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恐怖  纪录片  爱情  血战  大陆  科幻  美女  入侵脑  阿凡达  坚如磐石 

你还活着电影

 
电影译名: 人啊,你为什么?(港) / 啊!人生 / 你,活着的人 / You, the Living
影片导演: 罗伊·安德森
豆瓣评分: 8.30
影片地区: 其它
影片类型: 剧情
上映年代: 2007
影片时长: 0
更新时间: 2018-03-03 21:26
浏览次数: 567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你还活着电影演员名单
Elisabeth Helander , Björn Englund , Jessika Lundberg
你还活着电影简介及网友点评

主演:Elisabeth Helander / Björn Englund / Jessika Lundberg
导演:罗伊·安德森
语言:瑞典语
地区: 瑞典 / 德国 / 法国 / 丹麦 / 挪威 / 日本
编剧:罗伊·安德森
类型:剧情
上映时间:2007-09-21
别名:人啊,你为什么?(港) / 啊!人生 / 你,活着的人 / You, the Living
用户标签:瑞典,瑞典电影,独立,RoyAndersson,2007,Roy_Andersson,欧洲电影,罗伊·安德森
片长:Argentina: 95 分钟 / Canada: 95 分钟(Toronto International Film Festival) / USA: 95 分钟
imdb编号:tt0445336

瑞典小城,形形色色看似普通而又古怪的小城居民。天天神经质般叫嚷“没有人理解自己”的胖大妈,破坏别人宴席而被宣判坐电椅执行死刑的中年大叔,一边做爱一边念叨银行基金赔钱的怪男人,口不择言伤害到对方的争吵夫妇,听了二十七年精神病人倾诉已经不堪重负的精神科医生,一个随时都会解散的业余乐团,敢于追求爱情哪怕只是梦境的女孩安娜……一段段看似毫无联系的生活片段,或荒诞滑稽或离经叛道,却共同讲述着人与人之间爱与被爱的幽默悲喜剧。
  由广告鬼才导演罗伊·安德森执导的诗意另类影片

形式极简,固定全景长镜头,室内对角线式视角,只有两处用了轨道镜头,整体制造了类舞台化的调度方式,但机位却反观众,用室内视角使观众代入,这也使打破第四堵墙并不破坏电影风格和影响观感。在以往罗伊·安德森电影中的那份惨白化妆方式在这部片子里,产生一种特殊的反应,之前,北欧建筑风格与偏白的镜头画面搭配惨白无表情的人物装扮,构建了一种生活的无趣与浮夸,进而可以令安德森去做寓言化和历史探究,此时的设计不仅是内里意义的植入,还是荒诞幽默的作者化技巧,但在本片当中,厚重主题的去除,温清化意义的植入,使得这种设置除了原先的那份荒诞幽默,又多了一份丧气人生的亲近感,由此得以更贴切的反差出主题,即便生活在困苦,“你还活着”啊。结尾众多飞机飞过,恍如《银色·性·男女》和《木兰花》,而那段法庭上酒好似布努埃尔还魂。

你还活着剧照

75/100。#FIFF13#依然是熟悉的罗伊·安德森作风,用各种零碎的生活镜头拼凑出一个“完整”的故事。不过和之前看的《关于无尽》相比,这一部显然要更加幽默和戏谑一些,对于音乐的使用也更加丰富和抓耳。不过我倒觉得这样有点奇怪,这样的温度似乎与屏幕里满溢出的北欧清冷的状态有所不合。再往深了说,尽管影片有许多方面已经深刻说明了内涵,但似乎与标题“你还活着”略有脱节,不如《关于无尽》的扣题更紧,而且偏小的主题感觉也与这种画面的寂寥质感产生了一小点出入感。不过总的来说这依然是一部大师级别的作品,最喜欢一群人欢呼着目送那座房子像列车一样开走的场景,美得心醉。

你还活着剧照

《你还活着》,全片都是莫兰迪色系的灰青绿。瑞典导演关注基层老百姓,也只有北欧高度发达国家的艺术家能这么任性的拍片了。电影里有个浪漫段落,一个生活不如意的女孩梦见和自己喜欢的吉他手结婚了,梦里他们在一个可以移动的房子里,像火车一样一站一站的走,停靠站台时还有人热烈欢呼祝福他们。极简风格下出现了很多夸张的魔幻符号:乐手的大号、送花的矮人、裸体肥胖女人、雾蒙蒙的城市。结尾天空中出现的飞机群是不是将要带来灾难,是一个留白。片头字幕写着——知足吧,活着的人,在那温暖舒适的床上,在勒忒河的冰冷寒风鞭打你那奔逃的双脚前(勒忒河,是冥界的忘川)。

你还活着剧照

安德森是第一个在本质上将剧情电影靠向动画的导演,与之对应的则是在动画电影发展脉络中表现出来的动画不断向剧情电影靠近的努力,是为动画获致一种真实感,尤其在技术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动画人物向现实人物靠近有了越来越大的可能性,这些技术包括三维建模,甚至进行动作捕获。与这种将动画人物贴近现实表演的手段相反的是安德森的电影是要在现实的情境中将人物动画化,表情模糊了(不再有特写),动作僵硬了(不再有行动),于是现实情境荒诞化了,这正好适用于安德森批判现实的创作理念。

