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勉强及格。前50分钟余少群的部分很好,剪辑有个很醒目的地方:一个镜头里人物向镜头走来,下一个镜头必定是人物背镜头而去,一来一去不停切换,恰似舞台上的出将入相。邱如白对梅兰芳一见倾心,抛家舍业追随,这份真爱让我想起迷恋艾比的时光,我看哭了,我没有这境界。余少群等一干角色的演绎方式,也带着陈凯歌一以贯之的风流秉性(前有《孩子王》后有《妖猫传》)。全片对京剧剧目的选择暗扣电影史,从《定军山》到《游龙戏凤》。换成黎明以后大失败,虽然故事不少,从梅孟之恋到美国扬名到抗敌罢演,但这些故事的内核,早在前50分钟已搬演、预告完毕,什么京剧艺术如枷锁,日军军官舍命维护之,对艺术家尊严的固守之类,没开辟出新局面,而且糟糕的是“规矩”的破坏,这导致梅兰芳蓄须的行为看起来如同儿戏。黎明扮相不好,全片配音唱戏也很廉价
3.5 本以为会是规规矩矩的传记片,没想到挺别致的。好玩在于梅兰芳并非中心,第一幕他是生机勃发少年郎,第二幕他成了傀儡,第三幕则变为圣人。除了开始算得主动者,其后戏剧性依次被摊到孟小冬、邱如白、田中隆一身上。借孟小冬说毁了孤独就毁了艺术家;寓示梅党的邱如白从新青年变到旧物遗老,恐惧疯狂不甘心;中二少年田中的下跪与自杀,立即架起梅兰芳的圣人塑像。孟、邱、田中,都是追星者的身份,追星者越疯魔,偶像越虚白。邱想借梅兰芳完成自我价值,末了叹偶像只想做个普通人。陈凯歌一生悬命不疯魔不成活,而此番疯的是众信徒:情人、梅党、粉丝。但细节可以再整整,配乐满过头了。黎明浮粉的脸在影片对梅兰芳虚浮幽灵的定位下显得倒也不那么糟。
7.前半段大呼过瘾,讲京剧的没有导演功底是拍不好看的,那场面调度看着真舒服。可越看到后面越觉得乏力,没有了《霸王别姬》的那种时代感(虽然霸王的主题更多表现出时代没落感,但梅兰芳的主题很大一部分也是基于京剧与时代的关系来的)。后半段更多偏向于一种扭扭捏捏的权力与身份的较劲,显得小气了。还有很大的问题就是同样是关于京剧的,很难不把张国荣和黎明的表演进行对比,后者显得相形见绌了。而孙红雷扮演的六爷也没有那种新式知识分子的气质,显得“土气”。较为出色的表演是扮演十三燕的王学圻。
深夜突然想起这个片子来,又找出来看,还是挺喜欢的。不明白怎么评价就这么低了。拿张国荣还有霸王别姬跟这个片子比完全是无意义的呀,评论让人看了头大。黎明的梅兰芳把那种温润感演出来了,就是差点灵气,不过也不碍事。一两个瞬间觉得黎明恍惚长得和现在发胖了的潘粤明很像。话说潘粤明也在里面演了,造型吓哭我。余少群还有王学圻不用说啊,就是好啊,特别好。后来看了配音,发现冬皇是王佩瑜配的音,我就说怎么那么好。片子五星可能是给不到了,四星我觉得还行,要求严格点的人,三星也是可以的。
三星半,陈凯歌真的很擅长拍半部好戏,《妖猫传》如此,《梅兰芳》也是这样,好像他的功力只能支撑他拍《百花深处》这样体量的短片,而且各方面都拿捏得极好,但一旦长度超过半小时他就开始泄气,形神涣散的那种。前一小半余少群演青年梅兰芳那段都特别好,包括和邱研究剧本中关于情绪的表达、和十三燕打擂台,都是一张一弛、详略得当。一换成黎明,从表演到剧本整个大变样,即便章子怡的演技已经隐约现出了宫二的范儿,也拯救不了和她对戏的黎明,再加上导演老婆可怕的演技,简直整段垮掉。
