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主演:苏扬 / 杨烁
导演:程工
语言:汉语普通话 / 藏语
地区: 中国大陆
编剧:曾海若
类型:纪录片
上映时间:
别名:Extreme Road
用户标签:纪录片,西藏,人文,自然,纪实,中国大陆,文化,2017
片长:
imdb编号:
生活的另一种可能性。电影放映者:人马过河时惊艳又震撼。驮盐者:盐很少,我们不能全部拿走,够我们食用就好了。僜人:山中那座房子,等待他的儿子。桑央节舞者:能活一天是人生,能活两天也是人生,要活就要特别努力的活。成为人很难得。此生为人,是最大的幸运。藏刀制作者:自古都是用多少采多少,浪费会遭报应的。覆土烧刀,易贡藏刀的另一秘诀。藏戏团:一些啤酒及青稞就是所有的收入来源。藏医:利用石头判断病情,在藏医理论中,植物、动物甚至石头都可以入药,因为自然和人是彼此依赖着的。说婚人:说婚是祝福,祝福是最美的,就像落日一样美。壁画师:所有的生命都在于此,不停得画,一直在画。幸福就是由痛苦跟快乐组成的。我会努力的,我会热爱的。嗯,加油!震撼敬畏虔诚知足又可爱,这21个藏区小故事。感谢!
在今年去西藏之前就想着说把这部纪录片看完,拖拖拉拉到现在才完成目标。这不是一部可以让你快速get西藏要点的纪录片。一个个小故事单独反映出了西藏不同地区的不同风俗文化,每个人物自己的信仰和对生活的态度,满满的正能量。印象很深刻的是三个老公主的故事,她们虽然始终没有结婚,但三姐妹依然很快乐地相依为命;还有为了文化传承而努力的人儿,虽然传承并不能给他们的生活带来任何经济上的改善,他们仍然愿意为了传承而去做,与城市里已经沦为金钱奴的我有着全然不同的想法。从西藏回来之后,我似乎是对人生又有了不一样的看法,可能在经历过临近窒息之后,有了一种对生命的大彻大悟吧。当然,西藏也还是有逐渐被商业化的地方,纪录片只是纪录片,并不能以偏概全。
从《第三极》过来,这部更聚焦于个人,从一个人带出身后一群人,再看到整个藏区的世界观,神明在上、生而为人、感恩和赎罪…打破“穷山恶水出刁民”预言的,是信仰,他们相信此世成为人,是几世修行的造化,而人这一生也是为了赎罪,古难才是平常事;他们相信山海变迁的留落了宝藏、相信马儿是神鸟和大鱼的后代、相信自然山石草木能治疗疾病、相信舞蹈相信歌唱、相信一块石头的纹路、相信画间笔头都是佛心…看到电影放映员和村民跋山涉水、捆住一匹马帮它渡河去放映电影给人们看,想起前阵子关于影院必要性的讨论,我想,电影未必是生活必需品,但人们确实需要它们,那种温饱之上开拓更多可能性的精神果腹…我也不由地相信了,希望来世做一只鸟儿的夫妇,也许真的能重逢。
不能打三星半,那就4星吧。先说不太喜欢的地方:1杨烁的旁白真的让我出戏,感觉声音传达的情绪信息不够饱满,感觉应该配《第三极》,烟火味重的《极地》就不太够了;2和纪录片强调不人为干涉的真实感相悖,摆拍的剧本痕迹还是明显。无人区里学拼音,放映小哥身上中国地图的t-shirt,emmm…(可能国情需要吧)喜欢的地方:1小故事拼成,每天中晚饭30min时间,不多不少刚刚正好;2翻译和配乐都很逗比气质,很接地气,特别每集最后的自白环节,感觉藏民们真淳朴善良可爱;3景色太美了太美了太美了太美了,没办法去言语表达,只想自己也去亲身体验;4我大贵阳政府居然是协作制作方!(骄傲出天际
幸而为人,天人合一!1看护野牦牛,溜索放电影,感谢盐湖女神让我们驮盐;2铁匠制木锁,三老妇制护肤品免费涂给路人,赤脚老人深山等候儿子归来;3乌尔朵抛石绳比赛,赛马捡哈达,桑央节舞蹈藏历猴年;4说婚艺人口头说唱,易贡藏刀铁匠地位低因为刀杀生,萨迦面具;5藏药浴五味药物浴,格拉丹东长江源神山护佑,藏北牧鞋五百一双;6藏戏团送戏下乡,藏医以石头诊断病情人体信息会投射到自然中藏医可以用动植物乃至石头入药,以佛经指导画壁画释加牟尼到度母到金刚手幸福由痛苦和快乐构成;7弹舞青年人表达爱恋,背夫运钢琴到墨脱小村,当惹雍错文部南村广告牌。
