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主演:雅克·甘布林
导演:François Bertrand
语言:法语
地区: 法国
编剧:
类型:纪录片 / 短片
上映时间:2009-03-25(法国)
别名:Van Gogh: Brush With Genius
用户标签:纪录片,梵高,传记,艺术,法国,法国电影,美术,英国
片长:40分钟
imdb编号:tt1410248
Dive into the heart of Van Goah. For the first time, discover in IMAX the fantastic colors and passionate brushwork of a great genius as they take on a new life before our eyes. Relive Vincent's life journey through his letters,see the places that inspired him, and the paintings. The film retraces the artist's footsteps, leading us through the painter's subject matter and sources of inspiration. Fron the Netherlands, to Arles and Auvers-sur-Oise, we rediscover the places and landscapes that have inspired some of the most essential works in art history. From the dazzling yellow of the comfields to the deep blue of the sky,the entire palette of one of our most flamboyant painters explodes to light up screen
以第一人称视角叙述,很有感染力。当听到“我早上很早起床,晚上很晚睡觉,我不停的画画,而我唯一拥有的就是孤独,永恒的孤独”我不禁泪下。梵高找到自己的路径很不容易,他对对比颜色的应用以及其粗糙的笔触开启先河。本片好处在于对画中景色与其相似实景的对比,让人更能感受画作的精妙 梵高对颜色在日光下的变化及其敏感,他捕捉到了最应该捕捉的,并且在画布上呈现出来。这种室外的画画完全不同于旧时室内的画画。
很多人都想为这些天价的油画找个代表它们价值的理由,比如蒋勋口中“梵高是内心如金子一般的人”,或者是明亮的颜色运用,或者是浮雕一样的笔触。很多人认为他是个疯子,是很孤独的人,或者很屌丝。但是这些已经离他的画太远,一幅画的价值不应该是取决于自己的内心吗,“喜欢为真”才是对艺术的认可。当第一次看见《杏花》的时候,不知道是谁画的,不知道是什么植物。但看着体会到了内心久违的平静和祥和。
油画远处景物视平线高度,前面景物仿佛高处俯瞰,水平线放于框高处,广角效果使人们有被包围感。27岁前牧师生涯,32岁到巴黎风格转折,互补色运用,阿尔开始高调的黄色与夜景,37岁葬于瓦滋河畔奥威尔,与高更的友情与争吵,割耳,“红头疯子”,一人的孤寂。实景与图画对照,微距移轴摄影。
这是我看过的唯一一部vincent为第一人称介绍自己生前身后事的电影。很喜欢导演的这个视角,通过镜头力求真实再现还原了他的画作,不能否认,最初除了对画作的欣赏与崇拜,更多的是被vincent的生平而冲击,心痛惋惜,如果虔诚信仰上帝却不能换来垂青,该是一件多么绝望的事儿。赞
说实话,整片没有预告片好看,把三个预告片看完也就得了。要不是因为一个女学者长得好看,我也不会看。一个带口音严重的凡高的语音自始至终存在着,讲了他遵循的德拉克拉瓦的补色理论。虽然看不到梵高的笔触,但是却把油画和实景的溶镜做的特别好。女学者拿着带血的凡高的遗书也特别动人
20141123地铁。适合与旁观者角度的梵高全传对照看,本片采取独特的第一人称叙事,撷取人生最重要的事情,算是一个概览。画面与梵高作品相映成辉,很多移轴作品和延时摄影都棒极了。只可惜太短了,虽然很美,但显得太短暂太肤浅。接下来,准备找找关于梵高的剧情片。
看过的最烂的纪录片 浪费时间 作为纪录片保持客观性是最基本的 居然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在叙述 短短40分钟的简单描述 感觉是一个人在编故事念台词 妄图用几封信件和幻灯片一样的油画去读懂一个人 更何况是梵高?只适合糊弄听说过梵高名字的观众看罢了
“我开始应用德拉克洛瓦的著名互补颜色理论: 若要提升色彩,我们要同时加进它的互补颜色,黄色和紫色是互补颜色,蓝色和橙色,红色和绿色也是。我写信给提奥,如果红色被绿色包围,红色会变得更加强烈。而画也自然会找到平衡,即使构图并不完整。”
看过的最烂的纪录片浪费时间作为纪录片保持客观性是最基本的居然用第一人称的口吻在叙述短短40分钟的简单描述感觉是一个人在编故事念台词妄图用几封信件和幻灯片一样的油画去读懂一个人更何况是梵高?只适合糊弄听说过梵高名字的观众看罢了
梵高的一生,从天才到疯子,只有偏执狂才能成功,可惜成名时他已经死去。本片详细介绍了梵高的画作,近距离拍摄,将画作的细节呈现出来,相当不错,还有梵高博物馆的美女工作人员的介绍,让我们更加了解巨匠的所思所想。。。
画面真的很不错,在不破坏电影整体的画面节奏下尽量的清晰完整的呈现了梵高的作品,画作与景色还有画框的变化很漂亮。侧面变焦拍摄油画笔触的质感也很亲切。不过片子太短,就大概的用旁白串了几段重点来聊,太概括了。
第一人称角度的旁白很赞某些片段充分表现出探索过程中的achingpleasure近距离对画的聚焦让人对色彩和细节感受很直观更棒的是以梵高的画的角度展现原貌再过渡到画作上时真的觉得这些画定格住了永恒
大学时期,看过几个版本的梵高传,诸如《飞翔的耳朵》《梵高传》……这个传记第一视角的阐述很新鲜,不多对于梵高的解读不那么深刻和具体,从拍摄角度来讲,从色彩到构图到取景,都还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