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主演:肯尼思·布拉纳 / 斯坦利·图齐 / 科林·费尔斯 / Barnaby Kay / Ben Daniels
导演:弗兰克·皮尔森
语言:英语 / 德语
地区: 美国 / 英国
编剧:洛林·曼德尔
类型:剧情 / 历史 / 战争
上映时间:2001-05-19
别名:纳粹大猎杀 / 万湖会议
用户标签:军事,战争,英国,历史,ColinFirth,HBO,德国,美国
片长:92分钟
imdb编号:tt0266425
二次世界大战中期,美军参战令希特勒一统世界的狂梦破碎。1942年1月20日一场秘密会议,全世界人类的生活就此改变。这场会议中的一份文件,隐藏了多少秘密,犹太人是生是死,答案只有秘密对话里的发言者知道。
看海报真的很像雨果维文啊叔,谁能知道十几年后拍敦刻尔克的时候你又换了一身英军行头呀依然很帅呐~一群纳粹聚在一起吃吃喝喝随意决定着六百万犹太人的生死~纳粹对待犹太就像对待牲畜,什么疏散驱逐都不是目的,最终达成共识,当听到奥斯维辛建成后每天可以消灭6万犹太他们眼里泛出凶残的绿光啊,真是反向版“15怒汉”,居然还有很多逃脱惩罚活到了80年代~在此片之前我真没听说过万塞会议呢又给我科普了~印象深的那个满口四年计划的老哥,不是他比较有人性,而是他考虑的是把犹太当成劳工解决战争造成劳力不足的问题;几个法律专家其实很不愿参与进来,最后勉强参与之后只记得其中一个似乎很勇于承担责任,可能当时他已经预计到历史会如何评价他正在参与的这次会议了~脸叔没军装差评!话说二战德军的制服真的是太好看了啊~抖森你是接线员呀哈哈哈~
这些杀人魔看到甚至只是听到屠杀的事情,是会有身体不适的。但是很快他们就调整了过来,因为这对他们来说毕竟只是“技术层面的问题”。这项事业实在是太“伟大”了对于他们来说需要讨论的只有怎么样才能做得更好。工作方案做出来,让手下人去执行,甚至还照顾了一下手下人的工作量和心理状态以及物资储备。在这个气氛中,你甚至会觉得个别人思维老是跟不上真是烦,个别高官无脑言论一副官僚做派简直让人恶心,而剔除了主观判断的缜密周到的逻辑分析,以及早就有数据支撑和广泛应用实践的具体处理办法仿佛一股清流清除了一切低能低效。杀人变成一件带有神圣意味的行政任务的时候,你所能考虑的就只有效率了。不得不说两位总理府的官员形象太像正面人物了,乍一看真的以为他们讲的是最有道理的,其实他们的恶毒高出了在座几位一个视野的等级。
如果帝国的陷落值8.7分,那么这部其实远超9分。万湖会议实录。与会者皆为高知和战功赫赫的军人,算得上是一个种族内的人中龙凤,各自领域的佼佼者,八十五分钟的会议在充满哲思、知识和政治元素的礼貌氛围下探讨了如何高效、合法、有序地剥夺几百万犹太人的生命。儒雅随和的海德里希将军与事无巨细的艾希曼上校给所有成年男性上了一堂风度翩翩的政治课。哪怕你不喜欢历史,本片也对一个人的职场存活有教科书一般的意义。法务大臣(科林费斯)对灭绝犹太人的看法与所有人不同,值得留意。内务部长的故事意义深远,值得思考。整体接近《十二怒汉》,整片对话,镜头以面部特写为主。会议选址与陈设、对音乐与建筑的理解体现了海德里希将军的综合素质,却同时在良知与共情能力上格外淡漠,是行为心理学实例研究的良好素材。
而纳粹屠杀的不同之处,和可怕之处在于: 很多人都觉得,人类是在不断进步的,启蒙运动和科技,社会现代化,使人们能够越来越摆脱朦昧,走入更和谐的社会。然而纳粹运动,尤其是大屠杀,把现代化乌托邦中最黑暗的一面,血淋淋的展示给了整个世界。他们完全使用了现代化的方式,来杀人。工业化流水线杀人,大型专业设备焚尸(对,这个焚尸炉还是新技术,战后还申请了专利, 我没有开玩笑) ,现代的管理模式。保证从上车到运输到进毒气室按时按点。甚至最可怕的是,把屠杀相关内容写入了法律和政府文件。要知道,法律和政府机关,也是现代化的产物。
一栋建筑,一张桌,有争论有谈笑有威胁有妥协,看起来只是一个平平无奇的会议,可内容是关于把整个种族快速灭绝的方法。作为人,我感到深深的恐惧和悲悯。太难受了,分了两次看完。也许整张桌子只有两三个人稍稍有些人性(不包括脸叔?这里他饰演的角色强调灭绝合法性,主张绝育灭族法,虽然不赞成屠杀,但也是毫无人性。他的方法短期看不残酷,然从人本角度长远来看是非常可怕的。其实他很帅......但因为角色我并不想夸他.....本脸吹都不想吹了,你就想想这片子有多残酷吧......)
