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演:
导演:王兵
语言:汉语普通话
地区: 中国大陆
编剧:
类型:纪录片
上映时间:2009-10-31
别名:Man With No Name / L'homme sans nom
用户标签:纪录片,王兵,中国,大陆,2009,中国电影,documentary,纪实
片长:92分钟
imdb编号:tt1802198
这是一部纪录片,呈现了一个孤独者每日与艰难生活做斗争的影像,他远离了农村和城市生活,一个人住在洞穴里,仿佛英国的鲁宾逊。他没有希望,或者说他的希望仅是多收几粒玉米,借雨后的泥巴加固窑洞的土墙。对旁观者来说,他是一个绝望的存在,但对他而言,只意味着简单的生存。
与王兵以往纪录片中看见即是经历的创作准则不同的是,在本片中王兵将一年中玉米生长的时间线作为了内在肌理,以此延伸出这位无名者的生存状态,从皑皑白雪开始,到黄土之中片片绿结束,整个天地间的变化,也指出了他的人生状态——生存,这一原本是最基本但也是最容易被忽视的处境,在他身上竟荡出无限的意义,在他活着的状态中,我们以王兵不参与的视点时刻的观察着这位独自生存的人,在被人嫌弃的环境中机械的活着,但被草绊倒的一瞬,孩子气似的将草捡起再丢弃,突然的为人物注入了灵魂,在麻木的重复中添加了一丝生而为人的情绪,但接着依旧是重复式的劳动以困苦。在用泥水和泥抹墙的片段中,王兵小心的指出了这位无名者的缺点——懒,不去自我提水,而是看天吃饭,也对他的这种生活做了一个原因注脚。
想到了海德格尔,还想到了天空与大地,在这个世界上,你没有朋友,没有亲人,一切都是把你遗忘了,你只拥有大地与天空,你春天种下种子,耐心耕耘,用脚踩实土地,等待大地无声的回应——秋天的收获,每一秒每一分钟,我都感觉你在受苦受难,人活着就是为了受苦受难,不过你比我高贵,你比我们真实,你们是直接面对生活中午的苦难,而我躲在现代社会的后面逃避着,但是其实这是徒劳的,我退无可退,要么选择麻痹自己,要么选择在恐惧中渐渐死去,与天空和大地隔绝,死去的时候都无法在母亲的怀抱中死去,真是卑微与懦弱。而你,直面着苍苍茫茫的一片天地,她们给着你回应,也只有她们,无论你看起来多么不堪,也会给你回应,无论是痛苦还是喜悦,那都是真的,那都是没有被人扭曲的东西。
缓慢电影的一个重要面向即是有意识(或无意地)地去关注晚期资本主义下无人注意的边缘群体的生活:农民、低收入的体力劳动者,金融压力下的手工制造业,贫民窟的居住者、吸毒者或罪犯等,揭示全球化下被遮蔽的存在。王兵的《无名者》里远离文明和城市在黄土窑洞里生存的无名者,佩德罗·科斯塔的《旺妲的房间》中生活在里斯本贫民窟的吸毒者,利桑德罗·阿隆索的《自由》里劳动整天只能获取些许低微收入的伐木工,本·里夫斯的《海上两年》里在大雪封山时节远离人群独自生存的的老人,刘伽茵里《牛皮》里讨论金融危机下生意不景气的手工制造业的父母,以及蔡明亮《郊游》中在风雨中唱着满江红的举牌人。
四点五。长镜头该多长?以什么做标准?认为愤怒来自个人。忆起历桑德罗阿隆索伐木工。更粗粝。其实人人生活不过如此。只有属不属于现在这个世界的问题。无名者举手投足倒有些艺术家的气息。或者不过是孤独者的气息而已。场景构建很美,像是真的去了那个地方,住了那个地方,然后习惯并厌倦了那个地方。也是收拾家的。盖自己的房。叙事真不错。低饱和,唯独没有金黄。这颜色喜欢。长镜头的意义之一那好像真的是你在做,因为可以感受到切实的厌倦和厌倦之上生息的长流。这个形象是作为对照物印在了脑海里。
