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译 名 教父2
◎片 名 The Godfather Part II
◎年 代 1974
◎国 家 美国
◎类 别 剧情/惊悚/动作
◎语 言 英语
◎字 幕 中英双字
◎IMDB评分 9.0/10 214,768 votes Top 250: #3
◎文件格式 BluRay-RMVB
◎视频尺寸 1024 x 476 / 1280 x 720
◎文件大小 1CD
◎片 长 202 Mins
◎导 演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 Francis Ford Coppola
◎主 演 艾尔·帕西诺 Al Pacino ....Don Michael Corleone
罗伯特·德尼罗 Robert De Niro ....Vito Corleone
罗伯特·杜瓦尔 Robert Duvall ....Tom Hagen
黛安·基顿 Diane Keaton ....Kay Corleone
约翰·凯泽尔 John Cazale ....Fredo Corleone
塔莉娅·夏尔 Talia Shire ....Connie Corleone
◎简 介
在西西里,少年时代的维托为报父仇,袭击了当地黑手党首领唐·乔奇。在母亲的掩护下,维托得以逃脱,并来到了美国。这已经是1901年的事了,第二代教父回忆起父亲的青年时代,不由得深深感到了创业的艰辛。
迈克和妻子凯为儿子托尼举行了圣餐仪式和庆祝活动。但就在当夜,迈克遭到了袭击,凯受了伤。面对接管家族后所遇到的种种困难,迈克又回忆起了父亲唐·维托到美国后的“奋斗”历程。
迈克尔一步步进行着复仇。同时他也在不断拓展家族的势力。通过与吉尔参议员勾心斗角的明争暗斗,迈克尔终于又控制住了一家大饭店,并开展了赌博生意。就在迈克尔扩大家族的势力时,一名叫罗斯的黑道人物又闯了进来,企图占领迈克尔的地盘。双方在暗地里展开了较量。迈克尔不满足于在国内已有的势力,他的手又伸到了古巴。然而革命的爆发却使他的计划受到了严重的挫折。
罗斯收买了迈克尔的哥哥弗雷多为他提供情报,企图暗杀迈克尔。但迈克尔也已对罗斯采取了暗杀行动。迈克尔含泪处置了弗雷多,却不禁回忆起当年父子兄弟间其乐融融的情景。迈克尔的不法行为终究为他招来了麻烦。ZF展开了对他的调查。迈克尔受到了一系列的指控。然而借助权术,迈克尔又一次转危为安,逃脱了法律的制裁。
迈克尔成功地对付了ZF的调查,但他的妻子凯却再也受不了这种充满了暴力、暗杀和罪恶的生活。她去做了人工流产,含泪离开了迈克尔。亲人的离去和兄长的背叛使迈克尔深受打击。金钱和权势并未给迈克尔带来幸福。他孤独地坐在湖边的住宅外,茫然地望着远方……
幕后制作:
此片既是第一集的前传,也是它的续集。一方面,德尼罗扮演年轻的维托展现出前辈教父的“创业史”,另一方面,迈克作为新一代将黑手党家族现代化,并细致地揭示了黑手党第二代魁首的内心世界。这种切割叙述法极具遥相呼应的内在戏剧力,因此该集的艺术成就超过第一集。本片荣获第47届奥斯卡最佳影片、最佳导演、最佳改编剧本、最佳男配角、最佳美术设计、最佳原创戏剧性配乐。1981年推出的电视版将两集内容按剧情顺序重新排列,并加上一部分先前被剪掉的镜头,构成386分钟的“完整版”。
花絮:
·弗朗西斯·福特·科波拉根本就没有时间拍摄教父第二集(1972),他要求为这个结局挑选一个风格不同的导演,他自己只是担任主要的制片人。他推荐马丁·斯柯西斯,但马丁的电影公司老板反对。最终,在提了一些条件后,还是科波拉答应执导该片。
·为了准备角色,罗伯特·德尼罗定居在西西里。
