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你的邻居是纳粹!你的邻居是纳粹!……”
美国克利夫兰一名退休祖父被遣送至以色列接受审判,他被指控是臭名昭著的纳粹死亡集中营守卫“恐怖伊凡”。
627记。其实此人在以色列被宣判释放,以色列人应为此自豪。正巧光荣之路都在讲审判,那是1916 这场所谓审判其实只是个过场,而本质是杀鸡儆猴是个人怨愤发泄是官场险恶阴谋,它是权力直接导致的冤屈,所以主角说“身为人可耻”,在零年1945记包括丘吉尔等巨头都认为对待纳粹,没有必要什么军事法庭,应该就地正法,所以除了纽伦堡认真在审,其余都是过场,书内评这极大地损害了社会的法治公信力。所以到了1988年,这个疑似纳粹可以带着几乎一国人的愤怒而因证据不足释放,有这样的公权力,是一种进步。其实照片中的人就是他,这个案子与其来讲是对纳粹的审判,不如说是天意对时代法治观念的一种考验。第二点想讲的就是投机,行恶没有底线只要时势需要,一个亲纳粹者可以战后转身嫁给犹太人,集中营操作员可以转身成慈父,和平掩饰了太多
侧重点不是案件本身,而是不同的人对案件的行为和认知。为金钱和名声给德米扬鲁克辩护的犹太律师,他没有通过“你是否真正认为德米扬鲁克无罪”的测谎,但是律师拥有为任何一个人辩护的权力,他受人唾弃甚至冒生命危险在职又何尝不是一种勇气?以色列人民及受害者们急着伸张正义,却因为极端的民族主义情绪,严重威胁到辩方的人身安全——对律师家属进行死亡威胁、害依旦自杀身亡、将硫酸泼向谢菲特致使他左眼只剩5%的视力。这才不是正派,真正的正派不曾令人畏惧。当看到德米扬鲁克在庭审时的神情和举动时,我相信一切对任何人来说都已经不言自明,可惜这几番折腾直到多年后才给他定了罪。尽管被定罪时的伊凡已是一位垂暮老者,但他最终也未能逃脱法律的制裁。这下我们有理由荡气回肠地相信正义会迟到但永远不会缺席了,但到了最后一集,一切又被推翻
不说案子,就说片子,典型 Netflix 注水风格,120 分钟讲清楚的事拍成 240 分钟,信息量之低令人恼火,前两集 90 分钟,就是不停地兜圈子煽动情绪。诉讼焦点和本片宣传点明显是「这个人是不是伊凡」,而不是「伊凡做过什么灭绝人性的事」,一个有常识的人知道 holocaust 是怎么回事,我感兴趣的是双方如何证明这个人是或不是那个战犯。因此看得很憋屈,一直在顾左右而言他。对于检方,犹太人被惨无人道地对待,OK,有个叫伊凡的看守尤其残忍,OK,无可反驳,但是如何证明这个历史人物就是被告席上这一位?对于辩方,如果说他不是伊凡,那么最直接的不就是拿出不在场证明吗?用人证物证证明他那些年在哪里、干了什么,不就得了吗?这么简单的问题,直到第 4 集才提到,活把人急死。后两集总算扳回一点水准
想着他极大程度就是Ivan the terrible 坐在被告席上 面无表情甚至内心得意地看着那些从史上最残暴最令人绝望的地狱里幸存的人作出他们的证言 伸出沾满85万人鲜血的手表达伪善 我就内心翻腾恶心 最令人不寒而栗的还是他的孙子不管他过去做了什么 这不是我关注的 重点是在那个情境下那是人们唯一能做的 你在说的是残忍割下犹太人的鼻子耳朵乳房和身上的肉是他唯一能做的吗 辗转三个集中营施暴是他不得已的选择?我们一定要让世人知道 犯下恶行 是一定不会逃脱的 即使91岁 中间反复反转 一位律师被开除一位律师受压自杀一位律师被泼硫酸 现实确实比剧惊人 (最后一集They‘re not Nazis,because we needed them. sick!为了反gong而包庇纳粹分子让人好无力
拍得超级好,尤其是最后一集。创作人很会“煽情”, but it has to be. 就像以色列检方最后讲的那个故事, “in German, we have our documents. But this is the country of the Jews. Your survivors are the people you believe.” 其实这是一场不会有happy ending的审判,就像其中一个平凡美国人提起的father of NASA的故事,最后也只能耸耸肩说it’s all a matter of perspective, isn’t it? 当人类在本应明显的对与错面前却无法抉择,所谓人类复杂性,其实也只是一种无奈和逃避。这不是一种指责,因为我们都没有答案
