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男主无疑是自私的,为了自己精神上的伟大,却连家人都不顾,抛妻弃子学雷锋,也是醉了!虽然最后有个国际长途电话和解,但这对于家庭造成的伤害,又能弥补多少呢。也不知他妻子有没有后悔带他皈依耶稣呢。PS:看片名以为是动作片,看了一会儿以为是犯罪片,再看一会儿以为是传教片,接着看发现是励志片,再往下看看是政治惊悚片,最后才发现是传奇传记片。
6/10?馬克福克斯自從拍了《追風箏的孩子》與《量子危機》後就回不去了。前半段傑拉德巴特勒從DV男洗白成教士後開始放空,中段去非洲救濟小朋友開始睡著,後半段被槍戰吵醒,但這些動作場面依舊毫無看點。唯一亮點是最後短暫化身為制裁者的那一小段有好看到,也難怪這個主角非巴特勒莫屬,但作為傳奇人物的傳記片實在不怎麼樣。
描述人性与罪的前段处理得很好,后面悖逆上帝那段也提醒我们基督徒,靠自己是不行的,荣耀归上帝,上帝是爱,爱是可以化解一切的。算不上福音电影,很容易误导基督徒和不信主的朋友,还是客观的看待,如果暴力能解决一切,这样的暴力宣教没有也罢,真的要客观看待问题,而不是只凭一腔热血!哈利路亚!
对错是非是最难说清楚的事情,对于非洲正反两派势力电影语焉不详,似乎正邪两立黑白分明,叛军为何要对小孩斩尽杀绝,太坏了反倒不真实。另外就涉及世界观的问题了,我比较认同电影中金发美女的意见,不要尝试去做救世主,因为一旦介入战斗就成了冲突的一部分,而冲突不论其目的如何,过程都是杀人
几度看不下去。男主的转变?能过好自己的生活就很不容易,还有钱建孤儿院?被毁了继续建?以一己之力筹钱救非洲孩子。钱这么容易来?男主非常不讨喜,甚至讨人厌。后半部更甚,他不是什么救世主,就是成瘾性人格。没见过这么讨厌的男主。杰拉德演的也无济于事。从电影到人物,一无是处。
这货就是一个传奇。以前是个抢毒贩的暴力男,出狱后跟随信教的妻子受洗一跃成为敬业顾家男。听闻南苏丹难民生活在水深火热中,只身前往,倾家荡产建立孤儿院,从叛军手中拯救孤儿。看似个传教片,但并不全是,主角从难民的惨状之中得出以暴制暴这个手段时难保不对上帝持有一种怀疑态度。
传记片+福音片+南苏丹的苦难。最大的感受:1,《血战钢锯岭》的宣教让人觉得聒噪,这个片子却让人肃然起敬,男主以他自己的方式拯救生命,尽管这种方式不合正统教义;2,天地不仁,世界上还有很多地方人命如草芥,单有信仰是不够的,还是得行动起来,不管是不是以上帝的名义
他认为自己是个一辈子都在做恶棍的王八蛋,杀死过人,吸毒抢劫无恶不作。但当一个孩子坐在他的身边,缓缓地道来:我曾经被逼着用棒子打死自己的妈妈,否则我和我的弟弟都会死,我打死了我的妈妈。。。他的执着和无奈,还有最后的坚持。。。
看这类电影最不可思议就是世界上真有这样的人。以暴制暴不是新鲜的话题,现实生活比电影能展现的更残酷。好奇的是,如果preacher的经济条件已经像影片中描述的那样紧张了,那么庞大的军火开支是哪里来的?不会全靠苏丹解放武装吧
1.毒贩监狱刑满释放,加入教会,救助苦难百姓;2.非洲之行被震撼,决定战乱区建立孤儿院;3.雇佣雇佣兵看守院子;与恐怖分子发成冲突;4.政府无力财力支援;男主回美国卖掉房产,抛妻弃女,前去坚守战地孤儿院;
想不到这个还是个传记,真人真事改篇,不过人物的性格转折实在是太快,只一个坏人突然因为以为杀了人而信上帝,然后又把自己的妻女抛弃去救非洲人民,人物的性格转折太突兀,实在让人无法接受,最后二十分钟快进看完的,
风格偏写实,从sam整个人的转好入魔清醒去展示了在一些非洲国家先仍存在的战争、残暴。也许是因为影片前面过去平缓,给我的震撼远不如《卢旺达饭店》,不过最后sam与女儿的那段通话还是十分感人。
当你沉浸在幸福之中 这个世界的另一处 一群无辜的孩子在黑夜里徘徊 在痛苦中煎熬 在战争中求生 这就是电影的魅力 它让我们体会到自己的渺小 让我们知道这个世界上有这样一群人生活在水深火热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