在看二集。那三个闺蜜太打动人了。快乐就是快乐 笑就是笑 65年了还能互相夸赞对方是最美的公主 一起采药草一起煮 可以埋怨对方太老了也能仔细觉察到对方是不是困了 在路上拦车那段莫名想到了弗罗里达乐园 只觉得她们只是三个天真烂漫的孩子。前面一直被拒绝看起来稍微有点心酸 但是后面那些人们友善的笑脸 他们的互动 因为纯粹显得特别动人。也许就是生活观念的不同吧 他们觉得只要够就好了 从不多贪 所以情感也特别真诚 真的羡慕这种淳朴简单到原始的情感。 也希望我能和闺蜜也像她们一样老了之后还是对方的老baby看完啦 还是很喜欢
纪录片总让人觉得渺小有伟大,白玛曲旺,是一个电影放映员。他有一个流动电影院,每年都要爬山涉水,给山沟沟里的村民们放电影...朗玉村,是白玛的第一站。这个村子,只有八户人家。湍急的河流,隔绝了村子与外界的往来。要过河,只能靠一条钢丝索道。一张白布,一台放映机,搭建出了一间露天电影院。林芝市,墨脱县,加热萨乡。这里山势险峻,道路湿滑,至今还没有通公路,被称为:高原孤岛。通往加热萨乡的路,徒步需要四小时,沿峡谷行,两人宽的路,旁边就是悬崖...许多人与自然环境的抗衡,人力是那么伟大,因为爱坚韧不拔。
21个小故事,21个西藏人的生活日常。他们生活的幸福而满足,过着一种完全不同于我们的生活,坚守心中的信仰,小心翼翼地珍惜,时刻感恩大自然的馈赠。但是可以看到随着科技和文化的交互,古老的习俗和文化传承面临着危机,是为了心中的热爱与村民的快乐去表演入不敷出的藏戏,还是进城务工多赚些钱贴补家用?这是理想与现实的抉择,生活需要物质的支撑,如今的生活充斥着越来越多的欲望攀比,随着年轻一代向城市迈进,一些东西终究会丢失,但是这传承下来的生活的智慧与态度不应该丢。
《第三极》说人与自然,《极地》说人文。说实话,当今年终于踏上心心念念的西藏净土甚至是布达拉宫的时候,我并没有被震撼到。从这两部纪录片的娓娓道来中,才慢慢感受到藏民对于神殿神山神湖的敬畏,对于生命的尊重,对于生活的热爱。因为严酷的极地环境,却又极度依赖自然的馈赠,所以敬畏生命,信仰神佛,祈望轮回转世美满幸福。他们说,“此生为人,便是幸运”,“我会上天堂,我做过最坏的事就是踩死过几只虫子”,“我不需要手机,我已经很幸福了”
专注内心,把焦点对准人,对准人内心深处最真实的声音。我大多数时候都是很浮躁的,我静不下来去思考,也总怕一心一意付出了难以得到回报,越长大越会衡量利弊,用世俗价值观来衡量。所以很羡慕藏区的人们,强大的信仰力量能够支撑他们度过每一个艰难的日夜,也足够去饱满他们的热爱精神,一辈子做一件事,做到最好。敬畏天地自然环境,感恩大自然的馈赠。不奢侈,不浪费,够足以。
①带着孙子去采盐的他说:“不能浪费,浪费女神会生气的。”②脸上堆着笑容的她说:“此生为人,是最大的幸运。”③年轻时常常夺得赛马冠军的他说:“跑不快的马是不被关注的,人也一样,要努力地跑,活着就要精彩。”④一年到头待在寺庙里画佛的他说:“画画是痛苦的,但幸福是痛苦和快乐组成的,因为热爱,你就能看到心中的佛。”敬畏自然,善良简单。?
講的是一個個藏族小人物的故事,電影放映員、鐵匠、給路人送草藥的「三公主」。他們的彪悍和溫柔,堅守和敬畏,給人很多精神上的力量去走出困頓,心裡像下了場春雨一樣。以及,究竟什麼是真正有尊嚴的人的生活?或許不在於用科技戰勝自然、打破信仰。像這樣時刻牢記對自然和生命的敬畏,勇敢率真、樂觀平和地活著,就是人最頂天立地的生活方式。
看完第三极过来的第三极的手法更加自然贴切,这个的旁白听着老出戏。全程没有说教,那些鲜明朴实的人物,用真实感染震撼着我们的心灵,什么是真善美。有信仰,真的是一件很幸福的事情。当代社会,我们物质进步了,但精神道德层面的东西,多么匮乏可笑。他们虽然物质条件很艰苦,但有丰腴闪光的内心。谢谢你们,点醒着愚昧,邪恶。贪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