无论是个体的命运,还是时代的更迭,抑或是大背景下的小人物,陈凯歌都用了足够的笔墨渲染。每一位演员也都是个顶个的好,陈红、余少群、孙红雷…配角的形象也完全地立体起来了。最后说一下黎明,身形自然是不如年少的余少群那般婀娜了,所以前半部讲戏,后半部讲人。但黎明自身的气质和此是契合的,各种表情也到位。与其把这部电影和《霸王别姬》比,我倒是这部觉得好得多,和《钢琴家》很像。梅兰芳先生本身的历史意义就赋予了电影更为深刻的含义,格局更大些,我更为这部电影不值了。
1.什么是《贵妃醉酒》,失了宠的妃子,即便被打入冷宫,依旧是高贵、不可侵犯的。2.要想别人看的起你,你自个儿要看得起你自己,把自己当个人,是人就经的起花开花谢、起起伏伏;寂寞,成就了梅兰芳,他想做个凡人,或许,他一直都是个凡人。3.总想起《伶人往事》和wg。影片质感不错,但有几处让我出戏,谦谦公子,温润如玉。乱哄哄,你方唱罢我登场,反认他乡是故乡;甚荒唐,到头来都是为他人做嫁衣衣裳;荒凉、寂寞、孤独、回眸。
梅兰芳大师的名声如雷贯耳,可是一直没有去细细了解这个人物,直到看了这个电影,才去搜索关于他的一切。可无论是历史记载的他还是电影里的他,都是让人佩服、敬仰的艺术大师!(电影里超级喜欢的情节一个是十三爷去世,老北京那股铮铮的骨气,不丢一丝一毫的气度,真叫人着迷。还有是孟小东和福芝芳的见面,“他不是你的,也不是我的,是座的”,女人间的大度是少有的,不胜唏嘘。)
本片的意图很明显,陈导想要拍出超越《霸王别姬》的作品,只是珠玉在前,很难不把两部作品放在一起比较,而且前者是虚构,本片是史实,从这方面来看,本片就多了很多限制。前半段拍的很有趣味,新旧势力的交锋,即使不大懂京剧的人也能看的挺乐呵。但后半段就稍显平庸,比起有缺陷的程蝶衣,梅兰芳太过于完美,本片更像是一首关于他的赞歌,缺乏了波澜,显得过于扁平,略有遗憾。
青年部分很好,成年部分不行,主角被一众配角压戏是什么感觉?主要还是怪剧本,传记电影可能就这样吧,跟《霸王别姬》比就有点欺负人了,梅兰芳的故事本身就没有程蝶衣这个虚构的人物精彩,黎明没有张国荣那张扮上戏装就能忽略演技的脸,不怪他,但一上台就换替身,过分了吧?别说王学圻余少群,就是那位日本小军官都能给人印象深刻,三星给全体配角,点名余少群。
作为艺术大家,婉华不是个人的,所以邱三爷要辞官守护,所以孟小冬要忍痛离开,只有孤单才能让这份才华永恒;作为七尺男儿,兰芳不是随意践踏的,在台上他可能是个装腔作势的女人,在台下他一定是个铁骨铮铮的男人。影片分3章,新生力量,知己离去,不为所屈,第一章注重京剧的表演与内涵,后面注重剧情的走向,所以可能很多人更喜欢第一章中那种温柔温婉
十三燕和少年梅兰芳?,其他主演都表现一般。黎明的梅只有在灯光下好看,眼神里有光,其他时间很木哎。是不是角儿一定有人捧场!有权有势之人的资助。孙不够文气范反而很匪呀。总感觉后面平淡如水的剧情和主演,没故事吸引力和表现力。拍无聊了。片里最美的场景都是灯下,如果要和94年那部对比,很明显被秒掉了。
要不是强迫症,这电影我铁定看不下去剧情结构清晰,这可能是唯一优点,但更像是片段而不是延续的剧情,一个个情景随心所欲地叠加上去,到最后就摇摇欲坠剧情生硬外,演员表演也生硬,过于卖力,过犹不及塑造是伟人,而不是完人,如果不想直面伟人的阴暗面,至少可以选择忽略而不是美化,太过于美化就会失真而且做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