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搜: 恐怖  纪录片  爱情  血战  大陆  科幻  美女  入侵脑  阿凡达  坚如磐石 

未来电影

 
影片导演: 皮耶特罗·马切罗 / 弗兰西斯科·穆尼兹 / 阿莉切·罗尔瓦赫尔
豆瓣评分: 7.20
影片地区: 意大利
影片类型: 纪录片
上映年代: 2021
影片时长: 110
更新时间: 2024-01-02 16:55
浏览次数: 392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未来电影简介及网友点评

爱丽丝·洛尔瓦彻([幸福的拉扎罗])、皮耶特罗·马切罗([马丁·伊登])、弗兰西斯科·穆尼兹([黑色灵魂])将联合执导纪录片[未来](Futura,暂译)。该纪录片被称为三位导演的“集体调查”,他们在意大利各地旅行,与遇到的青少年对话,询问他们对未来的期望与前景。该纪录片将通过青少年的眼睛来观察意大利。

第74届戛纳电影节导演双周单元(提名)弗兰西斯科·穆尼兹 / 皮耶特罗·马切罗 / 阿莉切·罗尔瓦赫尔第67届意大利大卫奖最佳纪录片(提名)弗兰西斯科·穆尼兹 / 皮耶特罗·马切罗 / 阿莉切·罗尔瓦赫尔

#74th Marché du Film Online# 导演双周。可能期待过高看,看了看觉得不太行。方法和观念都挺老的,《夏日纪事》式的真实电影,而且真的可是说是“重回60年代”(片中还有几处引用60年代意大利纪录片的地方)。罗尔瓦赫尔的风格还是蛮明显的,不听声音时候都能看出来(不过三个导演风格统一得还挺好的)。比较意外的是“日内瓦”段落,cue到了2001年“迪亚兹”事件。因为疫情原因,素材编排不太看得出来系统(原本以为是个地理数据库式的东西),大致是按照阶级从低到高和疫情事件顺序来拍的。被意大利年轻人的绝望和经济压力惊讶到了,意大利已经成为了一个15-20岁年轻人都想要离开的地方……(75min有一处台词可能导致没法内地电影节上映)。

未来剧照

人类的悲喜在群体身上真是相通 原来出走是全世界青年共同的课题 大多数人在认为没有未来这件事情上保持了高度的一致 我理解 但又不解 人类发展的进程到底进行到了哪一步 巅峰已过还是未到 为什么年轻人失去希望而充满恐惧 我们谈论别人的看法 谈论房子和钱 工作 学习但似乎没有一件事情能够平安顺利地进行 谈到人们活在社交媒体中 在自我的世界里 与身边的人和现实世界失去联系 害怕未知的事物 害怕死亡 又发自内心的不在乎 在这样的情境下 人类的未来什么走向 好奇 btw 意大利真的好美 一如那些电影画面 浅色柔和的陆地风景 沁蓝的海 颗粒质感的滤镜 太美了 想去

未来剧照

一部由对年轻人的访问所组成的纪录片,他们的愿景,以及对未来的认知- -模糊、无意义、或乐观或悲观的。疫情的到来,飞速撕裂的世界,虚假新闻,那些热切或是不愿意触及的表达…在这个世代,事事都如此不同;对成人世界的批评和大胆建言,更或是压根不在意,都存在于他们的想法里。因为没有太多归纳的观点或是很具方向性的整理,更多像是以前看Kimmel秀的街边采访那环节的青年加长版;尽管也会被感染,也同样为精神所振奋。最后部分的片段有升华,也更点明主题- -它的结构或许适合让更多区域的青年们参与进来,也值得若干年后的回望跟踪。

未来剧照

访谈纪录片存在的“隐患”是手持摄影机的人无法放弃作为记录者的power advantage,而这部电影在穿越意大利和youth接触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对这种“权力”的自反和重塑。Archive footage和结合城市特点/不同阶级境遇的group interview,一起问出了对于意大利,对于欧洲,甚至对于这个世界的问题--你觉得这一切会变好么?然而也不得不说,疫情无形中帮助了本片增加更有时代特征的element,而最后三十分钟重新提到G8 Raid以及这一代人与之的关系,是最掷地有声的时刻了。

