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恐怖  纪录片  爱情  血战  大陆  科幻  美女  入侵脑  阿凡达  坚如磐石 

第十一个小时电影

 
电影译名: 濒临绝境 / 危机时刻 / 第11个小时 / Leonardo DiCaprio Presents The 11th Hour
影片导演: Nadia Conners / Leila Conners Petersen
豆瓣评分: 8.30
影片地区: 美国
影片类型: 纪录片
上映年代: 2007
影片时长: 91
更新时间: 2018-03-01 01:33
浏览次数: 146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第十一个小时电影演员名单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 Kenny Ausubel ,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
第十一个小时电影简介及网友点评

主演: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 Kenny Ausubel / 米哈伊尔·戈尔巴乔夫
导演:Nadia Conners / Leila Conners Petersen
语言:英语
地区: 美国
编剧:Nadia Conners /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类型:纪录片
上映时间:2007-08-17
别名:濒临绝境 / 危机时刻 / 第11个小时 / Leonardo DiCaprio Presents The 11th Hour
用户标签:纪录片,生态,LeonardoDiCaprio,美国,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2007,美国电影,环境
片长:91分钟
imdb编号:tt0492931

逆转人类最黑暗的时刻!
  “必看佳片!令人心忧、触目惊心”——曼诺哈·达吉斯,

总而言之,是呼吁人类热爱自然,善待生命,也让人类意识到在自然力量面前的渺小和脆弱。人类作为一种生存在地球上的生物,却傲慢地认为自己可以主宰地球,掌控自然,也是挺逗儿的,但政客和资本家这样相信,你又能怎样呢?毕竟,人类行为掌握在这些人的手里,通过洗脑通过金钱不断牵着其他人类往一个方向走,无论是走向穷途末路还是万劫不复,说白了还是人类自己的选择。但更悲哀的是,当地球受够人类时,其实不打招呼就和我们拜拜了,我们没机会选择,除非在和我们拜拜之前,那些资本家或政客发现了地球之外的生存空间,那么那一小撮人,就能够逃离地球,剩下的其他人类就爱干嘛干嘛吧,也不关他们事儿了。我知道片子中所有人都是温柔和善充满爱且宽厚的人,对自然万物宽厚,对所有生命宽厚,珍视自然,珍视生命,但,挡不住那一大堆只在乎自己的人。

第十一个小时剧照

当 我们 这个以消费主义为基础的人类群体,每天为家族为社会生活为商品为工资为五险一金而活的时候,被机械包裹的严严实实 ,被社会构造的一切包围, 我们也诞生于社会,但社会是生物的“发明” ,生物又诞生于大自然, 可能是 “社会——超我/生物——自我/大自然——本我”这样一一对应,我们需要用 自己 平衡社会与自然就像是呼吸的时候 ,吸气 到极限的时候 ,中间会有一个停顿的节点 ,然后再呼气, 找到那个最佳的节点,调整到两边的平衡, 那是社会与大自然的平衡,而人类最好是在中间位置。(需要注意的是人不太可能放弃 吸气 节点和呼气 这三个里的任何一个环节 因为超我自我本我 是一个整体, 是一个组织)

第十一个小时剧照

一个半小时看完了这部影片。看着看着,不禁联想到正在发生的新冠病毒疫情。疫情爆发,以及影片中冰川融化、物种灭绝、森林砍伐、洪涝、飓风、饥荒等灾难的出现,是自然对人类的警告⚠️也是人类内心的折射,就想影片中的前辈所说,“is an outside mirror of an inner condition”。我们要做的是不断提高我们对人与环境、人与自然、人与地球的认知,并用爱去做到我们生活中的力所能及。就如前两日看到的一句话,“我们常常无法做伟大的事,但我们可以用伟大的爱去做些小事。”比如,不随地吐痰、不吃野味、学会垃圾分类、减少使用塑料制品、使用公共交通、选择新能源汽车……相信我们能做到的更多❤️

第十一个小时剧照

07年的片子。每个地球人都应该看看。人类对于地球资源的过度掠夺,消费主义至上成为新的宗教般的信仰,无不加速着地球整个生态环境的恶化。人类为了满足更高的物质需求,而需要更多时间工作,然后制造更多垃圾,破坏空气,水,土壤,导致别的物种的加速灭绝,气候变化无常,然而人类却在为自身创造的现代文明而沾沾自喜。当大自然一次次向人类敲响警钟,人类却一笑了之,认为那不过是孤立的个别的现象,我们的时间好像是无尽的,然而,属于地球的时间才是真正漫长的,而属于我们的时间却不多了。

