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恐怖  纪录片  爱情  血战  大陆  科幻  美女  入侵脑  阿凡达  坚如磐石 

圣地亚哥,意大利电影

 
电影译名: 意大利有个圣地牙哥(港) / 意大利的圣地亚哥
影片导演: 南尼·莫莱蒂
豆瓣评分: 7.20
影片地区: 意大利
影片类型: 纪录片
上映年代: 2018
影片时长: 80
更新时间: 2024-01-25 16:54
浏览次数: 131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圣地亚哥,意大利电影演员名单
南尼·莫莱蒂
圣地亚哥,意大利电影简介及网友点评

南尼·莫莱蒂导演全新纪录片[圣地亚哥,意大利](Santiago, Italia,暂译)将亮相第36届意大利都灵国际电影节,作为本届电影节的闭幕影片。影片围绕1973年9月11日智利发生政变后几个月发生的故事展开,将聚焦智利政治家、军人奥古斯托·皮诺切特。该片意大利将于12月6日上映。

第64届意大利大卫奖最佳纪录片

教科书般情绪左派自我感动&辩护 阿连德暂且不论 聂鲁达作为民选政治领袖会是现代民族国家答案吗? 人民团结阵线执政三年 智利无非一场梦 美帝是天然境外假想敌 意大利扮演了老欧洲理想化标地 铜矿国有化/土地改革/免费教育都是左派高潮的美好词汇 然后就是皮诺切特们的大炮重构秩序. 合法性根基的民选上台充其量也不过36%支持率 唯一出镜的军政府代表批评也隔靴搔痒 阿连德式执政 核心问题并不是由民主滑向极权 激进民粹派们最大的短板 在于对治理现代国家这件事缺乏足够专业度而又习惯诉诸民意&对立. 可1可5的访谈纪录文本 谈不上任何视听技巧 打分完全取决于意识形态

圣地亚哥,意大利剧照

前半部分的圣地亚哥好没劲,又把那些智利老左约出来,老生常态地聊一遍,哪怕好不容易给了点右翼军方声音,同样作为老左的南尼干脆直接说“我可不会客观”;后半部分从意大利使馆到意大利,一下明白了导演绝不会对纪录片“中立客观”的原因,也才让一段不为中国人熟知的历史有了点“国际兴趣”。原来1970年代的意大利,尤其深红的罗马涅艾米利亚,是被智利政治难民当作阿连德未尽梦想的社会主义国度的,在这样历史情绪下长大的南尼莫莱蒂,去智利做访谈,也就不可能中立客观了。虽然忽视不了的事实是:皮诺切特独裁统治后的智利,后来居上,成为经济最稳定、治安最良好的拉美国家。

圣地亚哥,意大利剧照

在意大利的智利流亡者的访谈。是他们关于过去的回忆,理想斗争牺牲被关押折磨,还有他们悍卫并坚守了45年的信念,人不仅要体面地活着,这很重要,同时也要为他人着想。是同样的信念让当时的意大利大使馆接受他们避难并签发了去意大利的通行证,是同样的信念让意大利人民无私慷慨地帮助这些身无分文的流亡者难民靠劳动开始新生活,并给予他们道义上的声援。喜欢意大利有个圣地亚哥这个译名,那是导演另一层的意在沛公,意大利乃至欧洲曾经是一个与阿连德梦想相似的地方,而如今已经消失了。资料镜头中看到了Quilapayún乐队。

圣地亚哥,意大利剧照

三星半,莫莱蒂半个粉打分一向手松。以采访各方人士而还原出一个1973年智利政变引发的压迫和逃亡的故事,流亡生活在意大利的幸存者们,回忆起往昔,倒是少有控诉,而更多感动,如何逃脱制裁的而前往罗马的过程惊险有趣,一方之言并不足以体现莫莱蒂的“不偏不倚”,当局者和施害者的部分构成了多角度的重构。借回顾历史真相,这是对1973年共产主义盛行的意大利的缅怀,那是一个民主友爱和国际责任共存的国家,一个多数选民支持共产党的可爱时代。

圣地亚哥,意大利剧照

20200527 前半段的东西可能是看得太多,并没有十分惊喜的感觉。倒是从意大利大使馆开始,历史的景别突然变大了。阿连德那流亡的支持者,和意大利的左翼传统发生了连接,然后就是一副国际主义的画面——“我甚至感觉政变发生在意大利”。没有想到这其中居然也有Inti Illimani的Jorge Coulon,也没有想到他和吉安·马里亚·沃隆特,曾经一起出现在那个消失的历史舞台上,为正义振臂一呼。

圣地亚哥,意大利剧照

阿连德梦想破碎于轰炸和自杀,皮诺切特问鼎执政。民主是好的制度,只要它是被强者掌握。枪杆子里出政权,空军炸政府大楼。选票只是一个仪式。有趣的是看着受访的当年左翼,恍惚谁在迫害他们,谁在保护他们。主流语境下左翼总是集权的一方。美国的角色少有的邪恶,这次是意大利的大使馆提供庇护。年轻人逃到意大利,从事平凡工作,渐渐脱离激进意识形态,告别革命,某种程度上,皮诺切特也是要实现这个目的。

圣地亚哥,意大利剧照

关于1973年智利军事政变的纪录片 历史总是比小说故事更魔幻 看着当年被打压的“异见分子”们如今能带着笑意开着玩笑回忆当年被囚禁被虐待的事 而军方的人却是讳莫如深难以自圆其说 不得不感慨没什么比自由的灵魂更难得 ps 查了下维基百科 当年政变果然是美苏冷战美国搅屎棍插手来着 呵呵

导演非常聪明地在影片中段借由与人物的对谈点出自己的立场:not impartial,主动出击对偏颇的质疑。正因如此,影片组织成了极富反差的戏剧情境:受害者正派”从历史中脱身侃侃而谈,“施害者反派”仍陷于历史的泥沼讳莫如深。还是会被这种绝境中近乎虚幻的救世乐园一击必中,完了。

皮诺切特军事政变期间,左翼人士共产党纷纷逃往意大利政治避难,真是段恐怖的历史,这片可以结合<梦之山脉>一起来看。“70年代的意大利真是个好地方,像是阿连德理想的那种社会,但看现在的意大利,越来越变成了当时的智利“。。。

有趣的是,导演最后笔锋急转,借他人之口,谈到自己国家近年的人文环境的现状,真的是聪明的。有时候想世界时时刻刻发生的那些大事件,总将会被遗忘,丢失。人类种族之间的斗争永不停息,但不管是变好还是变坏,我们都会习惯现状。

对这段历史很感兴趣!然而还是迟到了……印象很深的是一个智利逃到意大利的社会主义者,他回忆躲在意大利大使馆的时光时候说:幸好我那时候只有20岁,并不是说事情因此变得有趣,只是这些事情不会weight on me

影片讲述意大利的智利政治难民的故事,全部由采访和历史片段组成,虽然手法上显得单调些,但是这个主题确是在难民危机下的一个全新视角。莫莱蒂真是悄摸摸搞出个纪录片来。对这个话题感兴趣的人应该能有所收获。

艺术片导演似乎都喜欢在某一个阶段去反思某一段民族政治历史进程,找一堆经历者讲述某一段社会进程的环境,但恰恰就是这点不好,他根本没想从中立角度出发,而是说追随那一段历史直接输送给观众。

更多>同类高分电影推荐
工人阶级上天堂 但丁的地狱 我母亲的消失 浪荡少年时 阿莫雷的最后一夜 叛逆美声 圣洁酒徒的传奇 知己知彼
0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