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导演: 吴宇森
编剧: 陈庆嘉 / 吴宇森 / 梁淑华
主演: 周润发 / 狄龙 / 张国荣 / 朱宝意 / 李子雄 / 更多...
类型: 动作 / 犯罪
制片国家/地区: 香港
语言: 粤语 / 汉语普通话 / 英语
上映日期: 1986-08-02(香港)
片长: 95分钟
又名: A Better Tomorrow / Gangland Boss
IMDb链接: tt0092263
英雄本色的剧情简介 · · · · · ·
香港某个国际伪钞集团重要分子宋子豪(狄龙)和Mark(周润发)情同手足,某次宋子豪带手下谭成(李子雄)去台北交易时被其出卖受枪伤被捕入狱,为替好兄弟报仇,Mark孤身赴台,结果被人打成瘸子,江湖地位自此一落千丈,而宋子豪的父亲也在不久丧命。 一向视宋子豪为偶像的宋子杰( 张国荣 )得知哥哥的真实身份后,对黑社会及他恨之人骨,立誓利用警察身份将黑帮势力斩草除根,宋子豪出狱后不顾苦等他想重创辉煌的Mark的劝阻,决心弃暗投明,无奈得不到宋子杰的谅解。而此时已成帮会老大的谭成欲找宋子豪再合作,遭拒绝后放言会害宋子杰,被逼走投无路,宋子豪决定再与Mark连手共抗强敌。
有血有肉的手足兄弟情 算是圓滿結局。豪傑兄弟緩和最後因Mark以生命來句讀 阿成的一番狂言狂語 擊垮豪哥 手足剛做了他們的人肉防彈衣逝去 現在又把阿傑拖下水 阿傑最後遞上手槍的眼神透露著理解和堅毅 必須血仇雪恥 兄長拿出手銬那番說詞 戳中淚點 大哥永遠是蒼天大樹。一部爺曾經都是大哥的青春劇 現地位身分大佬的人物 86年演的也是風雲人物。“大哥”是爹系Boss前身 江湖兄弟的義氣自從跟了阿中姓這類黑幫題材也很少表現了。 看當年港產製作就和看如今韓圈一樣 當紅的人物活躍在各種大小螢幕 畢竟當年都是TVB藝人經紀班出身 各種資源交叉捧 文化輸出很厲害 英雄本色OST已經成為了尚敏的專屬BGM 昔日大哥的沒落。
已经不记得是第几遍了,可说是香港电影全盛时代的黑社会史诗,三大男主角也都正值演艺事业的鼎盛之年,真是一时无两。发哥的气势是不必说了,血洗枫林阁、驾船杀回两段,摄人心魄,狄龙也是早年的霸气在经历长期低谷之后转为隐忍,若非如此,恐怕还未必能如此契合角色。少时只觉看了热血沸腾,现在重温也意识到,全片所传达的,其实是一种保守的“江湖道义”:在现代化的浪潮中,它已无法有效约束人们(两边的坏人都是),而最终的复仇,正是在重申兄弟情义。这恐怕并不能阻止瓦解,但表现出来却还是具有巨大的感染力——也许,正是因为社会在法治下趋于理性化,这种原已被边缘化到只有黑社会中才真切存在的“兄弟情义”,才成了传奇?
听了张国荣的《当年情》特意来看的。“如果说拍吴宇森的电影是一种享受的话,我十分同意;如果说与周润发一同拍电影更加享受的话,我更加同意”,电影里张国荣还略显青涩,而周润发的洒脱不羁和狄龙的大哥气质彰显无遗。原来这么多的经典语句来源于这部电影,“阿sir,我不做大哥已经很多年”“他有勇气去改过,你为什么没有勇气去接受呢?”
实在是无趣得要紧,通篇的粗制滥造,从剧本到表演到镜头语言到剪辑,连顾嘉辉的配乐都嫌太过于满了。当年少的可怜的观影渠道造成了少数能流传出来的影片都变成了经典,原因不是因为自身品质,而是观众的观影需求被极大的限制着,所以把情怀都给这些很普通的电影。同年杨德昌的《恐怖分子》,都已经是很成熟的现代人文思考电影了。
还行,发现这里面好像是只有一个女性角色。应该主要是关于兄弟情的吧,弟弟是兵,哥哥是贼,当贼想要走回正道却处处碰壁,遭到弟弟的不信任。所有都在最后的一场枪战中和好了。但有些地方挺想吐槽的,比如阿mark报仇的时候一个人是怎么打过那么多人的,那么多枪最后只打中了他的腿;还有他独闯人家地盘受了点伤就拿到了磁盘。
颜色太棒了。人生中的第一个剧本就是警匪一家1.毛躁姑娘:把花朵剪掉,大提琴碰到客人,碰碎车窗 2.小细节:a.挖耳朵,弹耳屎-不耐烦 b.叼着牙签/火柴棍 c.啃苹果 3.红色门神。你信不信有神?信,神也是人。能掌握自己命运的就是神。4.有钱,黑的也变成白的。你弟弟就可怜喽,因为你,白的也变成黑的。
电影多强无需赘言,关键是从个人角度,它的人物、情感、台词等能让我一次次走出逆境和低谷,就是一种发自内心的共鸣!狄龙气场过人,哥哥演这种几乎有点“反派”设定的角色也很可爱,但最经典的还是发哥,华语影史上能符合“我不是针对谁”、“你们一起上我赶时间”级别的表演,小马哥一定前三!
周润发年轻的时候拍的电影真的很让人印象深刻,当时他还没叫做发哥,老了以后,拍的电影就一般了,感觉变大牌了,但是这部电影里面,虽然他做的是配角,但是让人印象更深刻的是他而不是狄龙,不过狄龙也是拍的很好,从表演上讲,已经无可挑剔。电影还好,但表演实在太好。
可能因为这些情节就像琼瑶的情节之于如今的言情,剧情被后世反复使用,所以让我觉得有些乏味。另外,我从不认为这是一类所谓的男性电影,这种观点很好笑,情感是相通的,只是每个人不同的理解而已,我可以感受理解其中的所谓兄弟情,只是觉得赞誉实在言过其实。
同时看了国语和粤语版,还是粤语版的语气更到位。每次看都有新的感受,关注点也有些不同。当年情,像红日发放金箭,狄龙虽然已经过了最黄金年龄,但笑起来眼中还是有封俊杰、李寻欢的神采,张国荣好嫩,周润发好帅,明天会更好好好听。那是最好的时代之一。
真的是太好了,不知道为什么现在才看到这部电影。编辑也好演员也好导演也好摄影也好音乐也好。小马哥是最好的,在闽南语芭乐音乐里杀人也好,开船开到一半掉头也好,说话说到一半被爆头也好。这个片就能让我掰着指头“也好也好”地说上一个钟头。
今天在家和室友重温了一遍。有些场景和现代电影对比起来很粗糙,但是情绪和冲突真的表演的刚刚好,阿豪出狱在街上看到Mark低头哈腰没有去打扰,阿杰和哥哥在雨中扭扯,尤其是在庙里,mark说:赌博也有输赢啊。 经典永远是经典。
并不是无脑动作片,有很真挚的感情在里面,而且导演把它处理地很细腻,洋溢全片使观众看了绝对不会隔着屏幕觉得尴尬而是很自然地感动。动作片段也不是为了打而去打,而是在情感的推动下去打。我更喜欢把它定义为一部情感剧而非动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