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主演:Lucy Russell / Jean-Claude Dreyfus
导演:埃里克·侯麦
语言:法语
地区: 法国
编剧:埃里克·侯麦 / Grace Elliott
类型:剧情 / 历史 / 战争
上映时间:2001-09-07
别名:贵妇与公爵
用户标签:法国,侯麦,法国电影,Eric_Rohmer,EricRohmer,历史,爱情,Rohmer
片长:129 分钟 / USA: 125 分钟(New York Film Festival)
imdb编号:tt0239234
法国大革命的爆发使苏格兰贵妇格蕾丝·艾略特被困在了局势飘摇动荡的巴黎。面对错综复杂的政治形势和日益混乱的社会秩序,她在自己巨大的公寓里坐立不安。此时此刻,路易十六的堂兄奥尔良公爵菲利浦也同样充满了忧虑。身为改良派,他一方面不满于国王的昏庸无能,另一方面贵族的身份又使他站在了保守派一边,痛苦地看着封建王朝的岌岌可危。格蕾丝与菲利浦曾经是一对情人。如今虽然不复往日的爱情,但两人依旧保持着亲密的友谊。他们之间的暧昧关系在革命风暴之下显得愈加复杂。格蕾丝把自己的一位朋友从士兵的追逐下救了出来,并利用菲利浦的影响力帮他弄到了逃亡的通行证。但当她站在保守旧贵族立场上,企图劝说菲利浦帮助路易十六躲避上断头台的命运时,却遭到了拒绝。随着波旁王朝的最终崩溃,巴黎陷入了恐怖主义的局面中。菲利浦也感到了自身难保的威胁,而格蕾丝则竭力控制内心的恐惧,维持着昔日的贵族风范,为保护自己的生命而挣扎于历史的旋涡中。
荣获2002年法国凯撒电影奖提名
世界权威杂志
侯麦历史题材中,三部文学改编(O伯爵夫人、帕西法、海布隆的凯瑟琳)及大众游戏通过对白或在舞台展现,此部处理选择独特绘画背景由印象代入真实,这种像画廊体验一样“非真实感”阻止演员或观众执迷于故事,却在用视觉化历史直接体验历史,远超过文字的干涩;如Grace Elliott日记作为时代缩影,电影所承接面对的历史态度是在思考现实与历史相似之处,早期现实主义油画可以在当下被重构,不断证实了女性作为不同形式“英雄”来拯救不同道德难题这一不变主题
在新世纪81岁高龄的侯麦能够拍出这么牛逼的电影;从法兰西保皇党的角度来讲述法国大革命,所有的外景都是把人物放置在油画里,内景也参照写实主义的画像,用虚构的手法表现出观念上的真实;抛开立场和视角不谈,在生死攸关的时刻,总是要选择一些东西凌驾在生死之上,勇气和信念永远不会被夺走,侯麦用一种很高贵的方式表达出这一点;整部片中对暴力的展示极为克制,恐怖气氛却无所不在,通过你来我往的对话,也可能表现出令人信服的沉着 坚定和优雅;这译名是真够破烂
1. 是不是侯麦从来不会用很多钱排电影,但却总能排出上乘之作。2. 格雷斯这样的女贵族就是欧洲西方文明在最近几百年远远走在东方前面的原因吧,我们的女人被裹着脚,出了个武则天,慈禧太后,惹得男人们直跳脚。3. 法国的那种革命气质有时候跟我国那种每几百年就折腾一次的革命很有相似之处。
对于一个既是局外人又是局内人来说,我缺乏评价革命好坏的资格,因为我对很多事情缺乏客观的信息和认知。如果看到流血就痛心就认为是恶行,似乎有缺乏理智的嫌疑。单纯讨论这个似乎没有什么意义,电影本身的画面感如油画一般,能站在多方角度来讨论革命,而不是一味地偏袒某一方,让我看到了导演的理智
以为会是侯麦表现皇室风流史,是啊,他怎么会呢。看到了一个很诚恳的女人,哪怕出身高贵,可能更容易高枕无忧享受婚姻爱情,但恰逢革命,保皇派,革命派她有自己的观点和看法,为人谋福祉,掷地有声,用自己的力量创造有形之物,她最伟大在,作为一个女人,付出双倍的努力才能得到同样的赞誉。
对这段法国历史不了解,直到看完也不怎么感兴趣。历史挺难说清的,就像是一人犯罪满门抄斩一样,因为出身关系所以被砍头的确挺不应该,政治革命因一人而牵连出一大批人给人扣帽子原来哪国都一样。比起内容,特效和布景更加吸引我,每个画面都美得像是油画一样
和《双城记》一样,将法国大革命时期的情况高度还原,将那些暴民的嘴脸刻画得相当真实,民粹与暴政,果然没有谁比谁更好,但存在就是合理的,用民粹抗击暴政也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手段之一,只是都不会长久。好的专制不一定是民主,坏的民主却一定是独裁
侯麦晚期的作品大部分趋向历史题材,尤其古典的欧洲,这部亦是如此,虽然没有了早期胶片质感的浪漫色彩,但别具一格的是运用油画特效建构空间,仿若重塑了历史现实。朦朦胧胧中古典气息增加。而令人熟悉的是平静的节奏与涌动的暗流。
1、一个生活在法国的保皇派英国贵妇视角下的法国大革命;2、有人说把法国大革命描写成残忍血腥是否会遭知识分子怨恨,但法国大革命本来就这样,只是中国主流媒体美化了而已;3、油画背景,人是后期镶嵌上去的,这有点厉害。
三星半//用油画做布景的设计竟然会这么有趣和谐 看画面仿佛是在看霍格沃兹走廊上的画 真·油画质感//另一个角度的法国大革命 也许是侯麦不同 也许是故事不同 法兰西古典文明是什么//民粹吗革命吗暴动吗
特效抢眼,有意无意地拍成了一出舞台剧。大革命前后,盲目与残暴是相互的,那些高举自由、民主旗帜的人,所施加的暴行不差于备受谴责的封建体制。真正的自由、民主,是在血腥的暴力革命之后,一步步被践行的。
是怎么做到每一帧都像是一幅油画的!人物像是在画里游走,随便暂停就是好看的一幅画。简介虽说是爱情故事,但我看着更像是动人的友情。相互信任,尊重,为彼此好,莫名觉得伟大。两个人都太棒了。
数码拍摄加油画绘图,人在画中行走,技术上非常独特的一笔。侯麦晚年拍了两部古装片,都是画面精致,内容泛泛,他的风格似乎与古装格格不入,过多的对白,这种历史题材也被拍成了话唠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