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译 名
7/10。无赖文人是光彩易逝的樱桃,贤惠妻子是坚韧不拔的蒲公英。开场铁转轮的童年游戏给大谷定了下地狱的宿命,但原著不是一个拯救堕落丈夫的苦情剧,大谷和作者本人一样具有复杂性:黑夜抢了钱就跑的蒙太奇后,妻子听完店老板夫妇的回述因为丈夫的荒唐行径而忍俊不禁,平时外出鬼混闹出殉情丑闻还使得妻子委身于成为律师的前男友,但佐知年轻时偷围巾遭遇拘捕被大谷解围,电影增加这一原著没有的桥段,加深了丈夫形象的人格分裂(既是一次给百元的大顾客也是吃饭赖账的强盗,既是渣男也有对妻子温柔过,行为恶劣却已精神错乱)。妻子从招揽美国大兵的站街女那买口红的改编,大概是体现战后贫瘠中女性的美丽奋斗,但电影中大谷和情人做爱、木盆中佐知和儿子赤裸洗澡的挑逗性场面,无助于表达原著的复杂性,结尾勇敢活下来的开放情感也没有原著有感染力。
看完电影后又看了遍原作,从改编的角度来说,已经非常完美了,不愧是纪念太宰治诞生110周年的特别制作。无论从对原作精神的尊重和领会,还是对世情的把握上来说,分寸都拿捏得刚刚好。演员也很棒,特别广末凉子出场时那个扮相,刹那让我想起山崎富荣来。然而,太宰治的原作虽只是个短篇,情节少得多,但仍有电影无可超越之处,那就是直截了当的残酷性,特别针对女性,这种残酷是直接切入身体的。这让作品看上去很有存在主义的意味,即存在本身是无理可讲的,没有逻辑的。而小说里夫人被奸污的情节在电影中改成了被爱和追求,并且还额外加上了主动与前男友发生关系这一部分,看上去更合乎现代女性自主生存的原则,也更贴合时代标准。但实际上却减弱了女性的宿命感和存在的堕落必然性。而这些东西,太宰治三言两语一个情节就表现出来了。
冲着凉子姐的激情戏来看的对她的戏份也是相当满意了虽然尺度木有期待的那样大哈哈私以为本片的女权意义大于一切非常反叛男权社会对于一切的定义个人很喜欢影片略带清冷无力的气息可能是战后的日本所特有的东西浅野忠信和松隆子对各自角色的诠释非常到位一个迷失一个坚韧强大的创作阵容啊本片是为纪念原作太宰治而作的里面还融入了作家相约情人一起殉情的真实经历只不过在现实中作家被救活而情人真的死去在电影里确是两人均得救心想为什么我们的文学早期教育那么推崇川端康成而在规避太宰治和三岛由纪夫想必是主流文化认为一个软弱无力招蜂引蝶自杀五次人间失格一个性倒错假面自白也以自杀了结实在木有川端的温和健康符合和谐社会对人民群众的道德情操要求吧
五星给我爱的太宰治!原本是想找什么影响三观的电影,偶然看到“每次看完这个我能贤良淑德一个月”后,才跑去看这部电影。一开始并不知道这是关于太宰的。美知子与太宰之间的爱,正是那句“不管承认与否”吧。美知子说“这是不能告诉别人的”时,我的心咯噔一下,仿佛他们会从此陌路。太谷的手剧烈抖动时,我知道他是爱美知的,也许是因为从小的经历,让他觉得他从未拥有什么,所以他也很害怕失去美知。太宰的一生那么短暂,那么痛苦。没有第二个人能对你的经历感同身受。我把佐知称为美知,只是一种不知名的情绪。希望太宰新的生命的延续对他来说不再是痛苦,希望他会一直幸福,就算不敏感,就算默默无闻。
观影前不做功课,固然经常会踩雷,但惊喜也是不少呢!本片就是由根岸导演给出的一个大惊喜,能把太宰治的作品拍出那种无赖派文人的韵味,这水平也没谁了。男女主角得奖实至名归,松隆子表现出日本女性的坚强,隐忍,聪慧,为自己所爱的人付出所有,对生活的要求却只是,活着就好了。是因为战争过去,对未来的冀望,还是对家庭和孩子的不舍,或是对小酒馆里喜欢她的顾客的留恋?浅野来演这个角色太适合他了,也算是他演技的巅峰了吧,因为他其他的角色我一个都不喜欢。其他演员也出色,尤其是小酒馆老板,最佳配角。熟悉的脸孔太多了,深夜食堂里经常出现的宇野又来演酒客了,很生动。最近看到少有的好电影!
