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讲述一个坐轮椅的盲人,他是一位电影影迷,家中收藏了丰富的DVD影碟。同时,他一直心爱着一个女孩,但是两人从未见面,只是通过电话进行沟通。有一天,他得知女孩病重,担心见不到她最后一面,于是开启了一段意想不到而惊心动魄的旅程。
第12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 最佳影片奖泰穆·尼基第12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 最佳男主角奖佩特里·波伊科莱宁第12届北京国际电影节天坛奖 最佳编剧奖泰穆·尼基
镜头除了男主的脸都是虚焦,男主除了听到想到sirpa和电影音乐是笑着的,面对身体和周边的声音的承受太多痛苦。多发性硬化症让他丧失视力和行动能力,为了去见病重的sirpa,从坦佩雷到海门林纳,需要五个陌生人的帮助,虽然他们可能并没有善意,依然愿意面带笑容前往,为了爱情和自由。整个色调和氛围就很疏离很芬兰,喜欢carpenter的电影不喜欢蝎子乐队,永远都不会看泰坦尼克,即使身体虚弱精神世界依然丰盈,即使有困难和危险依然奋不顾身fly to you
3.5 盲人爱看电影、将死之人坠入爱河 我们也随之进入一个永远都不会完整的世界 当黑暗来袭 众生平等的错觉就来了/虚焦下幻想被双手抚摸脸颊——这就是被爱的感觉吗?自然 爱总是大于爱人的 它的迷人之处 也恰恰与生死无关/诚然我们不需要、甚至要警惕那些贩售苦难的作品 因为它会使人麻痹 但我们依旧需要歌颂勇敢 现实中太多人依旧是不幸的 只有拥有向往的事物时 才能使其继续存活、成为一个战士 让他们在长久的痛苦之中 感受到哪怕一丝的慰藉/中间有点疲软
浅焦镜头和我摘了眼镜差不太多 最开始不戴眼镜的话 是不敢出门的 但是后来也很享受这种模糊的感觉 片头片尾的盲文字幕很用心 不过形式主义大于实质了 前面的叙述都非常触动人 就是感觉被绑架有着些许的刻意 从那之后再到Freedom 有点过劲了 学了盲文之后也许可以看书了 我在后悔我小时候不知道有这些东西 可能要的不是去改变吧 维持现状 在自己的这个小圈子里滋润就很好了 我们不能以我们这一代的眼光去judge
挺有意思的,全程除了主角其他人没露清晰镜头,模拟盲人视角,使得整个过程变得有趣起来,不知道对面站着什么人,不知道对方说的话是真是假,不知道前面的路是平坦还是深渊,但是主角为了爱情还是要继续往前,观众为了知晓后情也想要继续向前。至于片名,主角曾经认定泰坦尼克是部世俗烂片,大概是因为他不相信这种壮美的爱情,而当他为了爱可以冲破重重阻碍的时候,他才明白了这就是爱情。
通过全聚焦镜头模拟盲人的视角,模糊不清的世界、放置于混乱之中的自我,看不清过往的面容、也不知自己将去向何处的恐惧与不安。在机体的失能之外,也要承受来自于外界的恶意。热爱跑步的人失去下肢坐上轮椅,热爱电影的人被剥夺视力。但比起被嘲弄、讽刺与怜悯,或许他更愿意聊一聊他曾经的片单。并非教育如何去同情残疾人,更多的像一种Local Knowledge。
挺新的一种拍法,全程用长焦跟着主角面部展开叙述,背景也全做虚化模糊处理,声音也做了很多细节设计让观影者有直接真实的体验,但这样拍发同时对演员要求也是极高的,个人认为这个男主演技还没发法将这段故事感情发挥到极致,故事剧情也比较简单,我更觉得结尾女主那段也可以做模糊处理,会更有模糊的美,也更迎合主题。看完比想象中要差,感觉《全职》才更应该拿这个奖。
全片都是浅焦摄影,除了盲人男主角之外,其他角色都在焦点之外。为了见到患有绝症的网友,他在瘫痪之后第一次坐上了火车,却遇到了劫匪绑票,这个设计很不错,但最后也是靠着控诉自己的残疾与命运逃过一劫,略显俗套。导演利用盲人做了很多设计,比如他与别人争辩时,别人觉得无趣就走开了,他却还自顾自的说着话,直到对面无人应答。
迪拜时间凌晨两点半 在红眼航班经济舱上看完 本来是为了片名里的Titanic和所获奖项前来观看 结果真的被深深打动了 开头像白开水一样平淡地描述日常 随着剧情推动慢慢刻画了一个年迈的失明老人就算被刁难被威胁也不屈不挠无畏追求真爱的故事 后劲很大 值得一看 btw 很符合我对芬兰这个国家阴郁的刻板印象…
本片剧本构架非常独特,到处都留着细节密码,当逐一解开时都固然会心一笑,用电影角色的名字给身边的人起外号,但当真正触碰到爱情的时候,又会无比感动。而在中途又加入了惊悚元素,磨砂玻璃般的影像质感尽显主角内心恐惧。最后通过一系列事件,也在女主角的引导感化下,终于逃出了自己和他人的禁锢,获得了真正的自由。
很特别的电影,导演用对准主角的柔焦镜头让观众在一定程度上体会到了作为盲人的感受。三个小时的车程却是一万光年的距离,作为成年人的自尊被疾病剥蚀的一丝不剩。他好强地独自踏上寻爱之旅,希求着他人的帮助,世界却告诉他人们不都是善良的。最后经历过生死危机终于出现在爱人门前,那片刻的相拥覆盖了旅途的艰辛。
几乎全片盲人视角,比《推拿》狠多了。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不明白是在拍教学片、情景片还是剧情片,前部分一直在拍简单的生活场景,像是后面极为漫长的铺垫,导致后部分观众的思绪突然被吊起,像在看刺激的绑架大戏,原来的调子完全被打破。总之,几不像的问题,影片割裂感严重。(昨天刚听了蝎子……)
北影节没有看这场,闭幕的时候这部电影揽获北影节几项大奖,不免觉得没去看有些遗憾,没想到今天成都回北京的飞机上有这一部。电影大量使用长镜头,高度还原盲人般的感官体验,视觉上还是非常压抑的。不过情结上是一个特别乐观的男主和温暖的结局。总的来说是一部不错的片片,给我比较特别的观影体验。
杭州出差飞机上看到了一半,周末终于找到资源看完了结局。对于不曾失明的我们,大概没有办法想象同时失去视力和行动力的生活状态。不愿观看《铁达尼号》,但是依旧相信爱情,最后和恋人相见那种惺惺相惜让人觉得心疼。感谢他最后还是遇到了好人,将他引领到爱人家门口,不然会有长久的意难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