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恐怖  纪录片  爱情  血战  大陆  科幻  美女  入侵脑  阿凡达  坚如磐石 

婚礼上的玛戈特电影

 
电影译名: 婚礼上的玛戈 / 珍爱姐妹情
影片导演: 诺亚·鲍姆巴赫
豆瓣评分: 6.40
影片地区: 美国
影片类型: 剧情,喜剧
上映年代: 2007
影片时长: 93
更新时间: 2018-03-01 21:30
浏览次数: 300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婚礼上的玛戈特电影演员名单
妮可·基德曼 , 杰克·布莱克 , 弗劳拉·克罗斯 , 詹妮弗·杰森·李 , Seth Barrish
婚礼上的玛戈特电影简介及网友点评

主演:妮可·基德曼 / 杰克·布莱克 / 弗劳拉·克罗斯 / 詹妮弗·杰森·李 / Seth Barrish
导演:诺亚·鲍姆巴赫
语言:英语
地区: 美国
编剧:诺亚·鲍姆巴赫
类型:剧情 / 喜剧
上映时间:2007-08-31
别名:婚礼上的玛戈 / 珍爱姐妹情
用户标签:NicoleKidman,美国,美国电影,独立电影,妮可·基德曼,婚礼上的玛戈,2007,NoahBaumbach
片长:93 分钟 / USA: 91 分钟
imdb编号:tt0757361

玛戈特(妮可•基德曼 饰)带着儿子一同前往参加妹妹宝琳(詹妮弗•杰森•李 饰)的婚礼。玛戈特与宝琳的性格各异,两姐妹的关系一直也不是太好,但她还是愿意参加妹妹的婚礼。
  当玛戈特看到自己的未来妹夫马尔科姆(杰克•布莱克 饰)后,她深知自己猜想的没有错,她知道这个无业流民是无法配得上自己的妹妹的。
  宝琳对姐姐的到来感到十分欣喜。一向刻薄的玛戈特仿佛为宝琳家带来了许多麻烦。就连宝琳的女儿也不喜欢这位阿姨。玛戈特不想自己的儿子与情夫迪克的女儿发生关系,她深爱自己的儿子。可是自己又周旋在丈夫与迪克之间无法选择。
  玛戈特发现了马尔科姆与迪克女儿之间有不可告人的秘密,她想把这件事告诉妹妹,宝琳也讨厌玛戈特把自己的生活经历写成小说,两人争吵不断。这时候,宝琳从男友口中得知了他出轨的事,玛戈特决定与她一起回纽约去,姐妹俩都知道,她们是爱着彼此的……

不知道怎么给这种伦理剧打分,但是看完,真的好累呀……我们来梳理一下剧中的矛盾。两姐妹关系不好;玛格特带着儿子来参加妹妹宝琳的婚礼,但是宝琳觉得玛格特的真实目的是见情人迪克;玛格特年轻时很受欢迎,到处跟人乱搞,现在年长了有点失落;玛格特跟丈夫处不好,原因不明,貌似是账户人太好了会让自己产生内疚?;玛格特觉得妹妹的未婚夫胖子配不上她;事实上胖子曾对迪克女儿上下其手,这件事后来被宝琳知道了;宝琳很生气,但是又放不下胖子……妈的什么恶心剧情,烂人好好管管自己下半身就没那么多破事了。

婚礼上的玛戈特剧照

诺亚·鲍姆巴赫用略显粗糙的影像讲述了中产阶级家庭生活的美好与晦暗。妮可·基德曼扮演的女主玛戈特是一个靠把周围人的故事挪进小说的作家,生活里却也是一地鸡毛,在参加妹妹婚礼期间,看到了同样是一地鸡毛生活里的老情人、妹妹、废柴妹夫、老好人前夫......电影看似不经意的镜头似乎也是在回顾那个新浪潮时代的大胆与犀利,抛弃伪装,把一个自以为优越的中产阶级晾在海滩上,就像是玛戈特在沙龙上面对老情人质问时的恼羞成怒......