不动声色的影像纪录里照见人物的卑微(被石头绊倒骂脏话、帽子被风吹落)以及某种(镜头前的)“无所顾忌”,如此这般,肮脏无比的生活环境和起居饮食,人的社会属性被几近剥离,衣食住行等各方面的基本生存需求降到令常人难以忍受的最低标准,无名者“原始人一般的生活,就只是这样活着而已”。向不为人知的边缘化的底层弱势群体投以最深切赤诚的人文关怀是王兵作为一名优秀纪录片导演肩负的重任。粗糙但生猛,我喜欢
20180923le中秋节一个人,没回老家陪老婆孩子。这三天没打算出门,除了看书就是吃饭睡觉,蓬头垢面,翻检着冰箱冷冻许久的几乎被遗忘的食物,一边涮火锅,一边看着王兵的纪录片,我竟然从那个无名者身上看到了自己的影子。冬春夏秋,劳作,吃饭,睡觉,他不说话,但谁不是这样孤单的活着啊……
满足了城市里一部分观影者的猎奇心,但无名者这类人在小城镇或者乡村里其实并不少见,他们要么受过打击,要么精神有点问题,最后都选择了离群索居。他们只有在作为茶余饭后谈资的时候才能勉强能跟社会上的“人”有所联系。这部也差不多,无对白无配乐无构图无电影语言的流水记录,阅后即焚,聊作谈资。
不是噱头,和《铁路沿线》一样聚焦“鼠”族,但此部完全剔除前者的社交、人性、精神方面的社会化元素,此刻可与高更的画对应,当你一无所有还可称的上是“人”?这个概念有任何意义?深层含义无疑令人心慌意乱,并非几段进食画面就能冲击生理和心理。山顶洞人是夹边沟的附加产物,甘肃此地成就了王兵。
观看过程中极力避免怜悯和同情,无名者是谁,他从哪里来,他有多久没操过女人了?跟拍用一种舔舐现实的方式告诉观众,世界上某个角落还有一个人行尸走肉般拾荒劳作,像畜生一样活着。当生存回归生存,人被剥离到只剩动物性,无所谓人文关怀,这个题材就自成作品。影像的极端暴力。也有非人道猎奇嫌疑。
又是部看了心情沉重的片子。看似垃圾人一个人靠天生存,如鲁滨逊,自己种玉米南瓜等自己盖土房子。破碗破锅,两只木条就是筷子,没有调料。从不洗手。剪刀当菜刀。夏天蚊蝇叫,烂被子。无人对白,恐怕不会说话了吧。旁边似有别人房屋,但他却独处。生病了怎么办,无人知晓。火柴估计还是去人世间买的。
四方:山間電影院。淺陋的我覺得它只適合作為影像裝置放在美術館裡的某片區域自動播放,就像去年k11美術館巨人之內展上一個video art的設置,可以異曲同工,在美術館這樣空曠安靜的環境之下觀看更易代入與沈浸並感知,而非一群密密麻麻的人待在一起觀摩,這反而是對本片的一種破壞
四方:山間電影院。淺陋的我覺得它只適合作為影像裝置放在美術館裡的某片區域自動播放,就像去年k11美術館巨人之內展上一個videoart的設置,可以異曲同工,在美術館這樣空曠安靜的環境之下觀看更易代入與沈浸並感知,而非一群密密麻麻的人待在一起觀摩,這反而是對本片的一種破壞
不知道该做出什么样的评论,我只能说自己只是平静地将这个从头到尾看完了。不想发表什么愤青式的感慨,也不是对片中那位老者表示什么同情的话语,什么绝望不绝望的。。。我没有看出来。只是觉得每个人从出生的那一刻起,不管你身处什么样的环境,都是有意义的。每个人都有活下去的资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