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箭士柳白猿 (2012)/箭客柳白猿 / Judge Archer
导演: 徐浩峰
编剧: 徐浩峰
主演: 宋洋 / 于承惠 / 李呈媛 / 王燕妮 / 赵峥 / 更多...
类型: 剧情 / 武侠 / 古装
制片国家/地区: 中国大陆
语言: 汉语普通话
字幕: 中英双字
上映日期: 2016-03-11(中国大陆) / 2012-11-11(金马影展)
片长: 90分钟
豆瓣评分: 7.5/10 7813人评价
箭士柳白猿的剧情简介
因为年少时目睹姐姐遭害,双喜(宋洋 饰)内心巨大的阴影一直挥之不去,但他意外继承高超箭术成为了一名武林仲裁人柳白猿。混血美女二冬(王燕妮 饰)和绝世名伶月牙红(李呈媛 饰)出于不同的目的接近柳白猿,柳白猿在两个女人之间为爱纠葛不清。当所有的阴谋真相大白之后,柳白猿与匡一民(于承惠 饰)两位武林高手上演生死对决,最终柳白猿成为武林的一代传奇。
宋洋马君算是他的御用了吧?于承惠只合作了前两部。相较于前作在人物和故事上都更加丰富复杂了(但可能显得散乱零乱意识流?)、也加入了一些独白来剖析想法辅助理解,女人拍的还行。但是人物的情感动机行为逻辑我和上一部一样还是不太懂……比如为何要帮忙为何爱上月牙红、二冬前两次用刀是为何、最后比武的意义、月牙红的态度……过德诚两次长枪比武、在酒馆划勒巴子和对战车夫、32min群战、最后的比武等基本都是(固定或横移等)长镜头不使用快速凌厉剪辑,且还是像上一部一样非常写实也因此不太好看。左脚对着目标、神色不变、对上耳朵是平衡、射回来的箭这些教导的存在意义是什么?柳白猿怎么会没死、过德诚他杀的?整体上,是余味悠长还是装B?编辑:看豆友短评领悟,这是一个武林两种人物的式微。枪和火药才是硬道理,弓箭和长矛注定失势。
7/10 徐浩峰的第二部导演作品,观感上是非常规矩写实的功夫电影。依旧有强烈的个人风格,动作戏出彩,板正凌厉。文戏上有些造作,比起《师父》差点火候,用粗糙点的话形容就是装逼过头。但徐浩峰的水准还是毋庸置疑,包括对人物气质的塑造,氛围的营造,情欲上的表现手法,通通让人刮目相看。常常耿耿于怀于《道士下山》的失败,陈凯歌处理得太差,徐浩峰自己拿回来拍都不至于这样。凯歌导演对于徐浩峰故事的精、气、神根本不得要领,连“欲”也处理不好,真是失败中的失败。而那部始终未见天日的《刀背藏身》,如今还在期待着。还有原定今年会上映的《诗眼倦天涯》,都在年度值得期待的华语电影名目之中。
突然发现我是倒着看的,三部曲就倭寇还没看,而倭寇刚好是第一部师傅是最后一部。徐浩峰的武侠世界我通过这部作品更了解了一点,导演要表达的世界里有规矩,有大时代背景下的无奈,有对真实武侠世界丢失东西的惋惜。不过看惯了写意江湖的人可能会对导演作品有点不大喜欢,我倒很中意那种端起来的感觉,总让我觉得民国武侠世界就是这样的。也谢谢导演塑造出一个新的江湖。鲜果店前师傅徒弟那场花枪真的好看。月见红笑起来漂亮的要死,换我我也愿意被她气势压住。别说十五个苹果,三十个都行。宋洋最后在鲜果店看到她笑起来憨憨的,怪可爱的。配乐我还挺喜欢,转场我也喜欢。
这部电影画面清淡到曾经多次放在眼前也不想看,前段时间刷到几个片段,突然起了兴致,在一个早上认认真真的,没有点快进的看完。徐浩峰的电影还是那个味,装叉的人物台词,清淡的画面,是江湖武林又不仅是江湖武林的剧情,还总少不了金发碧眼的女人。喜欢的人自然会喜欢,不喜欢的会不屑不顾。我想说说柳白猿这个人物,这个也可以说是史上最乏味无聊的男主,每日勤练武功,坚守武林仲裁之责,唯一的一次发疯失误倒让人印象深刻了,像极了一些一心孜孜不倦只做业务的工作狂,然而业务做的再好又如何?也只不过在江湖上留一个名声罢了,而且还是个继承的名声。
