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
导演:李忠烈
语言:韩语
地区: 韩国
编剧:
类型:纪录片
上映时间:2008-10-04(韩国)
别名:阿牛(港) / 老伙计 / 老伙伴 / Old Partner
用户标签:纪录片,韩国,韩国电影,李忠烈,亲情,紀錄片,2008,2009
片长:79分钟
imdb编号:tt1334549
崔益钧和李三顺是一对生活在韩国京北山区中的老夫妇,年届耄耋的他们仍无法放下手中的活计,终日往返小家和田地之间。相比能说会道且经常抱怨的老婆,崔益钧显得沉默寡言。他童年时一条腿遭受枪伤,导致行动不便,农活更成为一大难题。幸亏一头老黄牛常伴左右,四十多年来,老黄牛不仅帮夫妇俩分担大部分劳动,还使他们得以供子女上学,崔益钧老人对黄牛疼爱有加,甚至胜过妻子。春去秋来,烈日寒霜,时间在重复中缓缓流淌。转眼经年,夫妇俩年事已高,步履蹒跚,而操劳多年的老黄牛也即将走到生命的尽头……
本片荣获第13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
第13届釜山国际电影节最佳纪录片奖李忠烈
1.其实这老头很倔,对整个家庭并非是好事,最辛苦的是她老伴,换做现代早就分手了。2.看起来稻田香,蝉鸣声,实际上农田劳作是相当辛苦的,并非如此诗意。3.与时代抗战,牛就不劳作吗,那活着为了什么,老黄牛一辈子活着的价值就是劳作,哪怕这样很辛苦,哪怕医生说为了安全不能劳作,还是得劳作。这个命题值得深思,跟老爷爷一样,牛就是老爷爷,老爷爷就是牛,老爷爷的这种活法虽然与世俗不一样,可这就是他的活法,他的坚持看起来很让人气愤,可是他活的很自我,很棒。现代人未必能活的如此明白,哪怕不用牛劳作,用农药耕作,只是为了赚钱,赚钱的目的又是什么呢,这个问题的答案,很多人是答不上来的。但是老爷爷知道自己活着为了什么,他没有其他能力,只要耕作,所以他努力去做了,而且也成功养育了十个小孩,所以老了也继续坚持。
一头不管风吹雨打每日都随主人出门辛勤劳作四十年的牛……看着它日渐消瘦,一点点老死,临死前还为两位老人驮回来那么多柴火!直到最后连站都站不起来,枯瘦如柴,睫毛发白,流下眼泪,像是在跟主人告别……这牛就像老人自己,辛勤劳作一辈子拉扯大了九个孩子,孩子们都买房买车去了城里生活,自己却留下一身病痛……比起那些子女,这头牛才更像自己的儿子和得力助手。老人也是对牛疼爱有加,为了让它吃上无毒害的青草菜地里坚决不打农药,这可害苦了老伴要去田里跟着除草劳作,以致老妇人总是碎碎念,说是丈夫对牛比对她好,是这头牛害了她,只有它死了自己才能自由,可是最后牛走的时候她和老头一样难过……活着就是很难啊。老一辈在农村里有太多这样的故事……看着老头满脸的皱纹和沧桑想起了那个养猪的王爹和养牛的姑公……
牛的生命只有四五十年,而那只老牛已经四十多岁了,它陪伴了他下半辈子,扶持了他一家和成全了他一生的事业。他即使有家庭,却常年与它作伴,他寡言,讲起老牛却滔滔不绝。他生病了,它老了些,却还是下田,但让它在一旁吃草,他自己作农。他老了,它也老了,他家人不再让他下田,要将它卖掉。他哭了,去了市场,却高价卖出,没人买单说他疯了。他还是把它带回家,它终于走不动了,他让它不要停,它坚持不住了,它哭了,它…睡着了。后来,他也随之陪伴。真的很沉重,又让人羡慕。羡慕有这么一位老友,陪伴了一生;沉重是因为生命的终止和人性的死亡,家人的不理解是最痛心的,拿去卖掉就相当于结束他的生命。不过我觉得,一生有这位良友陪伴一生,也很足矣了。
8.8 看得我很烦又难受? 故事:老人的半生正好牛的一生。 一头四十岁快老死的老牛,本该被抛弃卖掉,老人却舍不得,依旧每天天没亮就拉去地里干活,为保证牛有草吃,从不使用除草剂,不用现代机器,拖着残疾的一条腿也要与老牛一起犁地。老伴整天骂骂咧咧,抱怨嫁给老人一生不辛,抱怨牛让她更痛苦。 牛劳累到最后一天终于倒下,埋在了地旁。 太Tm像中国农村了,生一堆子女,有什么用,老而不养,还会让你卖这卖那说是为你着想,难怪说,牛比儿子好。 不知道为什么,看到耕牛总让我觉得很可怜,一辈子憨憨地辛苦劳作,被打骂,吃住都不好……
嫁得一老头,劳作无止休。受尽千般苦,地位不如牛。反田园牧歌的童话套路,虽然育有九子,却贫病交加,老无所依的老年版种植人生。相比《亲爱的不要跨过那条江》的老爷爷,这个庄稼汉的感情实在太糙了,几乎等于没有。对身边的人的病痛熟视无睹,却为一头牛的草料累个半死。牛固然有功,但老婆婆的贡献不是更大吗?既然这头牛怎么重要,为何还要在它年老多病的时候,还要每天拉它出去干活,难道不是日复一日的苦役加速了它的死亡?你要是感谢它,不应该让它放个假吗?要是牛会讲话,估计得每天问候老爷爷一万遍了...
