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主演:Anastasia Shevtsova / 朱丽叶·比诺什 / 阿列克塞·古斯科夫 / 尼尔斯·施内德 / Jérémie Bélingrad / Miglen Mirtchev / 克塞尼垭·库捷波娃 / Marie Kovacs / Lada St Arroman
导演:Valérie Muller / Angelin Preljocaj
语言:法语 / 俄语
地区: 法国
编剧:Valérie Muller / Angelin Preljocaj
类型:剧情 / 歌舞
上映时间:2016-11-16(法国)
别名:翩翩人生波丽娜(港) / 波丽娜(台)
用户标签:法国,芭蕾,法国电影,文艺,JulietteBinoche,2016,:舞蹈,俄国
片长:108分钟
imdb编号:tt4383288
波丽娜从小学习古典舞蹈,完美主义大师波金斯基的得意门生,前途无可限量。如所有古典舞者,莫斯科大剧院芭蕾舞团从来是心中圣殿,直至遇上现代舞让目标加上问号,波丽娜顷刻心乱如麻。
波丽娜不惜放下一切搬到法国跟随著名编舞家,尽管下定决心奋力练习至近乎痴迷却卡在瓶颈无法突破。波丽娜再次迁往他方,寻找新机遇也寻求新生活。
剪辑的处理很有特色,导演没有事无巨细的交代,很多情节转折和故事推进都是点到即止,需要观众很仔细地观察一些好似意识流的场景,但实际上已经完成了2个不同阶段的转化。例如一些大的时间跨度的省略,一些场景的隐喻,一些留白,一些造型的细节。结尾处,女主从为编舞者展示的双人舞中,一步步跳上了真正的舞台,又穿插着重归童年的舞蹈教室走向启蒙老师的那段长路,尽头的老师和她对视着,背后的墙上挂满剧照,其中一张就是女主的舞台照,这里尽管时空界限模糊,但我们知道这是一场功成名就后的师生相会……本片这种对背景信息大量省略的手法,有时候会给观众留下摸不着头脑的疑问,但很快就能跟随主角的节奏浸入到她下一个生活的坐标中去,就像冲浪一样,可能看不清对方在浪下的动作,但你知道她一定会再冲上浪尖,带你一起徜徉她人生的波峰波谷 3.7
可能相对还是更喜欢漫画一些,比较单纯也更侧重于波丽娜的心理探究。原著里几乎没有家庭的戏份,电影似乎是想给她的转变来一个“原生家庭”这样比较强大众比较容易接受的心理动机,虽然挺喜欢这对父母的,但是感觉原著更当代一些,更聚焦于青年对世界的渴望和迷茫,她也并不是一个只知道努力的傻妮子(她的姓发音跟“傻妮子”好像)而是一步步追寻、透过很小的缝隙去观察世界并且勇于把身体挤出缝隙而打开新的生活维度。原著虽然也有对应的几次转变,但似乎一直都是在跳芭蕾,只是不同的流派和方向,但影片似乎离开大剧院后都是现代舞。片中,原本最后男主是玩即兴的,最后也排演起现代舞来,只是编舞的不同了。影片戏剧性更强,但反而让片中人物的感情有些淡漠。
相对于一般人,可能艺术家更会开放自己的心怀,他/她们会拥抱变化和过程中的痛苦与迷茫,这个对于普通人来说,能与之产生共情的程度相对就会比较低,所以观影过程中,我看到更多的是对内心自由和创作自由的渴望。在UCCA、后浪和专业舞蹈家李凯迪老师给出的解析和点评里,其实更加还原了舞者对于艺术追求的执着。那种专注其中,心无旁骛的热爱,其实是幸福的。即便波琳娜在面对亲情的质疑、面对专业指导老师的放弃,依旧不忘记自己的心中所爱,生活即便磨平了性格的棱角,但依旧能够在心底里有一块地方只属于舞蹈。借用李凯迪老师的话结尾吧:真正你所热爱的,就算累极倦极,看到生命的重复和阶段性的无意义,依然,除了它,什么都诱惑不了你。
不抱任何期待的看着电影,总是有些意外的收获。人生中所有的“不顺”都是为了将我们导向我们要去的地方,对于波琳娜来说,莫斯科剧院的舞者,或者是舞团的白雪公主,酒吧的服务生,都只是一种经历。一个承载了一些东西的人,所有的经历都只是为了作品更好。舞蹈本身就是一种很有魅力的东西,能通过镜头,把这种魅力展现出来就已经是很棒的事情。 这个应该跟导演的舞者身份有关系。感觉现在真的要身兼数职才能做好一个作品哈哈。挺奇妙的,在疫情期间参加云观影,在群里听了一些嘉宾的分享,关于这个电影改编自动画和舞蹈和市场