姐姐-被强暴的传统文化,二冬-军阀势力的试探骚乱,戏子-江湖儿女救风尘。在姐姐的回眸与哭叫里,他被迫死一次,习武济世,主持正义,不断解决试探与挑战,最终却还是在这老一套的救风尘戏码中落败——侠骨必兼柔肠,否则便不算江湖中的好人物。因此输赢、大小、最后一场戏的新老对决倒并不令人十分揪心,让人无限唏嘘的倒是那在三声枪响中倒下的人物与时代。深不可测的隐士高人,冷兵器虚实、气力、阴阳……无数相生相合的道理与游戏、轶事与余韵……都被枪炮干脆轰裂碾碎,死无全尸。赢了的柳白猿,也不过是把一套哀江南唱到老。
电影看完之后过了很久,在徐浩峰的电影《刀背藏身》可能上映的消息出来之后,看了原著小说集。整体来说,电影与小说都很棒,在我观影记录中可以将其排至个人观感十佳武侠电影。与原著的的差异不算很大,很好的锁住了原著的元素,没有在影视转化过程中流失精髓。只是,结局如果是原著那般,柳白猿死于水果店里的炸弹之下,可能真的就是别有一番风味了——那种中国功夫遗失之势所带来的惋惜与悲凉,真的足以打动观众。
武行不同于江湖,所以导演徐浩峰一直在追寻过去时光里的规矩和方圆!“划了个巴子”近战对打,打破传统古典武侠,更贴近实战,场面上并非好看,可贵的是导演一直在坚持!电影整体偏艺术化,片尾提示“射箭技法已失传”,如同电影美化了中国武术,已丧失了真正格斗的概念!一代武术名家于承惠,片中仍修为武术,老人虽已作古,在电影里留下了一代风华!
你在银幕上真的看到一个美女,不如你以为看到一个美女。徐浩峰彻底颠覆中国传统武侠电影的武舞传统精神是可嘉的,但是确实是拍出来一部动作不太好看的武侠片,能看出来他的着重点也分散在了一种精神层面,不过是与一般认识中的侠义精神相差甚远的,一种颇有神秘主义色彩的气质,佛与基督的同体,有点不知所云了。PS我还是更喜欢侠女角色。。
如果你对新鲜事物有好奇心,如果你想偷窥从未接触过的领域,如果你想知道跳墙和尚是什么(反正不是佛跳墙那道菜),如果你想知道一个帅哥箭手会更喜欢混血飒爽打女还是妩媚妖娆戏子,如果你喜欢足具文艺气息的武打场面,这个文人导演应该可以满足你。仪式感很强的电影,厉,不管明不明。如电影中所言:气定,则无往不利;心乱,则在劫难逃。
儒侠义士,文人风骨,长枪短弓,浩峰射雕。承“倭寇”之风,柳白猿更兼内在意境,“虚”气质犹胜“冷”兵器,“冷幽默”的现代性与“长枪短炮”的传统性有机结合,奠定作者电影独特的美学风格,同时也间接影响王家卫的《一代宗师》。(雨夜黑衣叶问战白衣群雄)。文有郑大圣,武有徐浩峰,皆得之有幸。
徐浩峰的作品,不论小说还是电影,都有着一种让读者莫名觉得他很清高自赏的感觉。《箭士柳白猿》说是武侠片,但动作戏古里古怪,剧情也是稀里糊涂,不像香港老武侠那样以打斗吸引观众,又不像一些大师那般用情节取胜,徐导摸索出的徐氏武侠,终究不属于所有的观众,只适合一个小圈子自娱自乐。
三星半。所有人物都极其摆谱有范,无论喜怒哀乐,言行举止,唱作念打,乃至床笫之间都有一种戏剧般定格亮相感。一袭道袍却由始至终背着个手风琴的杨乃兴,一身东方旗袍却有着西洋面孔的二冬,明明是枪行天下却用刀箭比武的师徒。没有慢镜,没有内心,只让这一切矛盾构成了这部奇特的武侠片。
徐浩峰的武侠,总是带着股超出一般的“装”的韵味和气度。师父中的挟刀揉手和巷战,这部中的划拉巴子和仲裁,无论是武打场面还是角色作为,都带有一种理想化、概念化的特质。虽然不太讨喜又容易一头雾水,毕竟规矩和生存哪有功夫和武打来的好看,但是那种逝去的武林的萧索劲,别有迷人风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