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恐怖  纪录片  爱情  血战  大陆  科幻  美女  入侵脑  阿凡达  坚如磐石 

青红电影

 
电影译名: 我十九 / Shanghai Dreams
影片导演: 王小帅
豆瓣评分: 7.10
影片地区: 大陆
影片类型: 剧情
上映年代: 2005
影片时长: 0
更新时间: 2018-04-15 20:48
浏览次数: 236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青红电影演员名单
高圆圆 , 李滨 , 姚安濂 , 秦昊 , 王雪洋 , 汤杨 , 王小凡 , 戴文燕 , 林园 , 孙庆昌 , 尤芳明
青红电影简介及网友点评

主演:高圆圆 / 李滨 / 姚安濂 / 秦昊 / 王雪洋 / 汤杨 / 王小凡 / 戴文燕 / 林园 / 孙庆昌 / 尤芳明
导演:王小帅
语言:汉语普通话 / 上海话
地区: 中国大陆
编剧:王小帅
类型:剧情
上映时间:2005-06-03(中国大陆) / 2005-05-17(法国)
别名:我十九 / Shanghai Dreams
用户标签:王小帅,青春,高圆圆,中国电影,大陆,青红,中国,爱情
片长:116分钟(中国大陆) / 123分钟(法国)
imdb编号:tt0456658

青红(高圆圆 饰)出生于贵州,但其实她的家人是60年代才迁往这里,支援三线建设的上海人。父母很是希望回到故土,然而青红已把这里看成家乡。她19岁,遇上当地农民出身的小伙子小根(李滨 饰)。青红和小根之间纯洁的初恋却被父母阻止。父亲的高压管束,令青红心中绝望不已。
  青红的初恋就这样充满了苦涩,她对家庭充满反抗和叛逆,绝食来对抗父亲的强硬态度。但都无法改变父亲的铁石心肠,不但如此,父亲已经决定不顾一切要回去上海,全家搬迁的日子近在咫尺。青红和小根的分离也成了必然。
  他们来到后山,小根面对满怀心事而显得冷淡的青红,爱恨交织,把她占有。小根受到了残酷的惩罚,而这段初恋,这个年代,也毁了青红的一生。

第58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金棕榈奖(提名)王小帅第58届戛纳电影节主竞赛单元 评审团奖王小帅第13届北京大学生电影节最佳影片奖(提名)

7.5/10 第58届戛纳电影节评审团奖,那一年吴宇森是评审之一。饰演青红父亲的姚安濂在影帝票数上仅次于得奖者汤米·李·琼斯;另有传言高圆圆仅一票之差与影后失之交臂。王小帅沉醉于讲诉文革、三线的故事。沉重、苦闷,看不到未来,这是时代的悲剧下对生活的无奈与不甘。两代人的不同哀愁,压抑的、束缚的。那无法言说的若即若离的情爱,最后终究换来一场悲剧。本片场景、氛围、人物形象的还原度都很高,口琴、手风琴、革命歌曲、邓丽君、迪斯科、广场电影,以及安静的空气里台钟的嘀嗒声,一切之一切让人进入代入。而王小帅电影的问题始终还是锐度不够,有些情绪某种状态它流于表面。影片最好的视听是最后,广播报到小根结局时汽车喇叭与广播音重叠,片尾空镜驾驶在盘山路上离开的汽车,背景声里传来三记枪响。空寂、哀怜,悲从中来。

青红剧照

小根和小根每一个不说话的镜头我都很喜欢,影调带来的胶片质感和潮湿感我也特别中意。但台词或方言缺失还有表演让我一度没办法相信这个环境,表达上我也没有接收的很完整,包括:青红和小根的爱情和影片的核心。我猜测,可能要表达叛离父权的主题,但从肯定到否定之否定间,我看不到政治父权和这个家庭的更有感染力的因果关系。电影是把因果更多建立在,政策影响下,父亲对利益产生思考,然后引发了家庭中的父权(就这一点没有前后对比我就很难接受),再表现父女关系,然后青红被压抑后产生整个家庭的改变,各个段落用受害者也是害人之人凸现主题,但这被害的事儿吧,都太没感染力了,最有感染力的“强奸”,也没有表达清晰。我到最后我也不知道青红对小根的强奸到底是拒绝还是没回过神。拒绝,对青红的铺垫有矛盾,反之又没理由自杀。