一开始的场景很容易想起 余华笔下的福贵活了40多年的牛,早已经融进了老头子的生活一直不肯迈向机械话生产 喷洒农药,也就是为了老牛感觉自己还有价值,还有草吃,成为了老人头子身体的一部分,可以说是驼者他走路了那个买来的母牛真的很气愤一直欺负老牛,可惜老牛年老力衰 ,还打翻了饲料桶,被老人误解。最后老牛的驼铃卸下之后,真的泪目了这个纪录片字幕全靠弹幕网友翻译,零零星星点点,不过看纪录片,情感是可以共同的,即使韩语,也还是可以理解里面的东西,艺术是没有边界的。
这对老夫妻让我好感动⊙﹏⊙好感动,奶奶虽然一直在说“这个牛死了我的苦难就结束了!都怪这个老头子,让我命这么苦!”言语间我感受到的却是慢慢的小幸福,虽然生活劳累,但是有这个老头子和这头牛陪伴着,日子也没有那么苦,真正嫌弃苦的人早就离开或者不干了。结局有点让人可惜,这头牛最终还是死了,那时候爷爷的眼睛似乎像是失去了光泽一样。还记得爷爷和人交谈时,别人夸他的牛就像夸他一样的开心,那是一种好像夸自己孙子儿子一样的骄傲
老牛勤勤恳恳为老人家工作四十年,养活了九个子女,还为老人家挣了一份殷实的家业。后来老牛只有一年寿命,身体部分器官都濒临衰竭,连走个路都要一颤一巍,身上多处受伤甚至招来蚊虫苍蝇。这种情况下,老人还要让它下田耕地,驮重物,做些它力所不能及的事。所有人都讴歌老牛的毅力,而它,是没得选。看到它口吐白沫的时候,我真的好难受,好难受。老牛最后终于不堪重负倒下了,我开心的是,它终于可以解脱了。这辈子做牛,你真的太苦了……
怪不得印度把牛看得比人尊重,当牛做马这个词永远在中国是下辈子,世间最弥足珍贵的就是牛马一辈子无私的奉献一辈子到死没有任何怨言和过错!突然想起了爷爷。这个男主角倔老头到死都要牛和它一起劳作,人就是那么淳朴,为了九个儿女,为了多活一天仅仅的价值,好久都没有感觉这份淳朴,天天劳作也从来不打药,有些人精彩都是他们一辈子的奉献,致敬世间所以无私奉献的人,让这个世界充满希望和爱。
老人与老伴与牛的相处,让我再一度觉得只要用心关爱,一个物品陪你度过某个重要关键时刻你就无法隔离,这或许是陪伴的意义。我看到了两人之间的对死亡的坦诚。老人最后一刻割掉牛绳,我开头看了一会后已经有这个设想,最后看到时心中不免“啊”,还是会惋惜。里面有儿女回家的片段,少许的温馨之下我看到了更多是儿女的欢笑。或许这是很多家庭的之前 当下相处模式吧 如掠水浮萍燕
老人与老牛的故事,老奶奶的唠叨作为旁白和老人的沉默寡言形成鲜明的对比,三种视角主观镜头、老人的镜头和老牛的镜头,乡村田园景象不是普通意义上的描绘它的美好,更多为表现一种真实的乡村生活状态,最感动的一幕是老牛拉着柴火老人背着柴火两人走在路上,一种平等,更是相互陪伴。好奇的是老人家人在吃的肉是牛肉嘛,是一种隐喻嘛,下一个镜头老人也吃了肉,疑问解除,肯定不是。
山坡上大片紫色的野花好看 树林深处的布谷鸟叫声好听 阿婆给田里的爷爷送饭 平整嫩绿的草地做餐桌 老黄牛欢快地喝着奶 暮色将至 阿婆和爷爷坐在牛车上 听着远处传来的歌声 一天的疲惫在此刻消失殆尽水稻 蛙叫 蝉鸣 锄地 割草 劳累而又充满成就感的农作生活老黄牛陪伴着两位老人 步入人生尽头 迟早会离去的
在片尾本片致所有牛的时候还笑了出来,后一句和为了养儿育女而受尽苦头的父亲,眼泪飙出来。 老牛的每一次流泪,都能感受到它作为一个生命体的鲜活。老奶奶非要卖掉的牛,老爷爷定了五百万的高价,没有什么讨价还价的余地。在老爷爷心里,老牛不只是牛,外人调侃它比儿子更孝顺,老爷爷不愿撒农药,亲手锄草,两人一牛相依为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