婚礼上的玛戈特剧照

天人交战的境遇并没有把《婚礼上的玛格特》完全击倒,说到底她是被自己失控的好胜心困在了树上。故事发生在《鱿鱼和鲸》分手两年后,处于上升期的鲍姆巴赫在这部作品里分析和反思了婚姻与自由的关系。有道是“两害相权取其轻” ,他让女主立足于两者之间并最终让她从本位主义朝着个人主义奔跑。值得庆幸的是,我们看到那棵已死的枯树终于还是被流动的风给吹倒了。尽管没有见证浪漫的婚礼,但却目睹了主人公由孩子变成大人。

婚礼上的玛戈特剧照

10年前看的。 玛戈特带着儿子,坐上大巴,去参加妹妹的婚礼。。。 晚上,一群人在客厅里,两姐妹说起年幼时的往事,突然笑趴了。。。玛戈特爬上那棵树,证明自己确有勇气。。。酒鬼妹夫挥舞双手在草地上跑前跑后帮忙,玛戈特逐渐接受他。。。 人间情谊让人感动,转身又是自己独自面对一团乱麻,在哪个国家都是一样。。。影片中的老外们任性地表达自己的小心思,呈现出一片不完美、天真的人类形象。。。

婚礼上的玛戈特剧照

鲍姆巴赫又一部中产阶级知识分子的中年生活困境,把这么多的抓马揉进一个看似日常的语境当中有点刻意营造压抑。年轻的时候他们撕裂自己与他人的关系来获得自己想要的东西,在这之后又用尴尬和强硬的沟通来进行粘合,对鲍姆巴赫而言,这是个可悲且无解的命题。片中大量直白的对话,和人物反复无常的情绪状态着实有些惊悚,或许东方式的含蓄和隐忍才是这个家庭所缺失的粘合剂。

Nicole在这部片子的表现让我闪跳到大小谎言,表演细节的处理上有很像的地方(导演都很爱给她近景,她的眼神里全是毁天灭地歇斯底里的疯狂…如果婚姻故事交给她来演呢?)诺亚第二部长片表现给我的观感类似《年轻时候》和《迈耶洛维茨的故事》的结合体,机关枪语速+自私群像,那座海边的阴沉祖屋实在太妙了,压抑又疯狂。

6/10。家人不经意的伤害和掩藏的痛苦是最常见的中产阶级主题,本片中姐妹的隔膜则来自童年时未清理的情感遗留创伤,套路定律是在经历了一场变革后全家人坐下彼此辩解。司空见惯的故事加上阴霾遮天的摄影、绵绵不绝的对话,演员还一副苦大深仇的忧郁症神态,看完感觉喝了杯胸口发闷的温吞水一样不对味。

现在就发现了鲍姆巴赫一直在抵制婚姻,与之前看的两部有点差异,人物没有之前有特色,可能人物多了不太好掌控,台词有时出佳句,有时就很蠢,剧本一般般。景别贴的太近,不是特别丰富,没有之前看的那两部好,几位演员演的略浮夸。结尾那里跳戏到小偷家族的某段,但是那个地方的力度没有后者好。2.5

评星不高但其实我蛮喜欢这部片儿的。非常残忍的中产生活喜剧,非常敏锐。电影风格还是一群美国人想演法国电影哈哈哈。在生活流和情节剧之间找到了一个微妙的平衡点,不愧Baumbach.他算是我目前遇到的和我的审美最对路子的导演了。不过里面的小男孩儿也太像WesAnderson了哈哈哈哈!

矫情的美国人,每个人都好容易爆炸和伤害别人。最后一幕玛戈追着儿子上车,往好了解读是爱儿子,往坏了说是自怨自艾,讨厌自己和别人也被所有人讨厌,她只能对未成年儿子念念叨叨了,而儿子要不了多久也得弃她而去。当然还有一个挽留她的老公,真是好人。所以她坐大巴去佛蒙特是和老公重归于好去了?

就挺一般的,其实鲍姆巴赫一直都有这种用谈话推动情节的习惯,在这种情况下电影的成败似乎是取决于两点(1)对话的有趣和抓人(2)布景/镜头的细腻。在《婚姻故事》里两者都做到了,《鱿鱼和鲸》感觉是前者,所以是缩略版,韦斯安德森也是两者兼备,所以说鲍姆巴赫还是有受到韦斯的影响....

妮可的表演有问题!她跟诺亚作品的融合不搭噶,这部相较之下无趣,家庭、邻里、亲友、子女间的嬉笑怒骂转的没那么灵动。要不是你披上毛衣,我还不感觉冷,游移在神精和正常之间,像商场顶层摆着的塑料人,作为戏之大女主不应该有:“嘿,该你出场啦……”的感觉。还有这片里的小孩子都特别讨厌。

【三星半】表面很琐碎,但其实很深刻,主情节是姐妹关系,多个次情节都是互相的人物关系,鲍姆巴赫野心很大,在90分钟里揉进了7个人物关系,还互相都有影响,再加上中年危机下的易怒、善变的心性,导致整部电影的格调都是琐碎、烦躁,确实影响了一些观感,但依然显示出了鲍姆巴赫的文本风格

更多>同类高分电影推荐
致命邮件:2001美国炭疽攻击事件 法网惊魂 幸福终点站 卡萨诺瓦 冒牌家庭 飞越温柔窝 小人物 罗马帝国第三季
0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