·麦克在卡普里入住的哈瓦那酒店,拍摄场地是在圣多明各(多米尼加首都)的El Embajador酒店。
·在最初的一些闪回场景中,男演员们的裤子都是拉练式的。有一个作曲者指出在那个时候拉练还没有发明,于是这些场景必须重新拍摄,换成了纽扣式的裤子。
·扮演幼年克莱门兹的布鲁诺·柯柏,(这个角色在教父第一集中由理查德·S.卡斯特兰诺扮演),在电视剧The Super(1972)中饰演卡斯特兰诺的儿子。
·马龙·白兰度和罗伯特·德尼罗是唯一扮演同一角色分别获得奥斯卡奖的两位演员。白兰度在教父第一集中获得最佳演员奖,德尼罗因为该片获得最佳配角奖。他们都是扮演维托·柯里尼。
·马龙·白兰度本来被认为是在影片结尾闪回部分最主要的客串演员,但鉴于派拉蒙在拍摄教父第一集中对待他的方式,他拒绝了哪怕只有一天的拍摄请求。
·在闪回部分,演员们说的语言并不是意大利语,而是南部意大利方言的一种结合(大多数是西西里岛人的)。
·罗伯特·德尼罗曾经在教父第一集中试镜并且扮演了一个小角色。当科波拉在为该片寻找演员时,他看了电影Mean Streets (1973),于是最终知道了德尼罗应该在这部电影里当主演。
·电影在圣多明各拍摄期间,因为艾尔·帕西诺的肺病,耽误了一个月。
·在340家电影院,提前预定观看的定金总额是26,000,000 美元。
·詹姆斯·坎要求他在片尾闪回部分扮演桑尼·克里尼,获得的报仇应该和他在第一部电影中的一样。结果他如愿以偿了。
·电影中总共有16次死亡。
·该片被电视指南杂志(1998年8月刊)评选为最伟大的50部电影,名列第一位,而教父第一集排在了第七位
2018.12.31看完,电影很长,抽不出完整的时间段,分几次看完。这部电影主要讲述第二代教父迈克·柯里昂的奋斗历程,同时穿插第一代教父维多·柯里昂的创业史。总体来说,我觉得教父2比教父1更加精彩,迈克这个新教父形象被阿尔·帕西诺演绎的更加丰满、立体,和1中相比,迈克更成熟老练,喜怒不形于色,迈克在一次次家族危机中成长为一名出色的领导人,但同时也变得冷酷、独断专行,对妻子、对哥哥弗雷德、对汤姆,我很难再把他和1中那个纯厚温和的青年联系在一起。我想他也是身不由己吧,入了黑手党坐了那个位置,就得杀伐决断,仁慈就是对家族不负责任。他和第一代教父都是因为家人而坚强,但他却夫妻感情破裂,被亲哥哥出卖,我想他大概很难再信任别人了,在影片末尾就已经能看到,他开始追忆,独自一人。
1.在海门·罗斯的生日宴会上,从反抗军搞自杀袭击,麦克就意识到独裁政权要完蛋,强者总是见微知著2.在哈瓦那的酒会上,麦克意识哥哥弗雷多是叛徒,一个转头就把愤怒消化掉,紧接着那失望的表情让人心疼3.弗雷多是真的蠢,一开始坚决否认自己认识强尼·欧拉,结果为了显摆一下自己早就知道节目的套路,就啥都说了,人啊真的不能得意忘形4.初代家族,一开始站C位的是克里曼沙,后来的教父却是维托,谋杀收保护费的,帮助寡妇对付罗伯特先生,回意大利替家人报仇,教父只能是维托5.弗雷多带安东尼去钓鱼,结果安东尼被叫回去了,就知道弗雷多要死了,以为是溺水身亡,结果还是一声枪响,麦克的阴狠已经超越维托6.强者总是孤独的,这是宿命,也是诅咒,欲戴王冠,必承其重
第二代教父迈克·苛里昂,有一个不想与家族利益与父亲事业纠结的梦想,但在父亲遇枪杀在医院无人监护的刹那间,毅然决然的射出复仇的子弹。从此,走上保护家族利益的不归路。在妻子死于随信的汽车爆炸声中,在哥哥弗雷多的背叛下,在挚爱凯决然堕掉迈克的骨头,在对手罗斯的枪声中,沉着冷静内敛的迈克用孤独冷酷绝情把自己封闭起来,用高处不胜寒的孤绝,维护住了柯里昂家族的安稳。影片在迈克缓缓关上凯的那道门结束了!从此,第二代教父在秋风起黄叶飞的悲凉季节里成长起来了!