未来剧照

让·鲁什式真实电影在2020新冠语境下的意大利实践,令人目眩神迷又“过目即忘”(褒义)的影像。三位导演以集体式街头群访的方式,勾勒出意大利各个地区上百位青少年对未来的展望,其内容支离破碎,又在某种程度上达成同质化,集合出群体的社会心理和国家的当下面貌。与此同时,三位在导演审美与技巧上颇具实力,呈现出了两个小时精美和谐的画面,关于场景与人之间的关系,人与人之间的关系,脸庞与表情、话语与情绪之间的关系,包括纪实影像中的配乐处理,都相当漂亮合洽。

未来剧照

意大利年轻人田野调查,关于他们眼里的意大利,米兰,罗马,那不勒斯,威尼斯…摄影很美。the land of a utopia,fed by thousands of generations,that is to lead,one day,at last,an existence without poverty,barbarity and fear.The land of endless desires.

未来剧照

“你对未来的看法是什么?”皮耶特罗·马切罗、弗兰西斯科·穆尼兹、爱丽丝·洛尔瓦彻三位导演作为采访者,对意大利各地的15至20岁青少年展开发问。不同主体的个人解读,却有着大量因意大利社会环境、经济水平、教育程度、历史沿袭所产生的共性表达,懵懂可爱的口吻中透出年轻人难以突破的国家症结。影片并不想一味激化矛盾,而是想通过美妙视听语言的留存,把这些观点永久置于历史中,作为最有力的参照。

千禧一代想离开意大利,因为意大利没有逐梦空间,没有工作,没有未来。这是全球化的失败,而非意大利的失败。年轻人感受到现象,参不透本质,是未成年人的局限,更是既得利益者洗脑的得逞。G8 Diaz school raid拉开了反全球化斗争的序幕,回到Diaz是导演的一声叹息,年轻人的反应令人唏嘘。全球化承诺的美好未来没有兑现,也永不会兑现。意大利的未来是所有人的未来。

3.5星。将抽象的主题化作街头访问的直接纪录片,三位作者导演走遍意大利,访问了大量年轻人对未来的看法,呈现出千禧一代的真实心态。虽然发达和贫穷地区的年轻人想法有所出入,表达方式也见差异,不过有其共通点:意大利政府对年轻人毫不关心,他们对意大利的未来不抱太大希望,想要离开这个国家。这或许影射了经济全球化带来的弊端,甚至还触及了疫情对生活与前景的冲击。

50年后,去街头采访不同阶级的青少年,让他们描述一下未来的样子,穿插上这部纪录片的镜头,也能反映出时代的变化和国家的现状吧。或者换个思路,不同国家的导演都可以拿这个当命题走一波,都说年轻人是未来,刚好可以去记录一下不同国家的未来可能会有的样子,去看看年轻人的焦虑。这三位意大利导演在影像风格上非常强,把纪录片拍出这样的质感,也是绝大多数导演比不了的。

总觉得这部电影和瓦尔达的《脸庞,村庄》可以形成互文。某种程度上,我其实羡慕影片里的年轻人们,羡慕他们有能力和口才在镜头前坦诚地讲述自己的想法,我做不到像他们那样。三位采访者在对于美的感受和展现力有着天才般的直觉,但美丽影像的背后是压力,绝望,不公与失落,这好像变成了一份时代的情绪,而这情绪在一个失落的夜晚恰到好处地击中了我。

#IDF2021#3.4分,四舍五入。蒙太奇是个好东西,把纪录片拍成了,或者是构建成了剧情片的模样。很密集的言语堆砌了一部电影,更像是知乎回答或者是知乎的圆桌讨论。如果可以的话,拍摄一段中国的知乎回答的言论构建一部影像电影会更有留存价值。(ps:我刷知乎最多也就看几条,这部纪录片110分钟我坚持不下去了。)

这块孕育出葛兰西的可爱土地。如果没有片末对于01年残酷镇压的记录,我完全有理由去控诉导演修饰、消费青年,以“梦想之乳”腐蚀青年,变成之前一个老师不负责任的幻想——让学工部要求美院学生提交一份名为“什么是艺术”的作业,日积月累,它们将形成一股不容忽视的力量。(墨索里尼般的思想

更多>同类高分电影推荐
工人阶级上天堂 但丁的地狱 我母亲的消失 浪荡少年时 阿莫雷的最后一夜 叛逆美声 圣洁酒徒的传奇 知己知彼
0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