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主演:Richie Andrusco / Richard Brewster
导演:莫里斯·恩格尔 / 雷·阿什利 / 鲁思·奥金
语言:英语
地区: 美国
编剧:莫里斯·恩格尔 / 雷·阿什利 / 鲁思·奥金
类型:剧情 / 儿童
上映时间:1953-10-06(美国)
别名:出走的孩子 / The Coney Island Kid
用户标签:美国,儿童,美国电影,成长,童年,1953,MorrisEngel,出走的孩子
片长:80分钟
imdb编号:tt0046004
由于母亲要出远门,照顾7岁的弟弟乔伊(Richie Andrusco 饰)的职责便落到了哥哥雷利(Richard Brewster 饰)的肩上,对此感到十分厌烦的雷利想出了一个不仅可以博朋友们一笑,并且可以解自己心头之气的点子。在朋友们的帮助下,雷利通过装死让乔伊误以为是自己杀死了哥哥,没想到,个性耿直的乔伊居然在惊恐之下孤身踏上了逃亡的旅程。
乔伊的目的地是风景如画的科尼岛,然而,从此地到彼处的路程对于一个7岁的男孩来说无疑十分漫长。一路上,乔伊睡沙滩,捡瓶子,通过自己的聪明才智安然无恙的前进着,而另一边,心急如焚的雷利也开始了他寻找乔伊的征程。乔伊能够平安到达科尼岛吗?
第26届奥斯卡金像奖最佳电影故事(提名)莫里斯·恩格尔 / 雷·阿什利 / 鲁思·奥金
记录式摄影捕捉纽约的日常气氛与场景是其优点。时间上介于意大利新现实主义与法国新浪潮之间但缺乏社会分析和批判视角。编导立场保守,有其时代局限:白男中心叙事儿童版。对枪、马与西部片的迷恋,对其他族裔(原住民、亚裔、非裔)的浮光掠影呈现有贬义与猎奇成分(从西部片学来的描述原住民的方式,沙滩上亚裔小孩与被淹的非裔游泳者)。恶趣味之杀人游戏。沙滩上承诺却没有兑现的一杯水。美式流行消费文化逻辑的儿童版缩影:赚钱,消费,无节制地吃喝玩乐。棒球,西瓜,棉花糖,降落伞,骑马…有些场景如今看起来有点不安全,有点剥削小演员。不过那是1950年代的底层白人家庭小孩的生活,摸爬滚打的皮实,也跟现在美国对儿童的保护意识不同。
生动有趣 全片在不间断的口琴BGM中表现一个小男孩天真的大冒险 最令人难忘的是导演对儿童心理的把握 无论是自以为闯祸的弟弟还是来找弟弟的哥哥 面对游乐园的诱惑他们都渐渐“忘记”了自己的忧愁 加入玩耍的行列 可游戏结束 彼此寻找的小忧愁又泛上心头 影片也在这种明快的节奏中前进 就像结尾母亲回到家看到两个孩子安然无恙以为他们看了一下午电视那样 孩子的世界大人永远没法懂 那带着童真看到的残酷与美好的世界
#小成本经典剧情片#剧情片是一种现实的写照,表现时下新闻所反映的不同社会问题所产生的道德和社会影响。严肃性和写实性是剧情片的两个最明显特征。生活包括选择,而选择是有后果的。《小逃亡者》揭示了某一生活阶段的心理状态。为后来的卡萨维茨和特吕弗提供了灵感和模式去创作他们自己的低预算电影。在许多方面,树立了一种轻松的节奏、实景拍摄的感觉和自然的对话和表演。
看的过程中始终代入的是我国的孩子在这种情况下可能会怎么做,可能会遭遇什么。七岁的小儿子懵懂的外表下非常有想法,孤身在外吃也吃了,玩也玩了,还不是瞎玩,非常有想法:投币砸瓶子一次没砸中,暂停,到其他地方想办法锻炼技能,然后再来一次。还会学别人卖瓶子赚钱,自给自足。没有拐卖,没有霸凌,只有饱含童趣的童年生活
喜欢!小可怜以为自己只能做孤儿了。电视机与画报对儿童的影响,从相机里看到反相,啃西瓜配合口琴声,捡瓶子讨生活,依恋跑马场的父亲般的男子。哥哥也同样好玩,到处用粉笔写着留言,也是自己小时候干过的事。儿童的方式在这个世界里总是新鲜而笨拙。对城市的展现是自然的,这个排水效果如同现在的北京。
最后兄弟两相视一笑好暖好甜。误以为杀死自己亲哥的童年阴影面积到底有多大?离家出走这件事谁又不是没做过。摄影从孩子的视角出发,这世界很多角度都光怪陆离的,但独自一人在岛上的冒险和靠捡瓶子讨生活却让他乐不思蜀。喜欢旋转木马的独特视角,小家伙吃西瓜的呆萌样,以及最后拿手枪对着电视的镜头
“杀人”-逃亡-享乐-花光积蓄-身无分文-打工挣钱-挥霍金钱-家人找寻-浪子回头~哈哈这简直就是人生赢家嘛~小朋友几乎是本色出演,在嘉年华里一日游,各种吃喝玩乐就行了~童年的美好就是如此天真~那时候可以被这世界温柔对待,但现在恋童癖满街跑,再出现这种情况想要大团圆结局恐怕很难~
精彩的电影!写了兄弟间若隐若现的关爱~厌烦弟弟的调皮,却又在他失踪之后苦苦寻找!以为哥哥被自己误杀,对他的口琴珍惜备至~全篇贯穿了童年的忧愁、恐惧和回忆的甜蜜~其中弟弟在海边的栈道下仰望的时候,阳光亮闪闪、雾蒙蒙~犹如梦境影片像一首婉转的回忆诗……在游乐场的一角,你不见我,我是
7岁小孩带你游科尼岛,充满了无忧无虑般的童趣:骑马,扔球砸瓶子,沙滩上捡瓶子,踱步在木板路下的光影里。第二天Joey走在晨光里空无一人的沙滩,让我想起许多美妙的清晨,也想起了四百击的结尾一幕。最后妈妈回家对两人说的话让全场捧腹。小演员的表现非常自然质朴。口琴配乐的声音有点吵。
3.5星,在书上曾经看过关于这部电影的各种评论几乎清一色的都不忘提起影片对四百击对法国新浪潮的影响,其实感觉影片中康尼岛游乐场的部分倒是受了另一部影片的启发,保罗.费乔斯的《孤独》,同样的游乐场同样的走失寻找同样的一场雨,只是那是情侣间而这部是兄弟间。。。PS摄影太迷人了
真的很没心没肺,自以为杀了哥哥还能到处玩?那个年代拍的寻人都这么不慌不忙真是急死人。 coney island真是近啊,这样的片子没办法谈人物和情节吧,更多是作为历史上的意义,即使是剧情设计和故事中的元素都是,有些镜头很好看,没有深入的探讨,只是童趣
“最有影响力和趣味的美国独立电影之一,影响了《四百击》和《红气球》。其拍摄方式更影响了库布里克。还有人认为,没有此片就没有法国新浪潮。”为这牛气的头衔也得看看。。果然《四百击》像它的升级版,《红气球》像它的浓缩版,库布里克嘛......没看出影响
1953年的电影,小演员打棒球时还会不小心打到镜头,画面会莫名开始模糊对不上焦,小朋友超出年龄的独立,又恰到好处的天真,可爱。“我们是开玩笑的,你怎么会相信?”“你们没有告诉我。”看多了宏大叙事,爱上了一部电影只需要讲好一件事的质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