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主演:罗伯特·卡莱尔 / Emer McCourt / Richard Belgrave / Jim R. Coleman
导演:肯·洛奇
语言:英语
地区: 英国
编剧:Bill Jesse
类型:剧情 / 喜剧
上映时间:1991-06-21
别名:群氓
用户标签:英国,英国电影,KenLoach,肯·洛奇,Ken_Loach,1990s,黑色,肯·罗奇
片长:95 分钟
imdb编号:tt0100491
生活在大都会底层的人们忍受着微薄的工资,为了糊口而辛勤出卖劳力,有些人甚至连个睡觉的地方都没有,史特维就是个鲜明例子。他在出狱后从北部的格拉斯哥到伦敦找工作,结果在建筑工地找到了一份临时工。里班米克是个霸道的家伙,工人们得乖乖听命。史特维深感在伦敦讨生活很不容易。一天他在上班途中捡到一个手提袋,因而认识想一圆歌星梦的苏珊,但在现实生活中她是个失业而又喝药的失败者。
第44届戛纳电影节费比西奖肯·洛奇
还是肯爷记录式的粗砺现实主义风格,镜头对准新自由主义大背景下的建筑工人,他们在恶劣的工作环境下过着朝不保夕的生活,仍然苦中作乐,充满英式幽默。主人公与女歌手抱团取暖,但被生活压倒的她选择吸毒堕落,一段曾经温暖的感情就此终结,可又有什么办法?向往寻根的黑人小伙死于安全事故,愤青般的胖子已经习惯了开除,反抗工头的同事被警察带走,母亲死了,葬礼上四处乱飘的骨灰让人哭笑不得。建筑工人却没有房住,现实就是最大的讽刺,大火熊熊燃烧,劳动成果付之一炬,映红了主人公的脸,他笑了,可明天又怎么办呢?片中出现了多次老鼠的特写,这些卑贱的哺乳动物只会四处乱窜,就像生活在底层的人们面对这个吃人的社会毫无办法。但他们还是在不断斗争,不断努力地生存,当他们像胖子说的一样团结起来,就能形成一股强大的力量,我相信这不远了。
#剧情片与纪录片混用#影片出现三次流窜的老鼠,暗示社会问题所在和工人命运的悲惨。片尾摄影机拍摄大火中流窜的老鼠,暗示了根本问题未得到解决,工人们仍然生活在灾难中。还有一场工人们追打老鼠的戏,同样揭示了工人对自己生存状态的茫然,以及对反抗斗争和改变状况的茫然。他超越了对一般社会底层苦难生活的简单纪录和批判,在影片中也着重表现了工人们的智慧和快乐,很多真实有力的状态,非常具有生活和艺术上的感染力。
字幕超烂十分影响观感。让阶级的锋芒隐于现实表象之下,用喜剧消解虚假的悲悯,只专注于人物的真实,以至于结局并未“收束”反而走向“发散”,被解雇的“刺头”离开就离开了,破裂的情感找不到下文,被警察逮捕的工友再也没有出现,让工人生死未卜的事故不了了之,愤怒之下烧毁了自己建造起的房屋,但那些老鼠仍然惊慌窜动,一切都没有结果,一切都不曾改变。
我心目中肯洛奇最好的两部之一,另一部是土地与自由。土地与自由触及的是左翼与革命的诸多议题。这一部则展现出工人阶级生活的残酷,却又不带一丝高高在上的怜悯,好难得,既是穷途末路又有生龙活虎。工人阶级与男性气质,阶级情感或爱情,被解雇的刺头,自我雇佣,气味的隐喻,无处不在的抵抗…是工人阶级不配拥有爱情,还是现时代的爱情配不上工人阶级?
這部電影完全不是在所謂歌頌下層人群苦中作樂剛毅不屈,他根本沒在階級之間選邊站,還觸及了一些更為基本的人的問題,曾偷竊入獄的建築工人Stevie依偷竊換取生活費,「懷才不遇」的落魄女歌手Susan,不知是環境造就他們,還是他們決定了自己的環境。真的很想看Kes啊,兩場放映都得錯過了,哭。
都说肯洛奇这些年一点都没变,其实他是变温和了。布莱克里面互相帮助的人,在《底层生活》里完全不存在,每个人都在为生活做最卑微的挣扎,“建筑工人自己却无家可归”,一句话就点明了问题有多严重。当然电影还是一如既往的幽默,我能理解肯洛奇对相同题材的迷恋了,这些故事有无限的可能性
想到了《斯图尔特:倒带人生》,但是卷福出演的那部完成度稍低,电视电影的味道太浓了,这部就好很多,英国人拍底层生活比法国人真实多了,有时候感觉英国底层生活环境也太难了;没有字幕,对白太密集而且都是英式英语的词理解相当困难要经常停下来读字幕观影体验说实话有点差
这部电影带着满满的戾气与生猛感,一股以暴制暴,死干到底的气势。在这样的时代,一辈子只能为生存和衣食足奔波的人都可以算作穷人了,有人的地方就有差异就有阶级,这也是其意义所在。只是不管在什么位置,都别忘了那些在生活之路上掉队的同伴,从此天各一方,生活千差万别
4.5 电影突然就结束了,忍不住落下眼泪。很想知道人物在电影结束之后都在干什么。胖叔去哪了?苏珊呢?梦想非洲的青年他活下来了吗?被警察逮捕的哥们怎么样了?还有男主,他下一步会去做什么?好牵挂他们所有人后来的命运。
建筑工人的绝望与愤怒:态度恶劣的工头,低廉的薪水,没有保护措施的工作环境。爱人圆梦未遂吸毒解忧,伤亡事故反复发生夺走了工友的生命,逼得主角一把火烧了自己参与搭建的大楼。(没有字幕看得太吃力了……)
3.5。火柴小天堂,群氓大合唱。身处底层的欢欣与忧想,永远比贵族别野里漫长的无聊要可爱一百倍。聚火是一种积极的背叛。抱头鼠窜+1。PS:浓郁的英国气味。
底层美学只能是粗犷暴力的吗?喜剧桥段也喜不起来。结尾看烧房子的镜头好像搏击俱乐部,但是同看的两人不是情侣,而是不牢固的阶级兄弟。
建筑工人没有住房,然后最后那把火能改变什么?争取权利靠的不仅是自上而下的顶层设计,也要靠底层人民自觉团结一致,形成改革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