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主演:丹妮拉·维加 / 弗朗西斯科·雷耶斯 / 路易斯·尼科 / 艾琳·库彭海姆 / 尼古拉斯·萨维德拉 / 安帕罗·诺格拉 / 内斯托尔·坎蒂利亚纳 / 亚历山德罗·高克 / 安东尼娅·泽格斯 / 塞尔吉奥·埃尔南德斯 / 罗伯托·法里亚斯 / Eduardo Paxeco
导演:塞巴斯蒂安·莱里奥
语言:西班牙语
地区: 智利 / 德国 / 美国 / 西班牙
编剧:塞巴斯蒂安·莱里奥 / 刚扎洛·玛萨
类型:剧情
上映时间:2017-02-12(柏林电影节) / 2017-09-07(德国)
别名:好女人 / 奇妙女人 / 不思议女人(台) / A Fantastic Woman
用户标签:智利,2017,LGBT,柏林电影节,剧情,西班牙,德国,跨性别
片长:100分钟
imdb编号:tt5639354
影片讲述主角原本幸福的生活,在男友意外猝死后变调,她不仅受到医院、警察的刁难,还被男友前妻、儿子赶出公寓,甚至禁止出席爱人的葬礼,一无所有的她,决定奋力一搏。丹妮拉·维加震撼人心的演出,为角色增添真实高贵的血肉。
第6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 最佳影片(提名)塞巴斯蒂安·莱里奥第6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银熊奖 最佳剧本刚扎洛·玛萨 / 塞巴斯蒂安·莱里奥第67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泰迪熊奖 最佳电影塞巴斯蒂安·莱里奥
一开始以为主角真是个女的,因为看了她没穿上衣,像个女的,没想到是变性人,看完后过几天一搜,然后演员本身还真是个变性人,而且也是个歌剧歌手。整个电影节奏比较慢,拖了四分之一,结局也大概在意料中,除了没想到主角有付好嗓子,简直是天籁之音。然后对智利这个国家有了一定的了解,还是比较保守封建,现在变性人在中国,都没有像智利这样备受侮辱。最后,感觉编剧上比较欠缺,一开始就安排主角的男朋友猝死,一点征兆都没有,且又没有讲他们在一起时候的感情基础是否牢靠,所以对后面主角不顾老头家人的反对,硬是要参加追悼会等等情节,比较疑惑。主角这么豁的出去吗?老头生前对她很好吗?她明知道被侮辱,也奋身不顾吗?《关于我母亲的一切》这部西班牙讲变性人的电影要更深刻一些,这部整体还是格局不大,反应的东西停留在表面,演员演的僵硬
空荡荡的柜子的设计太绝了,还没兑现的诺言,一个拾得的钥匙,和顾客偶然交流中的发现,引向那个男浴室的柜子。这里她没有选择跟三温暖老板沟通,要老板帮她拿,而是选择自己围上浴巾去了男浴室。一方面可能是她真的很怕惹麻烦,她一直说的,万一老板不相信她,不给她拿;另一方面也是暗示,她觉得里面有重要的东西,她应该自己去拿。结果打开柜子,空空如也。这不就是这段感情,明明两个人晚上还一块庆祝生日,发生亲密关系,半夜里起来,他就呼吸急促,送到医院就走了。车子,房子,狗,都要给前妻和儿子,哪怕是他的葬礼,都被打了出来,他的什么都没有留给她,除了脑海里的记忆。生活往往不如期待,嘴巴被封住,扯掉胶带;风太大,就倾斜着行走;你走了,我也要继续向前看,不过就是这样罢。
三星半。“是彩色的韵律,是自信的坚韧,是尊严的捍守。”从头至尾都未强迫观众进入角色,各种“审视”并不只来自环境,同时在来自于自我。(几处镜子的使用很妙)大部分情感完全靠着表演就实现了克制与隐忍。这种带有蜕变色彩的人物弧光在LGBT电影中已经成为了同类型戏剧模式化的模板标杆,剧本非常工整,但却丝毫没有显露关于创作视角的庸俗,创作者是真正在为这些边缘群体拍电影,满满的真诚。“凡是那些没有杀死你的,都只会让你变得更强大。”不过失去了爱,不过是普通女人。人首先是一个拥有情感的完整个体,其次才是这个社会强行赋予他/她们的不同身份。黑暗中涌出的无尽的五彩斑斓,狂风中屹立不倒的身躯就已是对所有这个充满灰暗和各种屈辱的世界所能够做出的最有力的回应。
电影的开头她打开他给的生日礼物,是一封手写信,「valid for a trip to Cataratas del Iguazú」(伊瓜苏瀑布有效机票),她问,「有效」是什么意思?他有些不好意思地解释,自己为她准备了十天后的双人旅行,机票放在信封里,但怎么也找不到了,只能以此代替。旅行还没开始,他就意外去世。那两张消失的机票,就像他们之间没有为他人留下凭据的爱,也像她变性人的身份,是「无效」的,等于不存在。痛失吾爱的悼亡在对方家人的阻挠和羞辱更加漫长与痛苦。她失去了一切,除了和他共同拥有却戛然而止的时光。电影甚至没有设置任何闪回,却能感受到那种深情以死句读。有些地方永远无法抵达,但或许我们可以真做自己。/一切寓言般的影像很美丽