你还活着剧照

三部电影看下来,完全为罗伊安德森的天才所倾倒。这一部讲的是,虽然一幕幕人生中满是古怪与戏谑,但对世界的荒诞虚无倒也不必愤世嫉俗,等意识到大家都是这世界悲惨笑料的一分子时,便会惺惺相惜,敞露微笑。安德森真属鬼才,怪异的紫红色靴子、餐具连同桌布被掀落后桌上露出的两个大大的纳粹符号、法官们在庭上喝啤酒,"拍卖"处罚,吃着爆米花观看电刑的市民……他还擅长在一个镜头里同时进行多个动作。还有那辆列车,牌子上写着名叫"Lethe"——你还活着,向着冥河前进。

你还活着剧照

生活其实就是这个样子,琐碎、无聊、平庸,永远在失去,总是得不到。只有梦才是美好的,梦中有移动的房子和面带微笑人们,而那个梦就是我们用来对抗生活中的无聊与平庸的。明天又是美好的一天,这句话是对活着的人说的,离开的人不会再感受得到。既然早晚有一天我们都会到达那个没有痛苦,没有欲望,没有战争的土地,那何不先珍惜眼前的琐碎、无聊和平庸。冬天无论怎样漫长,春天总会到来。知足吧,活着的所有的人。2020.04.04 清明节 全国哀悼日

你还活着剧照

【罗伊·安德森“生活三部曲”之二】与罗伊·安德森前作《二楼传来的歌声》类似,固定镜头(比前作多的两三个运动镜头)+冷艳幽默(倒是一反以往的悲观气息),加入对镜头说话打破第四堵墙,以此再闪回插入剧情。移动的房子,空中的飞机。想法及构图大概都源于经历或作品等,加上几乎全是摄影棚拍摄而成,也使电影画面干干净净不带一点杂糅。能把舞台剧的表演和风格转化为这样极简的电影,大概也只有罗伊能做到了。经历过末日之景后,还好知道自己还活着。

温情大于讽刺的断章 每一帧镜头都像爱德华霍普的画 但其中人与人的联结很有意思 这就把电影和画区别开来 导演的才华横溢带来更多诗意的细节 回味无穷 想起蒙塔莱的诗:“也许有一天清晨,走在干燥的玻璃空气里,我会转身看见一个奇迹发生:我背后什么也没有,一片虚空在我身后延伸,带着醉汉的惊骇。接着,恍若在银幕上,立即拢集过来树木房屋山峦,又是老一套幻觉。但已经太迟:我将继续怀着这秘密默默走在人群中,他们都不回头。”

众生相值得纪念的场面无心的冷幽默会心一笑的片段和现实一样不讲逻辑的梦境臆想里的乐趣饱和度很低的偏绿色画面每一场景的角度和排布都值得截图枕草子一样的记录和完全抽离开的小品文式记录尤其是那些不分地点外露的情绪常常是哭泣掩藏的万字符军乐队各自练习与窗外暴风雨里的共鸣演奏像火车一样开动的房间叫做往生的列车是你还活着这生活的一切太可爱每个场景固定机位的推动长镜

第三部罗伊安德森,看完立马去给《关于无尽》降了一颗星,不如《寒枝雀静》,但依然是他冷幽默的风格,特意数了一下,52个固定长镜头+6个移动长镜头,惊喜的是终于在他作品里看见镜头移动了哈哈哈,景深依然做的那么好,光影还是没有,所以画面很平,配乐很有意思,他的电影里角色总是喜欢自言自语和重复同一句话,看多了还是容易审美疲劳,没什么惊喜。

一场一镜,看着像欧洲的讽刺漫画。导演把太多心思花费在场景布置上,北欧冷幽默,越往后越好笑。电影最后有一个场景,女主梦境里与乐队主唱结婚,她们的房子像火车一样缓缓驶来,外面观众在向他们祝贺,真的很感动。这难道不是一个梦中梦吗?罗伊安德森的电影就是痴人说梦的呓语,可哪怕是在导演的梦里,导演还是要假借周公托梦,北欧人的玩笑很高级。

8.7/10 剧场化。坍塌为一处且因此无效的空间和时间。被否定的叙事和脆弱的连接通过物化指向无尽。构图中在背景中总出现的打开的门(或者通向另一不可视的空间的通道),有三点:将观众置入与电影同样的空间内;通过背景的“动”去激活前景的“静”;暗示过去已经发生/正在发生/未来即将发生,进而否定线性的时间。(节选自尚未发表的长评)

非常喜欢这部电影,是非常!这部电影对人的描写,或者说对你我的描写,真实到了荒诞不经的地步。影片处处呈现出的那种意识的流动,如梦中一般的生活都曾在我们不经意间的潜意识中出现过。那四个玻璃窗后的人,那个在房间里吹大号的人,那个坐在路边长椅上哭泣的人。导演在提醒我们,你麻木,你痛苦,你不知所向,只证明你还活着,这就是生活的真相。

更多>同类高分电影推荐
夏天的滋味 聂鲁达 冰的融化 阿尔卑斯的激情 魔鬼深夜秀 猎人们 慢慢 至关紧要的岁月
0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