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恐怖  纪录片  爱情  血战  大陆  科幻  美女  入侵脑  阿凡达  坚如磐石 

恋上哲学家电影

 
电影译名: Lou Andreas-salomé: Wie Ich Dich Liebe, Rätselleben / In Love with Lou - A Philosopher's Life
影片导演: 考度拉·卡布里茨-珀斯特
豆瓣评分: 7.60
影片地区: 德国
影片类型: 剧情,爱情,传记
上映年代: 2016
影片时长: 113
更新时间: 2018-01-07 22:13
浏览次数: 526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恋上哲学家电影演员名单
妮可·黑斯特斯 , 凯塔琳娜·洛伦茨 , 丽芙·丽莎·弗赖斯 , 海伦娜·皮斯克 , 马蒂亚斯·李尔 , 卡塔琳娜·舒特勒 , 菲利普·豪斯 , 亚历山大·吉尔 , 朱利叶斯·费梅尔 , 梅拉布·尼尼泽 , 彼得·西蒙尼舍克 , 佩特拉·莫泽 , 丹尼尔·施特雷塞尔 , 马塞尔·亨瑟玛 , 哈拉尔德·施罗特 , 玛格达莱娜·克隆施拉格 , 鲁思·赖内克 , 卡尔·阿克利特纳
恋上哲学家电影简介及网友点评

主演:妮可·黑斯特斯 / 凯塔琳娜·洛伦茨 / 丽芙·丽莎·弗赖斯 / 海伦娜·皮斯克 / 马蒂亚斯·李尔 / 卡塔琳娜·舒特勒 / 菲利普·豪斯 / 亚历山大·吉尔 / 朱利叶斯·费梅尔 / 梅拉布·尼尼泽 / 彼得·西蒙尼舍克 / 佩特拉·莫泽 / 丹尼尔·施特雷塞尔 / 马塞尔·亨瑟玛 / 哈拉尔德·施罗特 / 玛格达莱娜·克隆施拉格 / 鲁思·赖内克 / 卡尔·阿克利特纳
导演:考度拉·卡布里茨-珀斯特
语言:德语 / 意大利语 / 俄语
地区: 德国 / 奥地利 / 意大利 / 瑞士
编剧:考度拉·卡布里茨-珀斯特 / 苏珊娜·赫特尔
类型:剧情 / 爱情 / 传记
上映时间:2016-06-11(上海电影节) / 2016-06-30(德国)
别名:Lou Andreas-salomé: Wie Ich Dich Liebe, Rätselleben / In Love with Lou - A Philosopher's Life
用户标签:传记,德国,哲学,女性,文艺,2016,女权,奥地利
片长:113分钟
imdb编号:tt4976588

俄裔哲学家、心理学家露·安德烈亚斯-莎乐美寡居在纳粹德国,一位年轻学者的到访令她回想起自己的过往,圣彼得堡的求学生涯、青年时期的成就与爱情一一浮现在眼前。本片是哲学家莎乐美的传记电影,用交叉剪辑的方式将她生命中最重要也最富传奇色彩的三个时段呈现出来,连接这些片段的线索则是明信片,角色被放置于静态的景物和人物之间,宛若行在画中。

就是对几位男伴的描绘有些单薄,并没有为我们展示疯狂的尼采,才华横溢的里尔克,聪明睿智的弗洛伊德......这可能算是一个小小的遗憾。多一些他们哲学观点上的交辩就更好了。在形式上,明信片转场既表现出了莎乐美在欧洲广泛游历,也展现了莎乐美思想的超前。精致的美术灯光,向我们展现了那个时代的气息。莎乐美与时代的格格不入,和男伴的情感纠葛,都得到了完美的展现。几场淋雨的戏表达了莎乐美思想和情感的释放。最后,莎乐美说完“美好的生活不是被给予的,而是靠偷”,目光转向摄影机,仿佛杀人回忆结局,在与观众交流。

恋上哲学家剧照

在里尔克身上看到女性的元素,里尔克给了莎乐美初次的灵肉合一的性爱。就灵肉合一而言,肉欲不消说,凡有性能力的非性冷淡者,都可以达到,这几乎没什么太大的技术难度,大多数人都可以得到,但灵魂合一却需要高度契合,大多数人都达不到。要求思想深度、准确、快速感应,同时在对方的眼里看到自己。这需要什么?看完电影我在想,两性灵魂契合的两个因素:1 双方在对方身上找到同性的影子 2 不是强强联合而是互补关系 恋母者与关爱柔软的强大者 恋父者与崇尚暴力的柔软者 等等 。而我,可能需要一个尼采化的里尔克。

恋上哲学家剧照

只看了开头,觉得拍得特别好,拍出了人生的真实本底,并不是一味追求所谓艺术感电影。看到老年女主的第一眼,突然理解了一个人的青年与老年似的。理解了在其他方面有卓越成就(比如哲学、科学,等等)的人,在爱情(性)方面其实也是常人,像普通人一样,有自己个性的需求,但又不超出常见的范围。(突然如此透彻,大概刚喝了杯浓咖啡的缘故,感触敏锐)。此外,女主穿着收腰宽袖长裙的背影真是美(9分钟)。第三,8分钟时,内向粉丝男,大胆邀约女主的片段,拍得好细腻,台词好到位,拍出了两个活生生的人。

