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主演:罗京民 / 丁佳明 / 刘天佐
导演:曲江涛
语言:陕西话 / 汉语普通话 / 英语
地区: 中国大陆
编剧:曲江涛
类型:剧情 / 家庭 / 儿童
上映时间:2012-02-02(中国大陆)
别名:当孙悟空遇上蜘蛛侠 / A Grandson from America
用户标签:温情,亲情,中国,文化差异,国产,大陆,剧情,2012
片长:89分钟
imdb编号:tt2759302
老杨头(罗京民 饰)是陕西华县一名独居老艺人,家中珍藏着表演皮影戏的全套行当。一天,离家多年的儿子突然领回了洋女友和洋孙子布鲁克斯(丁佳明 饰)。观念受到冲击的老杨头还未回过神来,儿子和女友又因要远赴可可西里工作而匆忙将布鲁克斯托付给了自己。措手不及的老杨头只得生涩的充当起洋孙子的看护人,爷孙俩时常因东西方文化差异和语言不通发生冲突。
为了让布鲁克斯喝到鲜牛奶,老杨头找上了养奶牛的乡文化站王站长(刘天佐 饰)。正酝酿开班传承皮影戏的王站长借机力邀老杨头复出。在王站长不懈的游说和布鲁克斯的影响下,老杨头的皮影班终于成功开授,他与布鲁克斯之间也因为皮影戏这种独特温馨的沟通方式变得亲密无间。
第29届中国电影金鸡奖最佳原创剧本(提名)曲江涛第20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低成本单元 最佳低成本电影男演员奖罗京民第13届百合奖优秀影片二等奖
好像是暑假结束,明天开学的那一晚,对于暑假发生的一切都那么留恋。那时候怎么能那么情重呢?在一个表姐家住了好些时候。那时候她姐姐生了孩子,因为他们妈妈很早去世,于是几个姑姑轮番照顾孕妇。我妈住在村南头,我住在村北头,表姐给我预习一些下学期的课程。离开那晚,被安排在村南的表姐家,隔天出发比较方便些。晚上自己偷偷地掉了很多眼泪,一想到暑假里一起的事情,心里就止不住难过,不敢出声就那么饮泣。第二天眼睛肿得特别厉害,心里却没那么难受了。现在想起来,好像是别人的事,对于离开,对于改变,对于一起的经历,这些在孩子心里真的有无比的分量。虽然有些盲目,但是挺纯粹。一个遗憾是现在不会了,一个遗憾是那时候能遇到更好的人,或者阅读到好书看到好电影,该多好。现在是好书也咂摸不到好滋味了。
这是一部以皮影戏的传承保护为生活原型的电影,主人公华县皮影戏老艺人——老杨头,崇拜中国传统文化中的孙悟空人物 刘天佐;另一主人公是美国的小男孩——布鲁克斯,则崇拜西洋文化中的蜘蛛侠。布鲁克斯父母当作为志愿者赴西藏可可西里参加藏羚羊保护行动时,委托老杨头照顾小洋人布鲁克斯,期间老杨头和布鲁克斯在生活习惯、语言形式、行为思维以及文化观念等方面的相互排斥、对立,经过曲折的碰撞和相互之间的包容、接纳以及关爱。老杨头倔强又善良,粗俗又细腻,接了地气,活灵活现,举手投足都是戏。老杨头一句“中国人民从来就不是吓大的”抛得掷地有声。这部影片以一种小河缓缓般的叙事节奏把每一个故事细节与人物镜头串联好,不温不火中体会着这种家庭版最温暖的爱。
部影片给我留下最深印象的是这爷孙两人,他们反映出的是人与人之间最质朴的爱。这种爱总是默默地付出,总是不求回报,总是在不经意间表露。最后,也是我认为最重要的一点,影片表达出了中西文化的碰撞与融合。他们在饮食习惯,婚姻观念,价值观上有很大不同。爷爷认为最神通广大的是孙悟空,而布斯认为最厉害的是蜘蛛侠。其中我印象最深的一个镜头是,布斯问爷爷:“孙悟空真的能打赢蜘蛛侠吗?”爷爷回答:“他们为什么要打架呢,他们可以做好朋友啊。”其实爷爷与布斯的友谊也可以说是中外关系的映射,从一开始彼此不能接受,到相互包容。
一部感人的情亲故事,很真实,如今也越来越多的人移民国外,留下的都是孤寡老人独自生活,好不容易见到孙子还有各种障碍。可是就爷爷的一句金句:饿上三天吃屎都香。大实话,别以为吃了几年洋食就挑剔了。当然故事里的孩子是个混血,不太一样,但是既然血液里留着中国人的血,那就要适应。骨肉情亲,这种感情是相连的,孙子对爷爷的感情也越来越深,他能感受到爷爷对他的爱。分别的时刻,挣扎哭喊的布鲁克斯,还在演着皮影戏的老杨头其实内心多么的的纠结与不舍,那一刻真的催泪,让我泪流满面。