改编自原著漫画《波丽娜》的俄罗斯舞蹈家波丽娜塞米昂诺娃的传记片,缺点也比较明显,不过18就功成名就的这位,1617的话题必然也限的很。片尾的双人编舞我喜欢,再就印象深的是女老师(朱丽叶比诺什饰演,很惊讶她的舞蹈表现,练家子)差评了她的舞:很美很优雅但不真实,缺乏生活体验,导致情绪表达欠缺。。。。片外,法意对那种仪式感的端持美最是兴趣缺缺,大概率是太早就进入审美无度无可循环,美已放低,归入尘嚣碎屑的日常,可以是诸多表达中最为松弛的一环,如此而已。想想最近看的欧洲片都是美,但美已踩低。
俄罗斯的风雪,音乐很好听。据说挑选的演员都是芭蕾舞者,但在动作上,总觉得缺上浑然天成之美。或许我看的好舞蹈太多,所以要求比较苛刻。很喜欢波丽娜在低潮时,从街上平凡的人们身上学到的启示。她比利时的恋人搭档在排练厅里格外帅。老师波林斯基说,“要把自己伸展开来。身体要凌驾一切,眼神投向无限的远方。而无论抬得多高,如果少了从容的凝视,仍是白费。所以在高处时,不要急。”这大概是所有学舞蹈的人,第一节课都会受到的忠告。3.5颗星。
电影中演员话不多,而是用神情和全身来展现故事的表达方式,让人真正深入舞者的眼神中,看到她,试图理解她眼中观察到的故事。电影的色彩丰富,明暗对比鲜明,配乐深入人心,与波琳娜这个角色经历的人和事相辅相成地给她带来新动作的灵感。整部电影情感张力大,冲突接踵而至,延续波琳娜作为一个人探寻自我的视角,而观众也被作为艺术家的她引领着,共同体验她进入每一新阶段演绎舞蹈动作之时对自己所想表达内涵的解答。
艺术类型只是一种表达自我的方式,一种外壳,有时候并不那么重要,就好比写作、摄影与绘画,通过不同的工具去具像化一种情感和思考。??电影女主角经历过人生的起起落落后,在生活里找到了舞蹈的灵魂,也找到了自己的人生。舞蹈和音乐选择都很不错,特别是一些快节奏的地方,很喜欢。??没有走那种励志人生故事的套路,其内核其实也是一种励志,立志于找到那个自己最想表达的东西。此外,女主的父母很伟大。
了解主人公背景后,再来看这部以真人为题材拍摄的电影,有些失望。抛开松散的剧情不说,女主的选角太失败了,脖子前倾,眼神面对镜头总有些涣散,感觉好像没有带隐形看不清的感觉。看过波丽娜真人的舞蹈,就是B站上超级火的巴赫的一天,她的舞蹈优雅灵动,体态轻盈,而不是电影所呈现的这种压抑的感觉。单纯的把它看作一个舞蹈类型电影,也是不及格的,更像一部舞蹈为题材的艺术类影片。
家庭线太弱了,没有和她的舞蹈人生产生什么真正的共鸣。前男友实惨,第一段爱情也真是莫名其妙。另外要吐槽摄影,特写不一定要特写大头啊,跳起舞来手臂的一个动作、脖子的一个弧度或者身体的一次韵律都不好看么?两个头在屏幕上的时候我强行告诉我自己,他们在跳舞。为高潮加一颗星吧,要是我去年学现代舞的时候看到这段,也不至于编不出双人舞。
对于我这种没有舞蹈细胞的人来说看完《翩翩人生波丽娜》都想挥一挥手脚,感染我的不是舞蹈动作,而是波丽娜对于生活和舞蹈再创造,当波丽娜对自己的老师说自己感觉只是连接动作而不是跳舞,以及当她拒绝按照别人的想法跳舞时,才感受到舞蹈的魅力,她把自己的倔强、坚持、困惑和释然都在影片最后的舞蹈里呈现,这时候跳的不是舞而是波丽娜。
听说女主是专业的舞者,舞蹈很美,但是各种微表情和表演还是没办法能达到感染我的程度,一部以舞蹈为主的电影,里面最美最感染我的就只有最后面两人在雪中的共舞,莫名想流泪。电影里面的剧情缺乏小高潮,即使是小高潮但是也被拍的略平淡,剧情编排各种情节的开展都有点流于表面,没办法传达出导演的更深的想法和电影的内涵,
我一猜就有很多连舞种都没搞清的人,结尾那段跟芭蕾没啥关系,并不是什么现代芭蕾。古典舞需要严苛的条件、技巧,现代舞更加注重表达与观念,这里也没有什么褒贬,是由于女主生活(家庭)环境和自身的经历才产生了向后者转变的节奏。那些experimental类型的舞蹈跟配乐挺好,但比诺什的舞技都不如廖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