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片 名 罗曼蒂克消亡史
◎又 名 旧社会/浮生如梦/The Wasted Times
◎年 代 2016
◎国 家 中国大陆/中国香港
◎类 型 剧情/动作/悬疑
◎语 言 汉语普通话/上海话/日语/英语
◎字 幕 中英双字
◎上映日期 2016-12-16(中国大陆)
◎IMDb评分 7.3/10 from 375 users
◎豆瓣评分 7.7/10 from 96,706 users
◎片 长 125分钟
◎导 演 程耳 Er Cheng
◎主 演 葛优 You Ge
章子怡 Ziyi Zhang
浅野忠信 Tadanobu asano
杜淳 Chun Du
钟欣潼 Gillian Chung
倪大红 Dahong Ni
赵宝刚 Baogang Zhao
袁泉 Quan Yuan
闫妮 Ni Yan bt4k.com
韩庚 Geng Han
霍思燕 Siyan Huo
杜江 Jiang Du bt4k.com
王传君 Chuanjun Wang
钟汉良 Wallace Chung
马晓伟 Xiaowei Ma
吕行 Xing Lv
◎简 介
他一直拖到一九四九年五月初才坐上去香港的轮船,算得上真正的末班车。没有人知道他在拖什么或等待什么,我想他自己也未必知道,不过是下意识的拖延。不久他就死在香港,死前再没有值得记述的事件或说过的话,他基本没再说话,这没什么可奇怪的,一切都不值一提,他终于走向自己的沉默。
上世纪30年代的上海,叱咤风云的帮派大佬,不甘寂寞的交际花,说着地道上海话的日本妹夫,只收交通费的杀手,被冷落却忠诚的姨太太,外表光鲜的电影皇后,深宅大院里深不可测的管家,偶尔偷腥的电影皇帝,荷尔蒙满溢大脑的帮派小弟,一心想要破处的处男,善良的妓女,随波逐流的明星丈夫,投靠日本人的帮派二哥,日理万机却抽空恋爱的戴先生。
战争之下,繁华落尽。帮派大佬逃亡香港,交际花不知所踪,日本妹夫死在上海,电影皇后被丈夫抛弃,处男遇上妓女,姨太太杀死二哥。战争惨烈,战争终于结束。他轻易选择沉默,因为伤口无法弥合。罗曼蒂克消亡史。被浪费的时光。
◎获奖情况
第11届亚洲电影大奖 (2017)
最佳摄影(提名) 杜杰
最佳造型设计(提名) 奚仲文
黑帮、演员、间谍,处世哲学,总体是拍人生如梦。所谓罗曼蒂克消亡,就是世道变了,人也得跟着变。导演用人物、用生活戏来演绎历史,也算新鲜有趣。好看的地方在于一个花样百出的故事片拍出了历史感。缺点是有些地方拍得比较猎奇、尴尬,比如地下室那段,做爱吃饭翻来覆去拍,做爱确实很累,但更需要睡眠来补充精力吧,而不是暴饮暴食。这段就是为了把章子怡和浅野忠信二人的角色形象搞颠覆而设计的。还有一段,两个小伙子(打手)在车里聊破处,因为一个小伙子是乡下来的,上海本地小伙跟他聊这个也算自然有趣,但台词设计令人扶额,没必要搞到这么恶俗,年青人的脑子也不是这么空洞的。这段设计其实也是为了打个反差,后面镜头一转,想吓唬你一下,博个彩,但做得很生硬。这片奇招迭出,天花乱坠,但导演心态从以上二例中可见一斑。