老杨头潇洒、通情达理也有一份能给自己带来成就感的事业,独居但生活得也井井有条,放任儿子自由发展没有用亲情孝道绑架他,这就是我向往羡慕的老年生活呀!虽然有时免不了孤独寂寞,特别是布斯的离开,但每个人都是独立的,布斯春节如约回来,也是一种莫大的安慰幸福了。最后,老杨头陕西话骂人太好笑了?不粗鄙但有骂骂咧咧的劲儿?电影虽然有涉及皮影戏这样日渐式微的传统文化遗产,但最后貌似也不了了之了,是否那位干部也是为了升职?电影要是再长点就好了!希望内地能拍出更多这样的电影。
平铺直述镜头,故事也没有什么主线。慢慢地渐进式感人,我没看之前以为是家庭伦理片,结果是没血缘关系的爷孙。刚开始接受不了美国身份,说“如果你是中国娃娃多好”也恰巧述说了人与人之间的感情不分种族。爷爷嘴硬心软,每次放狠话,但行为又多次迁就美国娃娃。爷爷那么硬的一个人也慢慢被融化地外在表达感情。最后快离别的时候,简单的几句话让我红了眼眶,你喜不喜欢爷爷,爷爷也喜欢你,过年要过来看爷爷哦。很平常的几句话包含了多少舍不得。
电影让我想到《海蒂和爷爷》与《我们俩》,但比《海蒂和爷爷》更加贴合现实,又没有《我们俩》结局的悲凉。在看《海蒂和爷爷》的时候就觉得既然是一部温情片就放下些许合理性,但这部片子让我感到在温情的同时又不失现实,在贴近现实的基础上更展现中国文化。片中对皮影戏非物质文化遗产有着不少的强调,与其说是孙子在适应我国的环境,不如说是在融入中国文化。最后爷爷在布斯走时含泪唱完皮影戏让人看到了他的原则和坚持。
中国爷爷和美国孙子的冲突,表面上是孙悟空和蜘蛛侠的冲突,本质上是中美文化观念的冲突。影片的高明之处在于从微观视角切入,以一老一小的日常生活为凸镜,以小知大,见微知著。通过亲情的温柔包裹和童真的有力展现,影片静谧、美好、温馨,十足有情趣,是一部让人静得下心来的电影。毕竟,这种电影从来都是稀有物种。有个萌萌的小孩子,一部电影就成功了一半。这部电影再次证明了这个颠扑不破的电影律。
分数太高了,导致期待值高了,整体看下来很一般。皮影和祖孙的戏一直是割裂的,纯粹靠几个情节捏合在一起。不过罗京民老人家演的确实传神,也是看下去的理由。说是文化碰撞,也仅仅是把汉堡,牛奶,蜘蛛侠等几个要素罗列了一下,更别提对观念碰撞的深度讨论。儿子和儿媳更是说分就分,说合就合,看心情直接扔一句观念不合。除了罗老爷子和站长,其他演员演的也真的一般,甚至有些出戏。
精巧的中外文化碰撞。很喜欢一些小的设定,比如蜘蛛侠和皮影的结合,比如那口爷爷对着喊的井。觉得写得最细致入微的是爷爷对洋孙子的复杂心理,一方面害怕被邻居发现觉得丢人,一方面,毕竟隔着年龄和文化代沟,总是想要用中式思维去约束孙子,这里面刻画得很微妙。看的时候想起来四岁被我母亲扔给了姥姥姥爷,姥爷家贵州吃辣吃得厉害,所以做什么都要给我单独做不放辣椒的版本。
个人认为本片导演对中外差异的表现不弱于李安,可能表现的深度尚浅,但是其表现的手法却很高明,以孙悟空与蜘蛛侠为载体的设定还是挺优秀的,而这些设定也巧妙的与皮影戏等设定融合;台词写的真的挺不错,尤其是老人的台词,不乏幽默感;表演必是亮点,这老头演的太好了;其他的还是中规中矩,故事也是那种猜的中结局的,镜头语言也很朴实,有几场用光很不错的室内戏。8.5分
当布鲁克斯走后,爷爷望着院子里的水井,我在满眼泪花里第一次想象父亲老去的样子,提醒自己一定不要忘记在父母老去尤其是鳏寡时给他们更多的耐心和陪伴。从前看这类片子都是向身后望思念爷爷奶奶,如今开始向身前望,看来真的是自己年纪大了,父母也老了。爷爷的演技真的好,陕西农村的感觉也很好,片子简单纯粹,唯一可惜的是孙子的表演令人出戏,瑕不掩瑜。
特别想给个满分。我还是不习惯豆瓣的打分,但凡来打分了,就觉得还看得入眼,看得入眼的就给个好评,既然好评了,就不妨五星给满? 但其实这片结尾算是个败笔。考虑到是个温情的国产轻喜剧,真正悲剧内核只会叫好不叫座,算了。在我心里,儿子一家是不会回来的了。老爷子的结局只可能是落寞一身,望断天涯路。没有照这个路子走,只是给观众的一个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