一部感性的片子,制作上完全可视为是一部西班牙电影。剧情简单,变性人女青年(由真正的变性人出演)失去老年情人,继而陷入了对方家人的歧视和怀疑,他争取二人的狗以及参与葬礼的权利(和天主教割不断的西班牙),屈辱和孤寂中感受爱的回味。有几处幻想镜头:风中倾斜的身体,盛装舞动的自我,频频挥拳的主角对世界保有防御性姿态,这根由观众当然可以猜测到,这些幻想镜头对状态略单一的人物起到了调节,其实最有趣的还是角色表面哑忍(虽然为了剧情的节奏爆发反击了一次)但实际很骨鲠的内在,这也是西班牙电影里多见的角色,你看着这些人寡言少语的,其实配色略艳的画面时时都在衬他们内里鼓胀的情绪,而且在镜头上并不玩过多的花招,这是种西班牙式的浓烈、洒脱
其实没有必要聚焦于变性人的身份,就是一个简单的人的尊严的故事。如果女主角不是变性人,同样也会面临这些巨变和打击,只不过变性人的标签让她所受的痛苦要来得更多些。智利电影基本上没看过,感觉和西班牙电影在基因上有着不可割裂的相似之处,和为数不多的看过的西语电影有着一致的克制和缓慢推进感。开头的变故表现得非常让人紧张和恐惧,后面一个个象征性的影像语言运用得特别好。在风里的斜倒、钥匙的隐喻、奇怪的镜面、夜店里的镭射光、流汗奔跑都简单直白的映射着主人公的心境和困苦。但最后她唱起歌剧来的时候,即使她脸上的线条还是男性的坚毅,但心里由衷的觉得她很美,这种美确实是属于整个人类的韧性之美。
在对这部电影零剧情了解情况下看豆瓣发现玛丽娜是跨性别者?!心理一万个wtf,或许观影中我漏掉了什么信息。有四次(或者五次以上)玛丽娜看镜子注视自己的镜头,我觉得导演在渲染玛丽娜内心多重复杂难以言说交织杂乱的情绪上花了一些镜头,较感性的呈现,所以会有人觉得节奏比较慢。总之很佩服这样一位 女性 ,跨性别者 有权去爱别人和享受别人的爱,世俗的确这样,配偶之间任意一方年龄差大个二,三十岁,就少不了家庭亲戚的猜忌疑异和闲言碎语。我被电影里他们两人的爱感动,尤其最后他跟随幻像 他的背影找到他的遗体,看着他火化。很美好的爱情 ,很残酷的处境和很坚韧执着的心。
害,“空柜子就是希望破灭的象征。女主希望留下与老头爱情的见证,无论是衣服、还是小狗,都是两人曾经美好的见证。不过后来被要求归还了车子、搬出同居的别墅、甚至连狗狗都被夺走了!两个人曾经的爱情见证只剩下一张已经“丢失”的机票上,所以女主非常希望找到这个机票,是一种希望的寄托,也是这份爱情的见证,但是最终这个希望还是落空了。关于老头爱不爱女主的问题,我觉得是真爱的,通过他弟弟代为传达了。他弟弟非常理解女主的这个情况,并且毫无歧视的眼光,认为他们二者是真爱,多多少少说明老头有向他弟弟传达两个人的关系!” 豆友的这个见解很到位
简单的故事赋予了变性人另一种表现空间,没有任何dram的出格表演,没有任何男人女性化的人设。本片成功的借用一种平淡的表演风格和平实的拍摄手法刻画了一个普通的变性者。Ta像其他人一样生活、工作,但却因为性别的特殊而遭人怀疑、侮辱。本以为故事的结局会在那遗留的三温暖储物柜中得到转机,给人以爱的温暖。但却没有给人太多暖意和信息,这个普通女人仍旧按着自己的方式去告别爱,并且继续作为一个女人的普通生活。其实没有太多可圈可点之处,但却简单、平静的让人体会一个人面对不怀好意时该有的素质与心态。
950-11,z8-9她像所有普通女人一样生活,有自己的坚守,然而排异是社会的常态,羞辱异类仿佛是人们的使命。她或许也知道这个道理,一直在忍受各种屈辱。但是在爱情方面的坚守让人感动,这是关乎生命意义的事,可以不让她居住,让她赤身裸体,封住她的嘴,用尽恶毒语言形容她,但不允许任何人剥夺他爱一个人的权利,她知道自己的坚持可能像个笑话,但是是有意义的。这个普通女人自始至终坚定维护着自己的爱情理想。这是个关乎对爱情的坚持和执着的故事
ナチュラルウーマン セバスティアン・レイロ 这部相对于同类题材,通过外部的矛盾去层层描绘主人公内心的变化,对于trans的理解更加多元,纵深化。几处精心打磨的文本设计,将人物的转折做到了无声无息,非常之敬佩。镜子的多次运用,身体上衣服的逐层脱,空洞的储物柜这些细节全都是人物内心曲线的外物化,有学习到!比起最后的放声高歌,更喜欢主人公跳上车顶,不顾一切地去真正反击。这才是trans甚至是别的影片里,人物应该具有的弧光。
《普通女人》延续了《葛洛莉亚》的议题,继续探讨了一个女性的精神和生活。它的完成度相当高,巴斯蒂安·莱里奥的技法纯熟,并没有同情或者对于变性人有什么过度解释,而是将其视作正常人来看待,没有戴有色眼镜,更没有有失偏颇。该片在一堆变性人影片中脱颖而出,质量之高,显得卓尔不群,在每一个层面上,都拥有超高的水准,无与伦比的表达和情感,令人陶醉。
评论里提到trans并不都是刀枪不入的diva,这就是一个普通女人的故事。和爱人前妻的对角戏,一句Daniel明显刺痛了她。但跳上人家车顶发疯,也只有内心固执尖锐到一种地步才做得出来。我很喜欢这个设计。剧情确实达不到四星,但这个角色本身值得。她最后还是去过伊瓜苏了吧?不然也不会有最开头那一幕了。这样想就还算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