电影的剪辑有点意思,比较喜欢。日本妹夫隐藏得很深!欲望只在一念之间形成,耳环的闪动,美丽的脖颈侧面,然后那个花痴的女演员就被罪恶盯上了。影片里还有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盟军一名军官说:“日本人说不打就不打了,我们只有一千人,他们在当地却还有30万。前一天还在拼死顽抗,第二天说不打就不打,而且还在用心地为自己建战俘营。”这就是日本人的性格。美国人本尼迪克特在《菊与刀》书里就提到了日本人骨子里矛盾的民族性格。他们很重视尊严,这个尊严的意义在不同情况下有不同的含义,但本质上日本人有种说到就要做到的精神,否则他们会认为是种耻辱!袁泉演的女演员这条线也有点意思,丈夫本来也在袁泉那里难以平衡,他应该已经不爱自己的夫人了,所以有了更好的条件诱惑自然分分钟就范,所以一点也不让人意外。
1.导演想制造一种高级感,甚至还特意选了上海这个地方,说上海话。但是,卡司强大,却几乎和角色不搭;服化糟糕,特别是女士的发型、服装设计。结合起来,就是阿娇五短身材穿着丝质睡衣,葛优过香港海关外面一件劣质廉价大衣里面再配劣质廉价厚毛衣,霍思燕劣质时髦发型衬托出的宽广额头,浅野忠信稀疏焦黄头发梳的大背头……这些让高级感马上沦落到四五线城市。2.故事的情节比《边境风云》好些。3.然后还有点叙事风格其他也没有什么了。4.最大的败笔就是刻意制造的低劣廉价的高级感。如果这是陈耳的审美,那么,对他以后的电影不抱太大希望。如果观众觉得这电影拍得漂亮啊,我只能说,这审美太差劲。5.所以,何来罗曼蒂克?也就谈不上消亡!一直是死的,又怎么能再死?(乱学张麻子让人多死几回这套)
影片采用了倒叙混剪的方式,外加大量上帝视角和特写,通过两条主线讲述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带有很强烈的昆汀风格,我把它归为文艺片。 演员个个演技在线,葛大爷不动声色但及其细腻的表演许久不曾见到。其它配角也是恰到好处,与电影本身融合的特别好。 影片叙事手法太抽象,必须用心认真看,否则你可能中途就要离场。 从艺术性上说,这是一部高质量电影,也许是今年最好的国产片,看得出来程耳还是有野心的。不过有了姜文的前车之鉴,观众是否买账就不一定了。 最后,感觉英文片名《Thewastedtime》更好理解一些。 喜欢文艺片的就去看吧。
罗曼蒂克消亡史,这里面既有爱情的消逝,也有时代精神的消弭。这种消弭,就从日本人渡部野蛮地扯下章子怡的樱花耳环开始。战争催生的野蛮新世界,无情撕裂了旧时代的文明。这与《布达佩斯大饭店》里的昨日世界何其相似。难怪茨威格写完《昨日的世界》就去死了。“我身后的一切都是尘土与灰烬,一切凝结成了像盐一样苦涩的历史。”走到一个时代的末尾,礼崩乐坏,不堪其重的人都纷纷死去了,像一片羽毛轻轻地飞出窗外。诗人艾略特说,“世界即是如此结束——不是砰的一声消失,而是悄悄耳语一般地淡去。”“我有时候会想到你,你应该是在北方”
视听都值得四星,但剧情和叙事节奏略有混乱,三星。主线不明,原本可以做成很棒的群像剧,然而混乱的叙事线让影片在后半段变得令人迷惑x同时阳具歧视无处不在,可能在全世界男人眼里只有下面的家伙能证明一个人是否有尊严吧。陆先生像是所有故事的见证者,最后他也被带走了,他的消亡即是这段历史的消亡。虽然不知道导演是不是拍给下个世纪的人看的,但以本世纪前二十年的眼光来看,这片子的名字还挺实诚——The Wasted Times,看一个评论说这种片子就像晴雯撕扇,想了想的确如此:漂亮、动人、空无一物。