这些在战争年代突破人类道德底线的人,似乎没有丝毫的同情心。有些士兵还会说我只是服从命令,少数士兵会承认自己做错了,但大多数,尤其是大多数纳粹分子,在战争结束没有任何悔改之意。“人的处境对个人行为的影响远远超出我们的想象”那是整个时代的错误。是累积式激进下的犯罪。他的家人说五十多年过去了,你们还要抓住不放到什么时候?我想抓住不放,并不是以咒骂、唾弃他们为最终目的,而是给所有在holocaust失去生命的人的一个交代,而是给后世的惊醒,而是反思、审慎。最后的部分针对所谓“goodnazis”讨论让人一凛,“let speaking nazis lie”到底是谁在装作视而不见?又是谁在漠视伤者的痛苦而只为国家利益抛弃人类道德?不言而喻吧。
1.人性的分裂,人心的坚韧,施害者和受害者在经历极其残酷的事件中,为了生存都在不同程度上给自己戴上了伪装的面具。所以以色列的审判是主观人性的审判。2.不同审判地点,在审判战犯时的标准是不同的,真相,即事实是什么?取决于讨论的议题:约翰是不是伊凡雷帝 或 约翰是不是集中营虐杀犹太人的战犯。以色列二审直接判无罪实在太过于武断。真相不会变,变的是历史环境和政治背景。3.最后女执法员的话是关键,不管事情过去多久,也不管你此刻是不是好人,此刻的审判影响着未来的犯罪者。/ 格局很大,美国对纳粹的放任和利用也助长了新兴纳粹主义的气焰,是近期看过比较好的纪录片。
我个人觉得他就是Ivan the Terrible,他家里人也明白,否则最后他孙子出来说的那番“所有人那时候都为了活下去做了他需要做的”鬼话没法理解,在我看来基本上承认了,至少他这祖父双手应该是沾有无辜人的鲜血。以色列律师真的是油腻而张狂。最后十五分钟好歹上升到了一个更应该去思考的角度:到底是谁包庇了这些人。还有更不能理解的是一部分人表达的观点:“都过去几十年了,他这些年一直是个好人,之前做过什么重要么?”你说呢,杀人就是杀人,作恶就是作恶,尤其集中营刽子手这种毫无辩解的没人性行为,当几年好人就可以一笔勾销了?!这思路也太有问题了吧。
对于当事人是否就是恐怖伊凡我在前两集还无法判断,毕竟事件确实存在多种可能,直到第三集开篇,证人描述为什么在四十年前给出亲手杀死伊凡的证词时,一直面无表情的被告笑着说证人在撒谎。至此我确信他就是恐怖伊凡。如果是误认,他本应无法对当时发生的事情做判断,而幸存者将自己塑造成英雄是至此最令我信服的证词,是完全不可能被谴责纳粹暴行的舆论长时间影响的思维。虽然底层纳粹和犹太人都是受害者,但如果这样残忍的历史都可以被原谅,那人性是否还有底线呢?大部分人不过是像美国移民局那样事不关己讳莫如深,在利益面前,道德有无数种解释。
集集反转实在是太折磨(累)人了。吸纳战败国人员为本国工业建设撒下极右新纳粹的种,这几天读到关于大屠杀的几个事件中其中西西里远征屠杀雅典人杀三千战俘后面两三万杀不动了放回去了,过了两千多年,短短几年那杀六百万人,仅仅一个人按毒气健就可以杀死两万多人,技术在这场屠杀里的工具效果瞠目结舌,法庭上面部识别,笔迹鉴定,盖章核对,对面墙倒流出来资料,都不能有效的辨别身份,而幸存者的记忆中的场景,短暂讲演的一段口述史被放到聚光灯下逐步否定。对了,还有那个电视直播测谎的辩护律师。主角的演技更加圆满了一个悬案
一方面对被告晚年尝试通过装病逃脱审判感到滑稽并不可笑;一方面觉得面对电视说出“一个这样的老人能对社会造成什么威胁?”来混淆视听的人实在是过分低估大众分辨是非的能力;一方面看到那些喊着“以牙还牙以血还血”的证人以及旁听的时候有点让人出神;观看中比较有冲击的应该是第一次审判当庭判决死刑那里,纪录片里也是第一次看到现场记录,仔细想想仍然觉得“人怎么可以判另一个人死刑?”人不能判另一个人死刑,so is Nazi,so is another one,so is everyone。
和之前看的辛普森的案子在某种程度上是一样的—一个群体对一个群体的复仇,这种复仇立足于种族的差异,肤色的差异甚至信仰的差异。辩方或检方的行为不予置评,几十年后再来审判,无论是亲历者的证言还是白纸黑字的机密档案,都不可能天衣无缝,将对方打入无底深渊,但这两方展示出来的对真相的求知精神以及对正义的不懈追求,不管出于何种目的,都值得在我们对日本帝国主义和甲级战犯们的态度中树立一个明确的坐标,更别说那些荒唐的xx神社了。除此之外,美国虚伪至极,双标早有源头,彻头彻底的利己主义者!
这场多次审判的“悬案”中夹杂着太多的国际政治因素和民族立场,全球关注外加电视直播的庭审,把以色列推到了不能出错、追求绝对司法正义的极端,导致辜负了他们的幸存者和民众。最后的重点还是回到了美国,二战受益最多的国家,他们的司法体系中有人相信真正的正义,要追查到凶手咽最后一口气为止。但缓缓揭开的事实全是利益,吸收精英纳粹造火箭,修改移民法接受纳粹当劳动力的都是美国政府。其实很讽刺,主张纽伦堡审判和释放日本甲级战犯的也都是美国,历史是胜利者书写的,就是可以挑选任何角色来扮演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