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好!火星》是为纪念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成功着陆火星一周年,由国家航天局和中央广播电视总台联合出品的大型科学纪录片,共历时3年摄制完成,分为《出发》《征途》《环绕》《着陆》《巡视》5集,每集30分钟,分别聚焦天问一号任务的重要阶段,以深入浅出的形式讲述了大量天文学、天体物理学、空间应用学、航天工程学等学科知识,深度解析了火星探索中的中国智慧、中国方案。
联合摄制团队自2020年5月起,持续跟踪天问一号任务关键节点,拍摄众多精彩瞬间,获得大量一手珍贵素材,纪录片中很多内容是首次公开,并权威发布。
《你好!火星电影网友评论》
前几天看《天际行者》时,就说想看到我们的火星纪录片,结果这几天b站已经上传了5集纪录片,每集半小时左右。有时候我们精力过于分散,某天的某件事突然发生时,我们惊呼,其实背后都是细无声一般的努力才能厚积薄发。我记得在2020年备考期间,祝融号发射,到了现在2022年,火星车已经工作600多天了。内心深处非常自豪,以前总觉得这些事美国都做了我们还干嘛去做呀,现在逐渐明白,我们之所以做,只因为我们没做过,与别人无关;同时,这种尖端科技意味着我们对底层技术的话语权。这也是一种自身突破的体现,就像一个人生活在世俗中,可能总是没办法弯腰捡地上的六便士,但不代表我们就忘记了头顶那轮弯弯的月亮
好玩又长知识,讲述了天问一号和祝融号火星探测任务的整个过程,我国的太空航天领域真的富集个整个国家工程等诸多领域的最顶端技术。纪录片音乐很好,好像赋予了祝融号生命,没有主旋律的高歌赞扬,只是讲述最基础的知识和对问题的解决方案,很多环绕和着陆巡视的动画很好,了解到很多有趣的解决方案,祝融号进入休眠期,过完火星的冬季,肚子里掉出来相机拍的祝融天问合影,感动又有趣。人类对太空的探索真的令人着迷,夜空中有无穷无尽的想象,五星推。
找了很多天文类纪录片想和娃一起看,基本上都是英文,半文盲阶段的娃只能看画面,兴趣渐淡。终于找到中国人拍的中国人自己探索宇宙的纪录片!熟悉的母语,深入浅出又生动的讲述方式,亲切的黑头发黄皮肤,不但让人了解很多火星知识,也很让人感动自豪!最开心的是看到好多年轻的科学家。
看的时候直呼中国伟大,特别是看到《着陆》前,科研人员紧张的拍前面同志的肩膀,而前面同志紧紧握住哦老同志的手,到成功后用力拍手欢呼,真是太不容易了。科研人员之多,花费经费之大,很多情况就是这些唯一一次的机会,就在地面模拟了数万遍,太感动了,科技强国指日可待
人类对火星的探索真的令人着迷。最近祝融号进入了休眠期,希望过完火星的冬季还能看到它的身影。这个纪录片除了人物采访时抠图痕迹明显,其他都很不错。正是因为看了此片才知道我国有个深空站在阿根廷~
看之前,万万没想到,是空话大话极少,干货十足的纪录片。从长五归零的艰辛开始,到整个火星任务发射、地火转移、入轨、着陆、巡视所有环节的诸多细节,实实在在让观众体会到了科研人员的辛苦与智慧。
从长五遥二发射失利讲到火星探测一次实现“绕着巡”,对整个探测任务讲解很详细,也介绍了很多先进的技术,特别是第五集展示了祝融号发回的火星表面图象,是别的纪录片里没看到的
解锁了好多知识盲点,但是火星沙子和地球沙子的区别到底是啥呢。另外这次中国探火也有欧空局的参与这一部分一点都没提到,内容有点不够全面。最后,加油航天人!
《飞向月球》的火星版,也是科普向,分为出发、征途、环绕、着陆、巡视五集,介绍天问一号任务和功能,贾阳、张玉花、杜洋老熟人了哈哈哈
起步虽晚,却能有机会在总结其他项目的失败经验下大胆创新,得以一次获得成功。在高精尖领域听到来自中国的声音,希望可以成为常态。
看的我热泪盈眶,中国真的太棒了,我太骄傲了!这次行动太顺利了!火星是地球的未来,探索火星就等于预支地球的未来啊!太奇妙了
属于华夏儿女的浪漫宇宙视角,科学的道路不都是坦途,但我们最终会走向星辰大海,学习到了很多新知识,满足了我的好奇心,真棒
比前段时间的《下一站火星》多半个小时,多的内容正好也是之前几部纪录片较少谈的“巡”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