我以为,以前不喜欢宏大的题材,是我不够成熟,可是如今我都三十了,依然不喜欢,不理解,可能是我依旧不够成熟吧?打乱的非线性叙事,一度让我十分矛盾,这样打乱的叙述真的好吗?一半的我觉得,不好,就算按时间顺序剪辑,这个故事依然很壮阔,而且不会让人错乱。可是另一半的我又觉得,这样挺好,可以将激烈的崩塌的,一点点铺垫,到最后彻底爆炸。纠结了好久,要不要给三星,明明他值的四星。最后还是向自己妥协,我实在不喜欢,虽然觉得很棒,但还是减一星吧。
有点东西,配乐的风格化和剪辑节奏的搭配,以及上帝视角的俯视角度和人物正对观众的特写…也有很多差劲的地方,无厘头的跳切,灯光上全景和近景的面光混乱,故事上散乱的结构,配乐全西化的中西混杂快餐感…很喜欢陆先生最后去找妹夫复仇而放过小儿子跑向战俘营这场戏和童子鸡死而复生去找已经睡着了的鸡…上海,虚伪,罗曼蒂克,浪费和遗失了的光阴,食欲和性欲光谷在这片子里的表现很突出吗?不觉得,就这么点戏份和脸谱化娱乐的小配角,怎么就…
1、音乐用的不错,章子怡出场的时候、浅野忠信做日本料理的时候、杜江发现自己没死的时候,恰到好处地烘托了气氛。2、整个故事打乱时间顺序,重构了叙事线。程耳既是导演又是编剧,时间交错、情节交叉的电影风格让我感觉他在尝试成为中国版诺兰。3、每个演员演技都杠杠滴在线,每块肌肉每个眼神都是戏!每一个人物从设计到演绎都超棒!4、哪里都还不错,就是电影名字起的不好!不过罗曼蒂克的消亡,多少代表着美好的事物一点点地毁灭吧…
这个视听语言是真的酷啊 大陆片里这个风格还真是独树一帜了 有惜字如金也有反反复复 其中诸多韵味 我忍不住好奇小说是怎么讲这个故事的画面干净得一丝不苟 这个视觉风格与大部分同题材同背景的片子都不同 唯美复古的意思做得很到位 让我想起很多欧洲古装片take me to Shanghai放在这里是挺带感的 不由让我想到 中文电影现在确实很少能有这种长段的插曲 大概是会尬尬的原来造型指导是奚仲文老师啊。。
情节并不复杂,导演拍的复杂了点,一条主线,然后用回忆的手法围绕这条主线去讲故事,我看得懂,但是二刷可能会看到更多精彩,影片里吴小姐和王妈的对话告诉观众,导演就是要拍的让观众看不懂[偷笑]。叙事风格挺独特,俯瞰镜头拍摄也蛮有个性,配乐不错,那首《Take Me to Shanghai》好听,葛大爷章小姐的演技不用多说,每个演员都是演技当担,导演更是有腔调,把旧上海的优雅和狠展现的很到位,值得一看。
刷一遍,不看解析,不看弹幕,能看的懂的就出奇了,真的就像袁泉所说的,电影就是让人看不懂。刷二遍,感觉所有的事都差不多能串起来,但总感觉少了些什么。刷三遍,看看解析,感觉这真的是一部罗曼蒂克消亡史,在国破家亡的大环境下,所有的浪漫都化为乌有。这种深度的电影,或许没有深度,只是把时间轴打乱了,乱的让人看不懂,也非常费脑子,费时间,但真的不失为一部好电影。
俗话说邪不胜正,这部片子里可谓亦正亦邪了有些,故事时间线剪辑亮眼是可取之处,但是人物描写有些弱化。戏子无情,婊子无义在这乱世里可谓表现得玲离尽致,章子怡真是本色出演!绝了~ 电影所谓的反转放在卑鄙无耻的日本人身上竟然没让我感受到一丝惊讶。就是最后的结局真是有够特意的,留下一个本是同根生的孩子说自己是日本人,真是莫大的讽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