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主演:María Valverde / Juan Diego Botto / Ivana Baquero
导演:Marie Noelle / Peter Sehr
语言:法语 / 西班牙语
地区: 德国 / 西班牙 / 法国
编剧:Marie Noelle
类型:剧情 / 历史
上映时间:2009-01-16
别名:Femme de l'anarchiste, La / Frau des Anarchisten, Die / Mujer del anarquista, La
用户标签:西班牙,战争,西班牙电影,爱情,MaríaValverde,剧情,2009,法国
片长:USA: 112 分钟(Sundance Film Festival)
imdb编号:tt0962709
1937年,马德里,西班牙内战如火如荼,年富力强的男人不是战死前线,就是深陷牢笼,流亡异国反而成了最好的归宿。胡斯托(Juan Diego Botto)原本是律师行里一颗冉冉升起的新星,和年轻的妻子曼纽艾拉(María Valverde)生活美满。战争摧毁了他们的幸福,胡斯托弃法从戎,加入了共和军,一面抵抗佛朗哥的武装叛乱,一面利用反法西斯电台“解放之声”宣传革命。妻子则带着年幼的女儿帕洛玛和儿子拉斐尔四处躲藏,逃避敌人的恐吓,可拉斐尔还是不幸夭折了。二战的烽火跟着内战席卷而来,西班牙的苦难在继续。胡斯托被驱逐出国,他的家在轰炸中化为灰烬,当女儿帕洛玛(Ivana Baquero)都已从顽童长成亭亭少女,他仍然下落不明。曼纽艾拉怀着丈夫一定活在人间的信念,带着女儿在战火硝烟里流浪,直至和平来临。直到60年代的某一天,曼纽艾拉在杂志上看到一帧集中营囚犯的合影,胡斯托身在其中。多年的等待有了结果,团聚也许就近在咫尺。。。
风格有点像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从一个战士的妻子的角度来反应战争,我想说不管为了什么主义,都不应该以抛弃家庭为代价。战争带给人们的创伤无法抹去,我们大都记住了胜利者的名字,可是在西班牙反对福郎哥独裁的斗争中,虽然失败了,但是自然有很多英雄的名字和故事值得传颂
即使不懂西班牙内战,不懂弗朗哥,不懂当时世界上两个极左和极右思潮在西班牙这个国度的撕扯,也不影响去了解这个家庭~从电影的叙事来看,更好像女儿的一种独白,也正是因为这种独白或者说导演对整个故事把控的不当。使得这个故事没有起伏和高潮,更似一个流水账一般~
看过很多西班牙内战题材的电影,这一部是令我感触最深的一部,所谓“为革命理想而奋斗”的理念拆散了多少个原本美满的家庭,妻子盼了那么多年盼回来的却是一个已经被战争和政治迫害折磨得不成样子的男人,夫妻间的爱情,只不过是“回不来的过去”和“望不到的未来”~
每个人都好忙,就是不知道在忙些什么,各种坑都挖着挖着也都不管了。对西班牙内战和弗朗哥的批判苍白无力和儿戏化,片尾却又高呼民主自由万岁,宛如精神致胜法。西班牙的名猪不是这帮无政府主义者讨来的,是弗朗哥给的。
“妈妈再也没有回到西班牙,她的家就在她生命中真爱的地方,我的父亲。”Freedom,Equality,and Justice.说一个私人感受,Nina·Hoss卷曲蓬松的黄发能带给我很大的安全感。
首映在2008年德国。。。看的时候以为是上世纪80年代的电影。。。剧情过于松散缺乏连贯性主题目的是很赞的不必要的细节太多容易走神且本身叙述性也有些问题反复倒退重复看好几次才完全明白
情节有点松散,但是女主角太美了!居然就是裂缝的西班牙小公主,怪不得那么眼熟。女儿是潘神迷宫的小演员,两个人在一起恍惚间还觉得是妈妈更年轻,囧!
多灾多难的人类,不是天灾,就是人祸。1978年,西班牙颁布了民主宪法,实现了抵抗者为之争取的“自由、平等和公正”,成为了一个自由的国度。
欧洲人的革命都点到即止,错了就改,过了就是阳光,怎么就受苏维埃思想浸淫的,跟伊斯兰一样,几十年的换不过来,要一个接一个朝代的去熬啊
自由,不是你温饱过后可以随意更换领结的衣服。公平,不是你所拥有的财富真的神圣不可分割。正义,不是你成为家长,就不能被反抗。
不知道是不是自己看的不是原版,用感觉节奏太快,还没从上一个场景出来就到了下一个场景。剧情还有点跳,我看的怕不是个假电影。
看过的第n部有关西班牙内战的片子,他们对这个这场死了50万人的战争 不停地反思,而我们对那些死了上千万人的灾难保持着沉默
【?无政府主义者的妻子】女主有点美[色]至于剧情吧,本来我是偏爱战争题材片子的,可这部吧,我实在有些摸不到头脑[冷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