“教父2是礼乐崩坏的战国时代,只有利益与生意。”麦克完全没有笑过。在第一部里他是充满理想的年轻人,和别人说“这是我的家族,不是我。”这部没有第一部的浪漫,加入政治的元素显得更加残忍和真实。科波拉的群像戏依然是巅峰,包括开头的聚会,中间的古巴除夕晚宴,回忆杀里的意大利耶稣游行,最后的法庭审判,都是教科书一样的优秀。Ps.意大利导演是不是都对20世纪初的移民美国印象深刻...1900的开头也是一个大船上所有人看着自由女神像的场景。
豆瓣TOP250补标。青年记忆追忆。教父系列带给我无穷的震撼,教会——或者说指给我世界的深度与广度,男人的深度与强度。《教父2》也一度成为我“为数不多续作优于初作”的认知。十年过去,虽未有广厦巨轮之成就,无握呼风唤雨之能力,但个人也算成长了些微。以双男主为纲的《教父2》,叙事更趋功利了些,人设之魅也多了几分人为的捧踩痕迹。其对我价值观的影响,解构虚幻之柱、建构支撑之力,其偏见之姿,在细微之处暴露了裂痕。
何为美国?是高举火炬的女神,还是被钱掩盖的基督?何为黑帮?是杀人犯罪的组织,还是努力求生的家族?那应是个众人合力的团体,而非个人扛下一切的孤独;那应是个家庭和睦的集体,而非妻子绝望离去的痛苦;有些家族至上的信念,不知已有多少人让其给金钱让步;有些保护家族的决心,不知还有多少人可以被教父托付;因而敌人必死,长老须入土;因而无可宽恕,叛徒须清除;兄弟背叛,也只得毙于游湖,不管他正为儿子捕鱼,呼喊着圣母
结尾让人想到百年孤独: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怀念的父亲带他去见识的“冰块”,而不是三十二场失败的武装起义,与十七个女人生下的十七个儿子,十四次暗杀,七十三次伏击和正在发生的一次枪决。上校衰败的余生,在铸造小金鱼、融化小金鱼的循环往复和徒劳中变得稀薄,稀薄到消失于家人的视线、稀薄到生命悄无声息的湮灭、稀薄到第六代的布恩迪亚询问马孔多居民的时候,他们已经遗忘了上校和他的家族。
第二部比第一部叙事更丰满,表达的情感也更丰富。老教父白手起家的创业经历穿插在新教父步履维艰的守业历程中,同时老教父的群贤毕至与新教父的众叛亲离也形成鲜明对比。老教父的这条支线充满了人情味,而随着时代的变化,到了麦克这一代,社会环境已经不利于家族的发展壮大,生存空间也在急剧缩小。为了维系家族事业,他不得不果断除掉所有敌人和背叛者,也包括自己的哥哥。而当所有的目标实现,他已经成了一位孤家寡人。
寂静无声。两条线,两段画面的来回切换,“大人,时代变了”人也变了,我期待着Michael像开金手指一样大杀四方,这非普通人生。他问自己的母亲,得到不是能够解决问题的答案,更像是一种柔和的安慰。也可能从这一刻开始或者很久之前,他的生活就要被注定的订在未来上。结尾,回忆年轻时候给父亲庆祝生日,一家人吵闹争执的坐在一张桌子上,色调和父亲的故事一样,暖色的。
感观比1好的原因是我又看懂多了一些,还蛮喜欢交替讲新老教父故事的。这样感觉Vito是很有魅力的白手起家,Michael是很艰难的努力转型,要说都不容易。说到Kay,其实也是可以理解啦,只是对于普通人来说平常的事情放在这样的家族里就显得有点不够体贴,也有可能是因为又被代入主角视角了。结尾的回忆很有触动,父亲的生日凑在一起的兄弟姐妹们最后独留孤零零一个。
看起来不如一刺激。新老教父的原则性强到令人惊叹。有几个画面没看懂,比如潘在酒吧那里,以及为什么最后他推翻了自己的证供,是怕自己的哥哥被伤害吗?可是他哥又为什么会出庭这个电影有讲吗?加上我脸盲严重,两代教父身边的几个亲信的名字和脸,我就没搞清楚过,,回头再看吧。但人物的悲剧性刻画地很深了。帕西诺好帅,他的深沉气质我受不了。
《教父》系列的主旨在于老教父的成功是因为他仁慈,新教父的成功是因为他的独裁。这一点在《教父2》中体现的淋漓尽致,为了保住自己的权力,可以看到这个人逐渐变得麻木不仁,兄弟、爱人都不能相容,并且为了追求权力的稳定而失去了兄弟、爱人、老友。同样,导演并没有因为主角的更换就对主角塑造正义形象,而是塑造成了悲剧枭雄的形象。
双线叙事,跨度极大,一二代教父的叱咤风云,创业与守业。Michael, he is much more smarter, but also colder. 可能也是时代在变,身不由己。本来是最不涉及家族事务的小儿子,本是为家族而变得坚硬而冷酷,最终却以众叛亲离的代价登上巅峰宝座,蓦然回首,物是人非,只身一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