恋上哲学家剧照

4.5。四平八稳的叙事风格,还有明信片作为插叙的转换场景的点子很巧妙。作为一部传记电影,故事讲的不枯燥,主角的性格塑造十分形象,思想的转换过程也可以很清晰地看到,仿佛在陪着主角一起成长。主角在那个时代就有的先进思想在现在看来依旧对我有所感触……但是缺点也有:1.影片对主角的哲思体现过少,前期还有概括主角哲学观点的台词,后半段基本没有了。不过毕竟是讲故事,把大部分笔墨放在主角的经历(谈恋爱)上是可以理解的。2.结尾有点潦草关于主角与弗洛伊德的关系也介绍略少。

恋上哲学家剧照

1. 标题翻译很糟糕,她终其一生都想要掌控自己的主体性,为什么要把她变成男人的客体?得到所有声名显赫的男人的青睐,这在别人眼中或许是幸运,对她而言,女性身份却是她一生都不得不努力挣脱的枷锁。2. 中文字幕不太行。3. 尼采明明是羞怯到求婚都要托人代而从之,电影里油腻感却溢出屏幕,这个我很不满。和里尔克的那一段感情很戳中我,“温柔”常被当作女性气质,但温柔明明没有性别界限,温柔的人都挺美好的。4. 深度不够,结尾很突兀。因为喜欢这个题材所以多给一分。

恋上哲学家剧照

水水的莎乐美的一生,主要是通过她不同时期的男人作为线索展开,角度略肤浅。一个不折不扣的女权主义者,一辈子都在追求自由,也在为追求自由的代价买单。印象深刻的是,她和尼采初相见时,尼采的一句骚话:“我们注定从天上下凡来世间相遇缠绵”。啊!这可不就是我的菜吗!还有晚年她的那句:“快乐只是一种短暂的快感而已,只是一种神经突触的刺激”,怎么会有如此冷血又理性的女子。雌雄同体,有才华,有原则,叫人怎能不爱呢……

在那个年代,决心不做笼中鸟比想象中更为艰难。不婚主义无意是异类,她拒绝了每一个试图禁锢她的,响当当的名字,即使是对面是尼采也不为所动,却把真爱付给了对她说“我欣赏你男性气质,可以补充我的诗歌里的柔情”,被她评价为“有女性气质”的里克尔。访谈的年轻人问莎乐美,里克尔是不是娘,年老的莎乐美告诉他:每个人的内心中都应该有异性的一面。她用一生贯彻了自己的主张,她的确没有做笼中鸟,她自己就是一段传奇。

家庭原因加上女主对哲学的学习使她看得通透,对生活对婚姻。坚持自己的原则也确实吓跑了很多男士,即使真的爱过,其实觉得自己和女主有点像,当然自己谈不上什么哲学修养,倒是吓跑了很多男生这点相似,很佩服她却也替她惋惜。性别原因让她遭遇了许多不公,但也正因为如此才能成为厉害的哲学家。(尼采真的太蠢了,跟她的妹妹一样自以为是,感情中只想着得到回报,与女主的感情是不平等的

影片中出现的多数男人有一个说不上来的相似点…这部片子吸引我的可能是人物的性格和哲学思想吧。女主想要突破道德规范,学习知识,结交朋友,活得很自由。年轻人最后问她幸福吗?她说幸福只是一瞬的满足。这让我觉得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幸福,并没有参考答案。可惜结尾有点仓促了,故事也有点散。“外表的魅力无法通往思想的魅力,思想的魅力却能带来外表的魅力”讲得好。

哲学老师推荐的电影。可以说是自传吧,沙美乐和哲学家们的一生的情感纠缠。基洛特,尼采,保罗,安德烈亚斯,里尔克。后面还涉及到精神分析学家弗洛伊德。19世纪的欧洲对女性偏见很大,但独立自由的女性思想,让众多哲学家为她着迷。现在又何尝不是一样呢?借用片尾说的一句话来作为结尾吧,“当你得不到理想生活时,盗取它!”(注:沙美乐,积极自恋理论)

莎乐美的人生,太强悍了。作为女哲学家的一生,学术成就和情感世界都是令人震惊的。莎乐美一生都在践行自由意志,自己的人生自己牢牢掌控,即使在最热烈最激情的时候也超级理性。她承认她一生只爱过一个人——里尔克,可是她却拒绝了他的求婚,对里尔克来说,太残忍了,对她自己来说,她获得了不被爱情左右的自由意志,对观众来说,太遗憾了,遗憾死了。

尼采,里尔克,弗洛伊德,…这都是些什么人哪,为她着迷,疯狂。她喜欢在雨里奔走,急促的雨点洒落在她衣服上,闪闪发亮。喜极畅怀,痛快淋漓。那欢簇的雨之交响,像是神谕,从天而降的恩典。只为她倾覆,为她癫狂,一场爱的暴动与浸礼。好爱她年老的模样——苍苍白发,目光炯然,内心宁静,笑容恬淡,话语纯澈。一颗颗星辰坠落在湖底,美极了。

是父亲的那句“成为你梦想成为的样子”这句话让露更坚定自己的内心。自由与独立是她想要的。
在当时,女人追求学习出轨不结婚不生育每一点都是社会不能容忍的。
当她的“上帝”消失的那一刻起,她就是她自己的一切。她的一生都在抨击“向来如此”,她用自己的行动来证明,女人可以过上她想过的生活。
所以,她的一生都是充满吸引力的。

更多>同类高分电影推荐
听见寂静 窈窕马戏 安塞姆·基弗:流年之声 红男爵 裸露在狼群 斯大林格勒 云图 原罪
0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