第十一个小时剧照

2020.67拍摄的时间正是全球变暖问题发酵的时候。不过我们大多数人看完之后,莫名感动一会儿,就会继续该吃吃该喝喝,普通人对于政府会怎么做太过遥远。环境是可以自救的,人类要救的应该是自己。所有的动物和植物都是机会主义的产物。人类的发展就不离开利益二字。宪法给予少数公司权力,让他们做出践踏多数人的决定。政治系统里的钱太多了。问题不在于技术也不在于垃圾,而是文化问题。青少年可以认出1000种品牌却认不出当地的10种动植物。从摇篮到摇篮而不是摇篮到坟墓。

第十一个小时剧照

人类社会最精彩的地方在于多样性。每个人都可以有不同的想法,不同的发展。自然最精彩的地方也在于多样性。但似乎在人类处于食物链顶端的时候,自然的多样性受到了冲击。经济发展到今天,我们也开始面临了消费主义和商业化,在某种程度上来说,我不喜欢这样。作为一个普通人,我很希望自己一直能保有一些理想的东西,这些理想的东西是最纯真最美好的。人类的发展似乎是一个闭环,我们还没走一半呢。

第十一个小时剧照

我们从早到晚都麻木着自己的感觉,不管是噪音还是震耳欲聋的音乐或者是夜里的灯光,于是没人看得到真正的美,如果我们失去了对世界的美的感觉,就会寻找替代品,然后永远都在狂热的追逐你并不真正需要的东西,奔波于无尽的需求中。而失落感是因为我们不知道我们失去了什么。我们失去了世界本来的美,为了弥补,我们试图征服世界,拥有世界,占有世界。

有些老生常谈。保护环境是肯定没错的,但它预设了一个前提,就是地球是人类唯一的生存空间,环境的命运与人类命运息息相关,然后又假设了一种可能,就是人类是可以和自然平衡维系的。对这两点我表示怀疑。如果人类的生存空间没有突破,那么人类不可能和生态维持平衡。破坏从猿猴起就开始了,并非工业化时代之后,现代只是加速了这种行为。

感觉所有接受采访的学者都是真心为环境保护感到热情的,看他们说的每句话都发自肺腑。学到了许多,也觉得的确是ucoulddostuffifuknewsomethingneededtobedone.以前意识不到消费主义,现在觉得要把消费的束缚努力从生活中剥离出来,不仅是对环境的帮助,对自己也好,可以帮自己找到人生意义

小李子人缘是有多好,霍金,CIA前局长,连戈尔巴乔夫就请来了,还有最爱的WilliamMcDonough,好多有价值的信息,虽然没说的很细节,但是起码起了个头,透露了很多可以查阅的关键词。另外配乐真牛,各种后摇滚,Mogwai好几首,最后还来个AutoRock加Coldplay的Politik来结尾~

人类欲望从未终止,在追求所谓“幸福”的同时,人类不可避免的走向恶性循环。40亿年间,地球上99.9999%的物种都曾灭绝,所以说distinction是地球生命演化的常态,只不过历史从未有过任何时刻像现在:人类如此大规模的具有毁灭性的破坏这个星球上的物种和环境。但我相信,人类会灭绝,地球终会重生。

时时在这个炎热的季节感到凉意,如果人类灭绝,我绝不会产生任何怜悯,毕竟这是应得的,只是可怜了和人类同时期的动物们。很有启发,温度上升导致海水停止♻️,????砍伐导致????️变化庄稼欠收…8,14,22,43,51,54,62,76min(14-????)影片拍摄时,人口64亿,现在70亿

大量引述科学家、思想家等专家的访谈,结合触目惊心的画面,借助最知名的影星,催促人类赶紧行动起来。假设我先不探究专家们的论据是否足以充足,但可以肯定的是原有的发展模式不可持续,只有改变,地球的未来才可能更美好。不过话又说回来,既得利益者甚至是普通大众的改变可不是一朝一夕,任重道远。

更多>同类高分电影推荐
致命邮件:2001美国炭疽攻击事件 法网惊魂 幸福终点站 卡萨诺瓦 冒牌家庭 飞越温柔窝 小人物 罗马帝国第三季
0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