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恐怖  纪录片  爱情  血战  大陆  科幻  美女  入侵脑  阿凡达  坚如磐石 

洪水泛滥之前电影

 
电影译名: 洪水来临前(台) / The Turning Point
影片导演: 费舍·史蒂芬斯
豆瓣评分: 8.80
影片地区: 美国
影片类型: 纪录片
上映年代: 2016
影片时长: 93
更新时间: 2017-10-06 22:25
浏览次数: 455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洪水泛滥之前电影演员名单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 , 乔治·布什 , 比尔·克林顿 , 理查德·加尔森 , 阿尔·戈尔 , 巴拉克·奥巴马 , 亚利桑德罗·冈萨雷斯·伊纳里图
洪水泛滥之前电影简介及网友点评

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的全新纪录片终于见光,这部电影将在正在进行的多伦多国际电影节上亮相,今天率先曝光了首款海报,片名从原来的The Turning Point改为了Before the Flood(

之前看了一部戈尔拍的我们所不知道的真相,每当看这些片子,真实的数据以及让人觉得恐怖的画面,南北极不断融化的冰川,沿海城市面临海水的侵蚀,就会让人警觉要保护这个地球啊。片子中提到中国已经是碳排放量最大的一个国家的时候,有一点震惊,因为之前国内的话一直都强调的是人均碳排放量,相对于与美国而言我们的人均排放量肯定是小的,但是总量目前已经到达了一个非常大的数量级。我们的国家在很多方面做了改进,推进新能源的发展,太阳能,核电,风能的利用这些年来逐渐的提升,当然太阳能的使用也有着这样或那样的争议,某些方面带来的污染会比使用化石燃料更大。这些产业的发展是环保的一次一次的尝试,而且是在互利的基础之上的,我们每个人也真的是要从身边的点滴做起去减少自己的碳排放,及时关灯,少吃牛肉……每人做一点,地球美一点。

洪水泛滥之前剧照

那位印度女士说的话不可谓不犀利直接,总结一下就是,我们印度有许多人2G都用不起,你们美国人叫我们在基站都没全面的覆盖的情况下用5G?关于食物,牛会不断的释放甲烷(新知识),可是大多数欧洲国家对牛肉的“上瘾”就好像是每天都要用手机一样吧?想让他们少吃牛肉,真是比登天还难。最后患癌的老人说的话很感动。还想提一下的是,疫情期间,好多老外都不相信戴口罩有用并且提出一系列阴谋论。这下我懂了,你们连全球变暖都不信,指望你们信口罩有用真是太奢侈了。川普主张的分裂让美国,也让全世界倒退了好多年。已是命运共同体,老美赶紧换人吧。

洪水泛滥之前剧照

作为一部环保类型纪录片,开头由一幅小李子从小就见过的画开始展开讲述,然后穿插着小李子周游世界的采访考察过程,来到了中国印度印尼加拿大等等地方,印象最深刻的当属亚洲这几个。北京前些年的雾霾确实是驰名中外,老外来采访并不稀奇。印度贫民对使用高效能的能源更是可望而不可即,因为实在是没有钱。印尼大量砍伐森林就因为要种棕榈树炼油,制作食物谋取利益。种种现象,都是发展中国家常见的现象,当然有的国家可以及时改正,有的国家确实是没有这个能力。。看完这部电影还是感触蛮深,但是又深感无力。保护环境,人人有责

洪水泛滥之前剧照

从初三就已经被政治老师用这些事实,数据和直观画面震撼过,之后每次再看到类似的纪录片和讲述,只是会觉得自己还是那么无力,提醒自己还是没有实质改变,自己和其他。所以,不太想过多地再看这些展示问题,讨论问题的严重性和迫切性的东西,和片中访谈那个印度女士一起摇头,也不晓得自己是不是对此越悲观了,也许是,也许是拖延消耗了一些想改变的热情。但,下课后,还是想好好学习了,想要解决一个问题,会触及好多其他问题,的确是需要好多知识和能力呀。