青红剧照

父辈的故事,因为家里有类似的经历,所以题材代入会强一些。对当今观众来说节奏过慢。演员演技谈不上惊艳。其实是有悲凉色彩的,表现父辈同样的无奈和迷茫,即使是事事强硬做决定的父亲,也同样难以控制局势和命运。70-80年代新旧交替的影像,带着文革的影子和新时代的曙光,人们妥协,抗争,又妥协,年轻人和父辈都在策划一场私奔。最后车上的处决是亮点,逼仄的车内空间,观众和弟弟一样,想看窗外,导演像父母一样,遮住我们眼睛,像是一层强制的保护,但又有什么用呢?小根的名字从喇叭传进耳朵,死刑两个字被汽车鸣笛声盖住,大特给到每个人惊恐的脸上,他们是希望听到还是害怕听到呢?父辈同样面临着对未知的恐惧,却只能用自己笨拙的方法去扛。伴着三声枪响,车子沿盘山路离开,去往下一个未知的刑场。

青红剧照

为了高圆圆女神撸了王小帅导演的青红 中国父母总是擅长总结自己的人生经验并将这些经验强加给子女 却极少考虑子女是否乐于接受 反正是为你好 不管青红皂白 有时这种行为无异于揠苗助长 毕竟不是所有孩子都听话 有时只有自己撞了几次南墙 子女才会明白家长的用心。就像老吴一心想从乡村搬回上海 然而青红早把小镇当成了家 如果不是最后的qj 可能青红也不会轻易离开。但感觉qj剧情很bug 毕竟青红好像从未爱过那男的 前期剧情铺垫几乎是零 这个压轴反转属实牵强了一点。不论怎样 从某种程度上是理解青红父亲的 毕竟人都想往高处走 英文片名翻译成shanghai dreams 感觉是神来之笔了。最后 高圆圆真是好看的 这么短的头发都可以驾驭 美人无疑了。

青红剧照

具体的政策问题再具体到个体生活的折射,上一代和下一代的认知其实已经断裂了,吴爸爸不愿意在遥远的他乡下沉,青红却实际对所谓的上海生活没有概念,最后的悲剧是外地人和本地人的矛盾激化,以非常惨重的代价换来上海梦的实现。可以看出导演完全站在来到边缘受尽委屈的大城市人角度,所有的不堪和过错都推给这个落后的边疆和里面的人民,艺术创作有自己的视角立场毫不稀奇,但这种安排是否有点偏僻过头了。本来觉得青红这个角色有点单薄苍白,相比起吴爸爸和小珍都更具冲突性,但后半段柳暗花明,一个被牵扯的被动性角色完全立起来,不知道是不是因为我对圆圆太有滤镜了。吹口琴那段最浪漫了,忧郁受挫的小城青年,尘土飞扬的小路边的爱意。

青红剧照

导演的脑回路太不懂了…一共俩小时的电影,第一个半小时那么女主角才对上戏,就这么唯一一场戏,就搞的女主自杀男主坐牢。年少轻狂真是太容易违法了。本来是痴情男孩南海姑娘,生生搞成法制进行时。所以说啊,教养女孩贤良淑德,不如教点综合格斗。说不定能避免更大面积的伤亡。当作悲剧来看没有落点,时代就是那么个糟心的时代(哪个时代又不呢)主人公性格太不知变通好像是更大的问题。情节蹩脚。最有可看性的是女一女二的演技和友情。三星里有三星都是给高圆圆。ps秦昊年轻的时候丑帅丑帅的,喇叭裤流氓舞太配了。