一场蓄谋已久,盖棺已定的灭绝犹太人的秘密㊙️会议!法律在独裁面前,已无律法!人性在独裁面前,已然泯灭!在电影中,讲到一个故事:一个年轻人,当中年母亲去世时,竟无语凝噎;当中老年父亲去世时,竟潸然泪下,为什么?因为失去了憎恨的人,他的余生已无意义!真正让一个民族变强大的是你的敌人,而不是恐惧和屠杀!2020年庚子鼠年,愿中华民族在面对美帝国主义纸老虎围追堵截之时,越挫越勇,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努力!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革命尚未成功,吾辈仍需努力!
他们品美酒尝佳肴欣赏古典音乐,他们在谈笑风生间做出人类进入文明时代以来最臭名昭著令人发指的罪行。上千万人的命运就在一场与普通学术会议无异的环境里被决定被改写,纵然期间也有争吵,但也是业务实操上的分歧。不要再为那些所谓懦弱的知识分子辩护了,他们的理念和军官们是一致的。而当片尾呈现出与会者们的结局,你会感慨正义真的不会缺席吗?除了会议组织者艾希曼(《最终行动》讲述了他被摩萨德追捕的过程),大多数人都得以善终,并未受到对应的惩罚。
各个角色和片段都很入神。很多地方都倒回去再看、再听了。值得再看一遍。对万湖会议的有些描述,形容说“他们改变了人类历史”恐怕并不准确。他们更多只是被置入了一个容器之中,成为了一个通道。可叹。全片中最传神的,就是海德里希的那一句话——We can debate the "how", we can debate the "when", but we cannot debate the“if”。一言以蔽之,莫过于此。
非常牛逼的电影,全员演技炸裂,Colin Firth和Kenneth Branagh更是震撼。节奏控制,氛围塑造,声音运用,镜头控制都非常好,而且前后呼应。特别是万湖会议结束前大家表态时,镜头转了一圈的设置,太牛逼了,纪实感和阴谋感增加到最高点,背后冒冷汗的感觉立刻就出来了。不知道为什么没得什么奖。决定仔细了解一下二战,毕竟Colin Firth又在拍英国反抗纳粹故事之一的肉馅行动(Mincemeat)了
恶魔和恶魔的后代,拍给鱼肉看:我们在批判纳粹德国反人类的思想和行为,同时也在警示自己和世人,不要走上这条道路。 我只奇怪一点:为什么几个世纪以来,始终是恶魔和它的后代不断地向人们展示他们怎样拿起屠刀,又怎样虔诚的向那个完全不存在的主祈祷和赎罪?然后一遍遍的循环往复。 啊,最后我明白了,因为在它们眼里——你,始终就是鱼肉!
因为电影的收尾和舒伯特C大调弦乐五重奏第二乐章adagio而给四星!纳粹头目看到屋角一摞唱片,拿起一张喵了一眼,说了句:舒伯特弦乐五重奏第二乐章还是很美的……便离开登上自驾飞机离去。副手播放了这第二乐章,摇着头扔下一句:“我就是不喜欢舒伯特那种甜美的圆舞曲……”,登起油驴子“突突突的一溜烟的消失了……舒伯特的adagio确实很美……
可能是翻译的锅,当年第一次看的时候,并不是很吃的准这是精确的事实重现,甚至没意识到这就是万湖会议,而老肯扮演的会议主持人就是帝国保安总长海德里希,当时他的身份是波西米亚总督,离他被杀还有1百多天,甚至现在重看我也没意识到,他身边那位同样穿党卫队制服梳着分头的风度翩翩男子就是盖世太保头子缪勒,一度还以为是他边上那个胖子安排错了制服。
高分榜里筛来看的。一大帮熟脸室内剧。如果忽略这个会议执行的内容,和其他的项目会议也没什么区别,研究如何达到KPI。奥斯维辛的屠杀目的一直没明白,看了这些衣冠楚楚发型整齐的会议表决人的发言也还是没有明白,只能说我永远理解不了!片尾说明这些人几乎都在3年后被处死了,他们能预见自己的结局吗?或者在大环境下觉得自己参与的都是正确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