洪水泛滥之前剧照

小李子对于环保关注,去身体力行的诚意,很意外了。纪录片也许不够震撼,节奏平缓,但相对较客观,里面与各国领导人、科学家、教皇,包括埃隆·马斯克的会面,谈论角度都很广~ 片子首尾皆谈到博斯的画《人间乐园》,中间那一联描绘的场景是“洪水来临之前”的人类。对于人类未来,我也并不乐观…今世的大多数人仅是能活着就已是不易,更遑论去关心人类和地球。但那些有影响力有资源的人,多去关注和行动,总还能有缓和的可能。

洪水泛滥之前剧照

我只知道特朗普后来跳出来打主创脸了,嗯。任何事物都是这样,总有一部分人因为短暂利益断了后者的来路。而这部分人,恰恰拥有常人无法获得的权力。就像老李自己说的,UN选他当气候推广代言人也许是个错误,因为他本人并不看好人类的未来。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因为他看到了人类政治活动背后的自私自利。动物性和社会性的较量,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他,或者说类似他这样的人,并不太相信人类后天养成的文化自觉。

确实应该关注环境问题从我身体力行的地方做起(少吃甚至不吃牛肉)巴黎气候峰会虽然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是远远不够最重要的carbontax问题无法落实的原因是因为历史的遗留问题以及每个国家为了争取本国的发展而不愿做出妥协也很想问一句一百多年前美国人就已经过上了用电的生活而在今天的印度还有三分之一的人口没有电凭什么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要在这个问题上平等这本来就没有任何公平性可言

杨利伟当年飞天,碰到一个至今无法解释的情况,就是时不时出现的敲击声。杨利伟自述:“我在太空碰到一个原因不明的情况,就是时不时出现的敲击声。”敲击声不管白天还是黑夜毫无规律。据分析,可能是撞到香飘飘了吧。一年卖出三亿多杯,净给国家航天事业添堵。希望香飘飘以后能够自重,不要污染宇宙环境了。各种形式的保护环境&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同理。

比较温和的对话与讲述方式。气候变化已是事实,相信大家都已感受到恶劣的天气变化。残酷的自然灾害在世界各地接连发生。只有各国,至少是大多数国家高层认识到这一潜在危机,并联合采取有效的措施,我们才能拯救我们赖以生存的唯一的家园。经此疫情,我对我们同胞的执行力和团结力很有信心,如果出台政策,一定也可以落实到位。希望那一天不会太晚。

正如同,片中一段对话所揭示的,气候峰会在过去20多年间都没有任何成果。直到2016年。世界上最大两个经济体的最高领袖达成协议之后,《巴黎气候协定》才真正引起人们的重视。所以,正视我们全人类所面临的问题。不仅仅是实现环保。同时也是避免人类再次重蹈覆辙。(只可惜也就是在2016年。人类似乎再次被带到了重蹈覆辙的路上)

纪录片面向的主要是美国群众,片中指责一些政客和企业加为了利益不顾环境变化的后果,甚至当众说谎,而一些人真的就信了。环境污染在中国是被普遍认可的,纪录片中一些片段让我很惊诧。纪录片致力于鼓励普通民众改变生活方式,改变饮食结构,以此切段源头,减少环境污染,希望更多人看到,更多人开始行动。

老实说,算是一部不错的环保纪录片(话说小李参与过不少纪录片了),这是从制作内容的丰富程度而言的,是的,它的信息量其实足够大的,但在有限的篇幅里,就会造成说服力,或说震撼程度(纪录片尤其是环保纪录片需要这个元素)不够,所以,就电影呈现的内容而言,更像是交代了一个完成得不错的政治任务

虽然是记录了小李作为联合国环境大使到世界各地考察环境的一个心路历程,但是那些赤裸裸的惊人现实环境问题摆在那里,是每一个地球人都应该反思并立刻从自身做起来改变现实的。刻不容缓的改变,就从身边简单的节约资源能源开始就可以。小李最后在联合国大会的发言真的给人说哭了,这是关系每个人和后代

更多>同类高分电影推荐
致命邮件:2001美国炭疽攻击事件 法网惊魂 幸福终点站 卡萨诺瓦 冒牌家庭 飞越温柔窝 小人物 罗马帝国第三季
0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