。

被黑泽明本人归为“第二部处女作”的伟大作品。继泥醉天使之后又一次将医者作为主人公,但重点并不在医患关系,而在三船所饰的医者与患者双重身份与其内心境遇上。极富人道主义精神,介于理性与感性挣扎之间的主人公,负有“虽纯洁却有损伤的身体”,且正如片名所示,在内心复杂的“决斗”中,积蓄压抑已久的欲望彻底地被道德良心抹杀。如此不复杂甚至简单的剧情却被展现的如此有深度,一气呵成、流畅且不做作,完成度极高且不拖沓,更不乏出自肺腑的真挚与动人。悲剧性的角色在三船超高演技之下愈显沉稳忧郁,全片高潮处那段五分钟左右的长镜头,主人公经历挣扎的独白,不仅足以名留青史,而且是三船演技前所未有的大爆发,据黑泽明自传所言,此场戏被摄制组以“决战”为目的进行拍摄,工作中的摄影师更是被三船的出神入化感染得泪如雨下。呜呼善哉!

静夜之决斗剧照

“他只是在比他更不幸的人四周,挽救大家的希望。”这部是典型的黑泽明式电影。开头就是在漏雨中的陋室里做手术。暴雨体现了黑泽明的“等云来”,而手术则体现了黑泽明在探讨生死之间最喜欢的医生角色。据说《泥醉天使》《静夜之决斗》《野狼犬》三部都是一个主题,就是人之所以堕落,是他本身就是坏人,还是环境所迫。“坏人之所以坏就因为他是坏人”,这句话最后在红胡子的嘴里吐出。可以看出黑泽天皇真是拧巴的狠。就人物而言,年轻的三船帅的一塌糊涂,而志村乔也是一番敦厚形象。但是他俩的演技实际上都被千石规子给压了下去,那股懒散的气质非常有魅力。而她人物形象的改变也算是电影里最贯穿的一条线。顺便说一句,看这部电影是因为《蛤蟆的油》里黑泽明说拍到高潮整个剧组都哭了。

静夜之决斗剧照

黑泽明诞辰110周年这天又补了他早期的一部小片——“小”在主要格局在主角一人身上,当然仍有战后日本社会问题切片展示,但主要是“一个悲剧性知识分子的苦恼”;“小”在既没被豆瓣电影统计在黑泽明导演的30多部电影里的20部代表作中,也没被统计在三船敏郎主演的20部代表作中。黑泽明在自传中特意提起的高潮戏份确实长镜头真的非常好看,虽然是简单的单场景长镜头,全靠演员的爆发——“我还年轻。我们那时都还年轻,所以那么兴奋,才拍得出那样的场面。”真好啊。我看过这么多次三船敏郎在黑泽明电影中讲大段的台词,但这样为感情问题痛苦不舍真的太罕见了,好像之后只有《恶汉甜梦》中略有流露。《泥醉天使》《红胡子》和本片中三种不同性格的医生,一样的悲天悯人。

静夜之决斗剧照

【“电影天皇”黑泽明导演作品7】年份: 1949 “最令人难忘是拍戏的高潮时发生的事。这场戏是说,主人公把过去的秘密藏在心灵深处,苦恼万分,他难耐这种痛苦,决心把过去的秘密和盘讲出。这场戏用了长达五分钟的长镜头,这在当时是没有先例的。……三船和千石的戏的确如最后决战般地紧张。两人的表演一秒一秒地趋向白热化,火花四溅,我不由得替他们捏了一把汗。过来一会儿,三船泪流满面的时候,我左右两侧的照明灯却咔哒咔哒地响了起来。原来,我的身体在颤抖,又通过脚下的木板盖子使照明灯也颤动了。……摄影师看着取景器操纵摄像机,可是他却泪如雨下。如果摄影师看不见景物,以至出了取景框,那就全完了。”——黑泽明自传《蛤蟆的油》

静夜之决斗剧照

《静夜之决斗》中的主要人物基本都是无辜的(除了那位军人),无辜的忍受不幸。我没有调查了解过,只是斗胆猜测黑泽明拍《静夜之决斗》是在影射战后的日本,是一部满怀伤痛同时期望鼓舞国民的作品。我理解,在片中,梅毒意指军国主义(或者战争)。战后的日本,人民生活艰难,更残酷的是整个社会都背负着发动过侵略战争给全世界带来过灾难的巨大的负罪心理,美好的希望都被摧毁了(片中的未婚妻)。但生活还要继续,影片要直面残酷的现实,也要给国民希望,黑泽明在《静夜之决斗》中凌厉地剖析了现实和心理,我认为这是一部精彩的作品。三船敏郎在护士面前的一段独白是全片最精彩的亮点,心碎的感觉溢出屏幕。

