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演: 张虹 (Tammy Cheung)
类型: 纪录片
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
语言: 粤语
上映日期: 2003-12-02
片长: 85分钟
又名: Secondary School
IMDb链接: tt0400806
本片记述香港两家声誉优良的 ‘Band One’ 中学的日常生活,其中包括:上课、早会、老师会议、课外活动及家长工作坊等活动。这出电影尝试去了解老师教学目的与方法、学生的价值观、学校对男女角色的看法、家长与子女的关系,英语教学、及教师的处境等各方面情况。
本片采用了一个「旁观者」的角度来拍摄,与一般电视上的纪录片不同之处,是片中并无旁述、访问或配乐,摄影风格平实自然,目的希望让观众自己去理解及分析片中所见所闻。
所謂direct cinema.但明顯觀影過程對于我來說都是種考驗。畫面信息通常都很平,所以你只能耐著性子屏息靜氣地等待某種“意味”的發生。原本對香港教育諸多幻想的人會很失望地看到,原來他們的課堂也如此rigid,女校的學生仍然在校服著裝上被嚴格控制。男女校的對比從性別的角度來看,還是有諸多啟發的
所謂directcinema.但明顯觀影過程對于我來說都是種考驗。畫面信息通常都很平,所以你只能耐著性子屏息靜氣地等待某種“意味”的發生。原本對香港教育諸多幻想的人會很失望地看到,原來他們的課堂也如此rigid,女校的學生仍然在校服著裝上被嚴格控制。男女校的對比從性別的角度來看,還是有諸多啟發的
好聽叫寫實,不好聽叫平舖直述。-名校們都很要臉,無論是規矩還是球賽,都強調要為聲譽。-喜見教師們討論校規,原來有不同的聲音。-好stereotype的男女學生。-最後一幕澳洲教師challenge香港教育制度,香港教師只管叫她該多認識香港的一套,舉出似是而非的反証
有别于港台制作的铿锵集等一类纪录片,没有主题与旁白,真实得近乎透明。当然,纪录片最重要不应只是真实,而是真实背后的关怀。面对如今HK的分化加剧和社会撕裂,这种以小见大拍摄手法的意义和重要性或许更加突显。毕竟(我们)新闻呈现出来的真实,也许并不是唯一的现实。
一群被殖民化后抛弃给不能选政府的政府的浪师,操着口音的粤英语摆脱不掉僵化的思维,从年龄分际明显长者更开放脑筋更活络。相信张虹不想对照却无意成就吾辈观者自视视野,那其实没得比,再多无浪,也比此间一潭死水要全面均衡,当然百步笑五十,也没什么意思
课上看了前半部分,听说后面的更有争议?其实印象最深的还是gender方面,男女分校对我来说还是挺新奇的,而且女校竟然有烹饪和缝纫这样的“家政课”?太不可思议了!香港的性别观念果然传统。
今天見過張虹導演了,人很謙和的。看後很懷念自己的小學,因為和小學如出一轍,那些課程,那些MISS,那些SIR,那些校服~那些逝去的時光
可以唔洗睇画面,听完了。[R3C-014].中学.Secondary.School.2003.DVDRip.x264-AeroHut
比较古板的叙事方法,也自成一格。看的到香港人的敬业。只是香港人讲话听不懂,看这场电影比看英文片还要困难。
虽然导演是一副冷嘲热讽的姿态,但相比起大陆,香港的孩子已经很幸福了。回想起姐的中学,绝逼不是人过的
这种需要付出时间成本的跟踪记录是很有诚意也很有价值的,不过我渐渐地觉得还应该有一种更加牛逼的形式
网盘!2017.4.6看时没看完,当时觉得不好看。(2019.5.2修改短评)不记得看到哪了
当时印象很深,香港的中学,总觉得在秩序下面,每个人都有种叛逆和不满,压抑的情绪贯穿始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