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恐怖  纪录片  爱情  血战  大陆  科幻  美女  入侵脑  阿凡达  坚如磐石 

完美第二对电影

 
电影译名: 其他人 / 所有其他 / 所有其他人 / 阿利·阿德恩 / Everyone Else
影片导演: 玛伦·阿德
豆瓣评分: 7.10
影片地区: 德国
影片类型: 剧情,爱情
上映年代: 2009
影片时长: 0
更新时间: 2018-01-31 22:03
浏览次数: 188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完美第二对电影演员名单
波奇特·密尼梅雅 , Lars Eidinger , Hans-Jochen Wagner
完美第二对电影简介及网友点评

◎译  名 

苏格拉底曾说:“未经审视的人生不值得度过。”显然,玛伦阿德要把这句至理名言送给恋爱中的男女。她这部探讨两性关系注重写实的作品乍看只有简单的两组人物,然而男女间的情感在她镜头里却复杂得像一个迷宫。男女二人一起享受着他们的夏日和假期,但似乎永远不能在《其他人》的家里抱个满怀。女主貌似十分清楚自己的感受,因此她要求对方也像她一样:简单而直率地对恨或者对爱作出回应。然而她似乎忘了男人与女人不是一组镜像,而是两种截然不同的生物。男人无法成为女人理想中的样子——变成一个女孩。或者说,女人之所以觉得男人懦弱是因为女人把男人当做了女人。于是在女人眼里,男人永远在用行动否定爱,而女人则永远在用行动确认爱。但在男人看来,其结果刚好相反。这一悖论在结尾恰恰以一种戏剧性的形式呈现出来,最终它被一种幽默感化解。

完美第二对剧照

小李推荐的,看的时候一直觉得说不上来哪儿像托尼厄德曼,其实我根本不太想得起来后者讲了什么,就自己分析是德国电影看太少了所以觉得像。结果一查还真是同一个导演。之前的评价“不太喜欢这种单一的叙事方式” 想来也还算适用,也许是这部比较短也许是我的观影能力有了变化,没有不太看得下去的感觉了,但也没有多喜欢,小李说两部她都喜欢,我觉得这可能就是业余观众和学电影的人的差别。沉浸式体验一对儿情侣的日常生活也算新鲜吧,把琐碎的日常和恋爱权力关系的角逐微妙变化体现得挺真实挺好的,不偏颇不夸张不隐瞒。但看完了得出的还是这就是为什么我不要恋爱关系的原因的结论。倒不是说他们的关系多么的不好,相反我觉得这段关系很宝贵,只是相互折磨和相互依靠的边界太难找了。另外就是这个中译名实在太狭隘和断章取义了吧,英文的好。

完美第二对剧照

很奇怪,看完竟留下相当惊恐的印象。和《现代离婚故事》一样是会耗尽观众情绪的电影,但却是以与前者相反(隔绝体验)的方式。电影不再是单一命题的解题过程或作者表达的传声筒,而仅仅是关乎情境。间离感打开了观看的单向透视镜,情境的建立调动观众的记忆与情绪,但呈现给观众的却是令人束手无策的残酷走向,这就是为什么超市那场戏女主角看似疯癫的表演,和男主强行将女主抛进泳池那场戏能造成如此强烈惊吓感的原因:观众的防御机制被无法插手的情境再次打破了(类似重历了自己的惨痛经验)。而这种情境即是爱情本身,同时隐含了情感的勒索与暴力、自大与亏欠、隐忍与牺牲。

完美第二对剧照

看完Toni Erdmann再回頭看同一導演的先作。相比較於Toni,明顯該片把真實影像的宗旨貫徹得更為徹底。人物設置特意地簡化,只聚焦在這對情侶之間的情感對峙張力上。總之觀影感受頗為複雜,有時候為極端現實的表現而嘆為觀止,有時候又不得不質疑真實電影是否需要冗悶得比現實生活更甚。此外表演太考驗了

看完ToniErdmann再回頭看同一導演的先作。相比較於Toni,明顯該片把真實影像的宗旨貫徹得更為徹底。人物設置特意地簡化,只聚焦在這對情侶之間的情感對峙張力上。總之觀影感受頗為複雜,有時候為極端現實的表現而嘆為觀止,有時候又不得不質疑真實電影是否需要冗悶得比現實生活更甚。此外表演太考驗了

玛伦·阿德21世纪版[婚姻生活]的[别人家]把重点放在了这段感情中的meta部分。男女二人都清楚感情需要维护,于是都在时时拿自己和别人比较,把自己代入传统男女关系的角色里。这样彼此投射的轮回游戏让整段关系显得动态而有趣。但她的镜头里落脚太实细节太多,忘了留些空白来呼吸,单靠演员才真正撑起来

如果没有最后十几分钟的戏份,我会给他们的情感关系下不平等和畸形的定义。还好发现这么说真是太片面和狭隘了。大多数表面上看去只有女主对失落男主的百般讨好和容忍,但男主对女主何尝不是呢,他也容忍了女主的傻瓜单纯和瞎胡闹。片子用有限的空间和事件却营造了情侣之间最纠缠复杂却实在的关系 7.5

和Toni Erdmann一样,好的是马伦阿德特有的幽默,自然,和对人与人之间微妙博弈的精准拿捏;差的是有时候剧情推展有点forceful和lumpy。但是总体比Toni E好,更自然。两对情侣第一次吃饭、和男女主之间那种“你买这个干嘛”或“你挺好啊但其实这点不好”那种拉锯,最好

我不愛你了。我真的不愛你了嗎?呼應頭尾的先說後體會,再看著口說相愛實質卻分裂的另一對,透過事件大量對白看出兩人愛情的差異,男主渴望的大夢,女主渴望的清淡,塗掉口紅、拒絕朋友、跳出窗外、假裝死亡。在男性主導社交上,誰又知道女性心聲。如關掉的音樂,沒有選擇的權利。女主瘋癲裹藏演技驚艷

情人之间各种复杂的情绪刻画得非常真实,小打小闹分分合合,非常难得地没有任何狗血情节。同样虽然基本上都是男女主角的戏,却也没有话痨,而是采用大段留白手法,通过两人表情的微妙变化让观众自己揣摩,最精彩的是带汉斯夫妇到二楼放音乐的静止镜头,旋律、歌词与电影、人物、故事的契合性达到完美。

如果没有最后十几分钟的戏份,我会给他们的情感关系下不平等和畸形的定义。还好发现这么说真是太片面和狭隘了。大多数表面上看去只有女主对失落男主的百般讨好和容忍,但男主对女主何尝不是呢,他也容忍了女主的傻瓜单纯和瞎胡闹。片子用有限的空间和事件却营造了情侣之间最纠缠复杂却实在的关系7.5

和ToniErdmann一样,好的是马伦阿德特有的幽默,自然,和对人与人之间微妙博弈的精准拿捏;差的是有时候剧情推展有点forceful和lumpy。但是总体比ToniE好,更自然。两对情侣第一次吃饭、和男女主之间那种“你买这个干嘛”或“你挺好啊但其实这点不好”那种拉锯,最好

柏林学派最佳作品。如果说电影应该接近生活,那么该片比很多新现实主义电影更接近生活,利用有限的情节空间精准表现角色在恋爱关系中的密切变化,性格刻画尤其到位。如果把导演姓名换成侯麦,估计该片分数会高很多,而事实上本片对白和留白的恰当控制使得影片甚至摆脱了侯麦电影的某些弊端。

更多>同类高分电影推荐
听见寂静 窈窕马戏 安塞姆·基弗:流年之声 红男爵 裸露在狼群 斯大林格勒 云图 原罪
0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