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B+】和《谍影重重》进行比较后能看出香港电影与好莱坞在思路上的差异所在,以追车戏为例:《我是谁》的追车戏是“割裂”的,镜头在城郊内外不断跳跃,又在一处处环境差异极大的空间内上演无数的视觉奇观,然后通过目不暇接的剪辑让观众的注意力持续在这些奇观上;《谍影重重》的追车戏则像是一条游览路线,将人物置于一个完整的空间内,在追逐中危机爆发而又不断解决,借以此过程确保了剧作衔接和城市环境的前后一致性。前者主攻视觉享受和感官刺激,后者则致力于观众与角色的共通和对于某一段情节的代入感。然后又引出了另一个话题:动作片的摄影流派之争,广角镜头与手持快剪的对立。本质上,这种不同往往由演员的身体素质决定,也不可否认手持快剪确实也有其独到之处,但,那些最简单、最直接的镜头设置,往往最是精彩
这是动作片,不是剧情片,在动作片的领域里,这是极品。很多人都说前半部略显无聊,或者说可以删减的,我不认同。如果将自己带入了主角的视角,劫后余生而又丧失记忆后发生的事情非常重要,必须要向观众交代清楚。主角在跟非洲土著共同生活的日子里产生了感情,但同时又不忘记寻找自己的身份跟记忆,然后小雪的出现成功将主角带回了城市。主角在继续寻找自己身份的时候遇到了女主…剧情承接得非常流畅。总之,这是一部很棒的动作片,值得一看。
作为动作片来说,从小看了不知道多少遍片中的打戏,百看不厌,非常精彩。而且其中有好多经典动作戏,是从小记忆犹新的,但根本没记得片名叫我是谁。剧情来说,太过牵强,没啥故事逻辑,瞎几把扯淡。不过动作片嘛,猛男配靓女,也可以了。道理1.做个好人吧,多行不义不好,嘻嘻。2.不要轻易相信陌生电话号码3.多运动,否则打架打不过,跑都跑不了。
一部不太像陈木胜的陈木胜电影,一切似乎都在向那部经典的电影《红番区》致敬。一样是双女主的设定,一样是流落在异国他乡为她人所救,只不过这部可称得上是间谍版《红番区》。喜欢那个女特工但是戏份有点少,日本女孩的戏份也是如此。比起失忆刻意隐瞒身份追查幕后boss似乎更有趣些。两个小时的电影里面几场打戏还是很值回票价的。。。
为什么CIA的坏人没有第一次和我是谁见面的时候杀他后来又大动干戈?为什么CIA的女高管这么蠢连假扮个记者都扮不好?为什么天台上两个反派都不带枪非要赤手空拳打这么久?你说要保护自然就当着CIA的面把5亿美金的小碟片扔水里了,没看见人家正着急找吗?非洲草原、打斗场景、场面阵势都不错,弥补其他各种脑残的情节。4颗星。
对比成龙其他电影,这部已经接近满分了。两个女主角都各有出彩的地方,一个把车玩到极致,一个先装单纯却有一手。从鹿特丹的大厦跑下来那一段非常绝,而最后出动海陆空三军抓罪犯的大场面也很酷。反派也难得非常有头脑,即使被怀疑也能不动声色为自己辩解。另外,没想到周华健那首歌是出自这电影。
我是誰,與與狼共舞一樣,他成為一種誤打誤撞的名字象徵,但在CIA和有心人士的夾擊,我是誰,成為香港回歸後的迷失,成龍或許活下來,但對於香港而言,這樣的自強卻是相當飄渺的。陳木勝調度有力,成龍對於動態掌握設計都流暢十足,真人上場說服力足,尤其大樓玻璃滑下來,對比新警察故事的致敬
小时候看过这部,最经典的那段跳楼动作差点忘记了,原来是出自这里的,小时候最高大上的动作片,没有之一了,当时看这部电影只有两段没忘记,一段是穿鞋打架那段,另一段就是跳楼那段。成龙还是奉献了很多好电影的,他的付出确实挺多了,敢说这部电影中的打斗场景现在这个年代都很少看得到!
这是我看过的第一部成龙电影,重温了一次之后有了很多和小时候不一样的感受。这部电影中有好多镜头都被列为人们心里甚至世界影史的经典,因为它是无法复刻的。看了我是谁你才会真的明白成龙有多么伟大,他不再只是陈港生,他是成龙。
前三分之一是非洲部落风情体验,中段是追车潜行碟中谍,后三分之一天台搏击、高楼滑下是吉尼斯世界纪录。成龙快乐楼名不虚传。虽然有许多槽点,但这种不要命的胆气是让人佩服的。也许成龙比任何其他任何打星更渴求这种濒死体验?
故事逻辑性不强,但是绝对是大片!飞车,打斗,跳楼每场戏都特别刺激惊险,成龙大哥绝对是用性命来拍戏,在荷兰马士基大楼顶跳下甚至成就了吉尼斯最危险动作镜头记录。这部电影的精彩已经超脱了单纯的电脑特效所能呈现的画面。
武打场面是真的爽,真的是超大制作,那么多群演,还邀请了南非的部落,真的很棒,跟部落的群众短时间建立起来的感情竟然有点感动,最后也是回非洲,还给孩子们汇了五个亿,真的好笑!但是我一直不懂到底是怎么跳下来的。
玻璃滑梯那里我手心都冒汗了!!!最后那个排场真是太有面儿了,这才是大制作大场面啊。龙叔那时候好帅啊,俩小姐姐都好漂亮。老将军甩棍子先是痛击友军然后一个芭蕾旋转扭了自己的老腰那里真是哈哈哈哈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