静夜之决斗剧照

冲动是《姿三四郎》内心里的魔鬼,克制才是《静夜之决斗》当中的天使。黑泽这部耐着性子保持沉默的作品是真真正正站在人道主义立场上对于战后现状提出的批判和反思。监守自盗与救死扶伤在这部被低估的作品里是矛盾而又统一的悖论,为此影片描述的是一个身为患者的医生试图自救却不得的故事。社会的顽疾与个体的幸福被紧密贯彻在拥有遗传和继承这种伦理逻辑的父子关系当中,不过那场激烈的高潮戏如今看来终究还是年轻了些。可惜当时正在竭力解决生计问题的观众对于社会危机怕是无暇顾及,迫使黑泽不得不补拍通俗化的《野良犬》来平衡他在这部作品里过于晦涩的表达。

静夜之决斗剧照

根据黑泽明自传的介绍,这是野良犬的姐妹篇,两片一块看算是有了些许明白,同样是遭受不幸,不同的人物选择了不同的人生,是压抑欲望选择舍身成仁,还是回避痛苦寻找垫背?如果你是局外人,应该很好选吧,可如果你是那不幸的人,又没有丝毫过错,你还会这么义无反顾么?此刻我已经明白,真正的强大是承担,那些不论是非将痛苦一己承担的人,才是真正的伟大。也终于明白,唐僧的歌词,送死你去,背黑锅我来。死是轻松的,留下承担痛苦才是真正的担当!

本片与剧情概要一样,极粗糙的讲述了概要的内容。虽然该片是一部关于社会顽症与结果的影片,但它的重点与其说在社会层面,不如说在疾病本身,在本片中,病就是病的本身,它的存在只是为了推动剧情的发展,三船敏郎饰演的主人公虽然有一场精彩的情绪爆发的戏份,但大部分都是一个高度克制自己的情绪和欲望的圣人,角色刻画显得死板,后半段和伤兵相遇也没有爆发足够分量的冲突,使得后半段情节发展都缺乏起伏和戏剧冲突,显得沉闷漫长

为什么是静夜的决斗?跟什么决斗?是跟自己的厄运决斗。人的高贵精神、坚强意志正是在这种决斗中得到锻炼、成长、彰显。尼釆说:“传统上我们把幸福看成痛苦、疾病、劳累的反面,实际上幸福是通向某些东西的努力。”尼釆又说:“既享受又艰难,把丧失、悲伤纳入整体的美感,我们是自己的英雄。”这部电影无疑是对尼釆超人思想一次很好的解读。三船敏郎在黑泽明的电影中多饰演嬉皮、顽劣的人物,而这次扮演的医生太正了!

黑泽明描绘了一个有血有肉品德高尚的形象,正如他在蛤蟆的油里说自己是个人道主义爱哭鬼,他作品里的人物也往往有着高度的人道主义精神,恭二和自身欲望安静的搏斗其痛苦程度远远超过他在二战目睹的血雨腥风,然而他的挣扎他欲望的偶尔显露无损于他高贵的品格,反而使这天神一般的角色有了人味。中田的放纵和遭遇,很难说没有影射军国主义的日本的意思。另外,想对自己说,请拿出做恭二的勇气吧!

关于欲望的表达与压抑,简单在故事上讲是救“近处的哭声”还是“远方的哭声”。医生遵守了作为医生的职业责任放弃了近处的妻子,也因为此选择了为近处的病人妻子生下小孩。这就是作为社会中自身身份的两面性。而蜂岸之所以爱上医生,爱的是他相反于前夫的压抑欲望承担责任的道德选择。不好的是,关于另一个病人中田的叙事不够完整,撑不起对应医生的主题表达。并且其中有些许的男权主义流露。

在镜头设计、声画处理、符号表意上大体都很好地实现了,就差个桥本忍、小国英雄或者菊岛隆三来精进剧作了,这种任由角色进行宣泄情感的大量自白的倾向几乎毁了前部分中无可挑剔的叙事节奏。他经常被诟病说教大概也可归咎于两方面,一是他的表达(传达)欲望强烈,必须确保观众接收到信息,二是某些影片剧本的缺陷,导致在传达主题时显得机械、呆板。

4.0。1.静夜之决斗是内心的决斗,用内心的道德定律压抑欲望,还是受欲望支配为所欲为。在室内长镜头戏里,医生对爱人的欲望成了肉体的占有和侵犯?2.感染梅毒的士兵和压抑欲望的医生成为战后日本百姓两种不同选择,由风尘女子向护士的转变,得盲肠的儿童终于痛快地放了响屁这是战后的希望。3.三船敏郎的爆发力太强悍。

更多>同类高分电影推荐
恶之地 爱之闪电 Kyrie之歌 寅次郎的故事32:吹口哨的寅次郎 寅次郎的故事36:柴又之恋 寅次郎的故事37:幸福的青鸟 寅次郎的故事38:知床旅情 寅次郎的故事39:寻母奇遇记
0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