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主演:约翰·亚伯拉罕 / 阿尔沙德·瓦尔西 / Salman SHAHIDI / Hanif Hum GHUM
导演:Kabir Khan
语言:Dari / 英语 / 北印度语
地区: 印度
编剧:
类型:剧情 / 喜剧 / 动作 / 惊悚
上映时间:2006-09-15
别名:
用户标签:印度,战争,阿富汗,印度电影,黑色幽默,人性,公路,2006
片长:UK: 104 分钟 / Canada: 106 分钟(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imdb编号:tt0770214
每每觉得我大概了解宝莱坞电影套路的时候,都会刷到一部刷新认知的印度电影。比如,这一部《喀布尔快递》,它的导演正是《小萝莉的猴神大叔》的导演,没想到再次看他的作品,还是被深深地感动到。阿富汗公路片,印度和美国记者,巴基斯坦塔利班,阿富汗人,阿富汗村口专门用来碰瓷的驴,连美国人都不喝的一货车百事可乐,带上抢的祷告,一日三餐的烤肉串,横行坦克与滚滚沙尘,阿富汗与巴基斯坦边境,人性的邪恶与善良,自由与组织的身不由己……好像除了《侣行》,这是第二部看到的在阿富汗取景的影片……不知道什么时候市面上,才会有出新的一版《Lonely Planet:Afghanistan》上市,一定要买起来珍藏……
印度和美国的记者,巴基斯坦籍塔利班成员、阿富汗平民,国家不同、身份相异的人,因为911后塔利班政权垮台而意外聚到一起。除掉身份标签的刻板印象,他们的身上有了很多朋友、邻里般的气质。印度明星、板球运动员、可口可乐、美元、家庭,成为他们共同的语言。但类似于《无主之地》里的尴尬处境,巴基斯坦籍塔利班成员,一面不被派遣他过去的祖国承认,一面被阿富汗人和美军追杀,最后死在了巴基斯坦边境守军的枪下。
影片最后来自阿富汗的巴基斯坦塔利班被枪毙的场景说实话被触动到了,作为一个外人看来残酷无比的恐怖武装分子,到头来还是抵不过国家间的利益纠葛。作为个体如何选择站位,美巴阿将这部分特殊群体置于了一个十分尴尬的位置。回家近在咫尺,实际上家却已然变成最危险的地方。一个政府作出的错误决定可以影响到多少人啊……我创造了你,至于你服务于我或者服务于他,都不是你说了算。一场集体的出尔反尔、前后不一。
作品包含着太多的幽默元素:与武装分子讨论板球、优秀运动员、一起唱歌、边界人顺上几句印度语、可乐之争。在这种幽默的对话中也深化了战争的无情、丑陋和反思。当武装分子回到国家边界时,被上级指令控制的士兵无情地将其打死。荒诞无理!战争没有朋友、同胞,只有敌人,虽然他是国家派他去做武装分子
看的时候只有英文字幕。男女主角都很漂亮。1“我们要去Kabul!”于是坦克从沙漠里开出来,“这里也有的士?”2“嘿,想一起锻炼么?”那孩子站起来,只有一条腿。3塔利班禁止了这项运动。为什么?因为他们觉得这太暴力了哈。4这是可口可乐。不,不是。这是!不是,这么甜,一定是百事。有什么
阿富汗,巴基斯坦,美国,印度,本拉登,塔利班,残忍的战争和恐怖的组织背后,是无数无辜的受难平民和被环境强行打上烙印的可怜人,无论战争的起因和胜败,其本身制造的罪孽令人难以承受。男主存在感弱爆了,大叔演的很好,风景拍的不错,结尾令人难受,四星
冒险去阿富汗采访塔利班的两个记者却最后和一路绑架他们的塔利班分子成了好朋友,帮助他从阿富汗边境逃回巴基斯坦,没想塔利班分子最后却被祖国巴基斯坦边防军打死不让入境,真是很讽刺。片中的挡道“恐怖”小毛驴很有意思
谁是敌人,谁又是朋友。在同一片蓝天下,连兴趣爱好都那么相似,却只是因为战争,因为人类无限膨胀的欲望与残忍自私,在你憧憬着即将踏上心心念念故土家园之时,那来自同伴无情冷酷的枪声,击碎了最后的信仰。
影片背景复杂,视角独特,真实感和人情味都很浓郁,还时不时的蹦跶出个黑色小幽默。John Abraham你真的是男一吗?Arshad Warsi和你搭戏毫无压力啊。
几个记者角色实在太业余了,分分钟出戏。但不可否认的是故事非常好,特别是“探女”情节真是催人泪下。画面真实反映满目疮痍的阿富汗以及他们对塔利班的态度。音乐也很棒。
射向自己人的子弹,最后的结局是悲伤的。塔利班到底是怎么回事,这里的复杂性远远是我们这些千里之外的人无法理解的,这能为这部短短的电影里展现的人性的光芒深深的感动!
从《追风筝的人》的书评追到这里,电影配乐优秀,画面优秀,塔利班和阿富汗人的表演也很优秀,但是美国女记者和印度大帅哥的选角不合适,符号化严重,表演僵硬让人出戏。
影片背景复杂,视角独特,真实感和人情味都很浓郁,还时不时的蹦跶出个黑色小幽默。JohnAbraham你真的是男一吗?ArshadWarsi和你搭戏毫无压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