又名《独立女人嫁给懦弱多情的文艺渣男的婚后生活》,我为你付出一切你却和别的女人殉情?太宰治生活的年代带着压抑的滤镜,男人萎靡而女人独立,民族性的信仰缺失,怀疑自我也怀疑活着本身,却又在垂死边缘被软弱和生欲拯救,最后只能从伤害和愧疚中索取安全感。这不是一个传统的吃着碗里的看着锅里的的朝三暮四的渣男故事,主角本身和太宰治一样,谁也不爱又或者只爱自己。ps:再次印证无论哪个国家哪个年代,文艺渣男都是不安分的存在,他们爱鲜活的女人,但他们更爱自己。
看了一下午太宰治的八卦,回来看了这部电影,不知是前些日子看的小说《维荣之妻》本就写的碎片化还是我记忆退化记不起来了,感觉剧情上电影比小说要系统、圆满多了,电影中后段我竟都不记得在小说里有看到过。电影把二战后日本人民的贫穷破落和美国大兵占有日本女人现象这些背景都勾连出来了,而读小说时是感觉不到这个背景的。不过毕竟是日本电影,而且是原著太宰治的日本电影,加上文化不通,有些对话还是没看明白。总体三星半。松隆子年轻时候真好看,有当年的港姐风范~
我下的版本太不清晰了,而且刚好凉子姐姐床戏那段没字幕。单细胞观众很容易给这些角色打标签:渣男、渣男2号、渣男3号(也可以是富二代)、小三、逆来顺受的原配……其实“逆来顺受的原配”对丈夫、对其他人根本没那么高的期待,能活下去就很开心了。所以最开始听人说丈夫抢钱的过程,她都会笑出来;后面警察讲殉情的事,她get到的重点也是丈夫没死成。一个人就是单纯希望另一个人开心地活下去,不行吗?这不是爱吗?
《維庸之妻》、《燈籠》、《蟋蟀》、《櫻桃》,太宰治筆下幾個毫不相干、主題不同、人物不同、意境亦不同的短篇被貪心、欠考慮、生拉硬拽地強行糅合在一起,編劇及導演不僅完全沒有理解太宰小說的精神內核,更憑藉著糟糕的理解力與感悟力將人物隨心所欲地塑造成了一個個精神分裂、不倫不類、沒有血肉與靈魂的四不像,典型的東施效顰、畫虎不成反類犬,水準頗高的美術攝影和配樂、松隆子、淺野忠信和廣末涼子也救不回來啊。
这部电影不仅仅是在翻拍《维庸之妻》而是将其混合,形成了《维庸之妻》+太宰治+《樱桃》(殉情那段是太宰治、樱桃只有片段)。此改编,是否讨喜、符合太宰治原意,评判交由观者来定。值得一提的是在太宰故事里,男主人公大多懦弱逃避而女主人公则自强不屈。回到这部影片,没有多复杂,一片叶入水,顺其自然。“不是人也没关系,只要我们活着就行啦”,这句话里有多绝望就有多么充满希望。P.S. 松隆子!加分!
大谷,一面追求作为作家的“孤独的死人”状态,又一面渴求俗世身体的慰藉。因此他只能不断地向佐知索求,但他的索求又是以伤害的方式进行。对于大谷来说,佐知“活着”的意义甚于妻子身份本身。但佐知没有选择,她显然是无法走进大谷的灵魂,但她爱大谷的俗世身体,承负他的罪,甚至主动为他堕落。大谷的觉悟过程,是佐知灵魂以及身体受伤害的过程,在这个意义上,这蒲公英般的坚韧的内里是多么的伤痕累累。
为了松隆子,为了太宰治里我最爱的一篇加了很多大谷/太宰治的戏份,整体的氛围比原作柔和不少,由于之前的铺垫,最后的《樱桃》也不突兀,比原著丰满,虽然总体的中心已经不一样了,也许更好,但我不是太喜欢(虽然我更喜欢辛辣的原作,还有更犀利的女主角。妻夫木聪的角色比起原著来讲,真善美许多(像周冲),有些遗憾,又觉得不错。(这么一说才发现电影版的人物关系或性格有那么一丢丢像雷雨)
太宰治真是气skr人,无论什么时候都觉得他是个渣男,但是就像他说的那样他总是散发着魅力,现在有点好奇他身边所发生的事情诶。聪聪好可爱啊,喜欢上已婚女人也觉得他帅得不行,不行不行以后千万不要找长的帅的人演负面角色,很容易影响三观的。虽然看过小说,但是好像忘的差不多了,又感觉剧情好像也不太一样,昨天也应该先看这个再看小栗旬的人间失格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