青红剧照

时代的浪潮里,总有人被漂向很远又被浪潮拍死在别处。对于故乡,是养育自己长大的地方,是未涉世事以前的一片纯真之地,是美好的回忆,是曾经在那对梦想的憧憬,所以对青红来说,贵州就是她的故乡。小根其实也很可怜,年纪轻轻父亲工伤而死,看样子也并没有得到赔偿,他喜欢青红有什么错呢?也可能怪李滨太帅换个憨憨丑丑的我恐怕不会这么想。父亲真的太想为孩子好,求功心切,坚决不能让孩子走自己的老路,但教育方法不对,对青红这种佛系的孩子不能这么教育,弟弟倒是可以。24城记 故事背景也差不多 有时间再看看

时代变迁大背景下个体命运的沉浮,是王小帅一贯的创作出发点。格子喇叭裤、大背头、波浪卷、墨镜和歌厅共同构成了那个年代特有的符号。山区广播里回响的第6套广播体操很有代入感,上海到贵州的距离,牵动着父辈们的神经,他们不甘愿当一个山沟沟里的三线职工,这里也没有他们的根。而青红的悲剧已不再是扼杀在摇篮里的懵懂初恋,也不是那个严加看管的父亲,而是她已经把这里当成了故乡,但故乡却无法容纳下茫然无助的她,结尾的声音蒙太奇回荡在青黛山色之中,而红衣女子只能用时间去抚平内心之殇。

结尾汽车驶出很远,已经看不见车身,层层重叠的山峰,寂静的山谷中回荡起枪声,前路漫漫。《青红》以青红为主要叙事人物,展现了三线建设时期青年生活的矛盾种种,片中少男少女对于爱情的憧憬和渴望本身是纯洁而美好的,错就错在没有责任心和承担力。片中两个教育方式截然相反的家庭造就了同样的悲剧,王小帅使用了大量的远景镜头展现贵阳这个地方的落魄与人在背景下的极度渺小。但其实片中塑造的父母亲形象都是一心为儿女,分不清对错。

看过阳光灿烂的日子后,其实一直很向往那时候的生活,简单、粗糙但充满原始的生命力量,看了这部之后再也不想回去了。历史的洪河中,人们被挟裹着冲向未知之地,不知前路艰险或平坦,还时时刻刻不能对自己做主,分分秒秒都是身不由己,那是多么美好又糟糕的时代啊。父母亲台词太真实了,摄影和灯光都很好,现在的大陆越来越少能有这样的真实而切肤的电影了,十足的可惜。十七岁的单车之后,记住了王小帅记住了李滨。

那个时代的父母都不懂爱,又如何教育子女去爱?打着为你好的名义对子女实施希特勒式独裁,可究竟怎么是好,父母也不知道。所谓开明自由的放任,也不过是不负责任、不懂教育的托词。生在知识匮乏、认知不足的时代,人的一生几乎可以注定是悲剧。更悲剧的是,莽撞懵懂地挣扎后,被无能为力扇过耳光的现实。无论是青红、还是小珍,经过了不用方式的挣扎后,最终都逃不过这无能为力的命运。这部片子见识了王小帅的牛逼。

塞涅卡曾说:“不能摆脱是人生的苦恼根源之一,恋爱尤其如此。”青红与小根尚未得到发展的爱情便是如此。不得不说青红对小根是有感情的,可时代限制了她们的思想和行为。青红作为一个传统式女性角色同时也成为了一个时代的符号,她的经历无不展现着文革所带来的时代痛感。而小根对青红的强奸在毁坏了别人的同时也毁了自己,与其说这是对自己行为买单的结果,不如说时代对人的影响是大于人的思想的。

一群被时代抛弃的人,青红的爱情,她的一生毁在了那个年代,时代政策是根源,父亲的高压管控也有很大原因,或许父亲也是希望她好好学习终止这段感情好回到上海吧,这都是那个年代造成的。结尾的枪声,以及画面由阴沉转为青绿,暗示着过去结束了,新的时代开始了吧。一开始觉得高圆圆的眼神有些木纳但是胜在气质清纯能驾驭这种文艺片,但最后在车上,她把那种绝望,那种失落与无奈演了出来

更多>同类高分电影推荐
妈妈和七天的时间 彷徨之刃 留法岁月 玩的是古 往事如歌 我所经历的罗布荒原 胡同 草木人间
0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