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非常好看又有趣。镜头构图很喜欢,看得出来的讲究,所以导演在之后可以拍出《钢的琴》呢。拍的场景在当时都是非常生活化随处可见的,而现在再看,已成了那个时期的特色,勾起很多记忆,这也是影像记录的意义吧。背景乐和背景音都非常有意思,因为都太熟悉了,一个流行文化开始兴起繁荣的时代,城镇建设区别不算大,流行的东西区别更小,流行符号就串起来了对那个时期的记忆。刚看完觉得结尾就这样结束了吗,好像被淹没了一样,再一想,不就是这样,有千千万万的王抗美,都成了一个时代的流行符号,就像王抗美跟警察说了自己的名字时,警察问他51年还是52年。退休,意味着集体意识不再那么鲜明,个人意识开始变得重要,而深深的时代烙印让我们哪能拥有这种自觉。
王抗美,典型的东北底层退休工人,国有企业改革,大量工人下岗,被冠上铁路宣传队光荣退休的名号,成为了四处奔走的无业流民。他把那一句“妻儿老小皆如意,无需劳碌自亨通”当作自己的最后一根稻草,走街串巷找各种活干。网络营销,实则传销组织,他又找到擦鞋女工、倒骑驴蹬车工、广告促销员、二人转演员、自行车修理工等各类手艺者讨教赚钱之道…而最后留给他的,只有住院的妻子、老公出轨的女儿、不务正业的儿子、成日打麻将的弟弟弟媳、三餐没顿正经饭的父亲……当他知道自己的父亲每天啃地瓜时,那最后一根稻草终于压死了骆驼。他对挑衅的酒鬼说:“来啊,搞死我啊,欢迎搞死!”
真好。王抗美这个名字就暗示着被忽略被遗忘的境地。时代把钢号烙在他身上,然后回手就扔下了他。王抗美三次唱起长征组歌,只有第三次没人听的时候唱好了,不像契诃夫《苦恼》里那个老头吗,几次开口没人听,最后没人的时候把苦恼讲给马听了。活到这把年纪,已经是一场很远的长征了。不过长征最后没看到刘志丹,看到的是一地鸡毛。耳朵大有福,骗人的,但也该信它,没这些东西憧憬着,就看不到奔头了。电影里2004年的流行歌放起来的时候,恍然发现真的已经好多年了。看来自己是真的老了。
《铁西区》《小武》那一批电影的喜剧式解构,可能也是大陆地区最好的喜剧片。以一场欢送会后杯盘狼藉的落寞情景开场,把社会发展的断裂和时代阵痛编织进一个曾经以己为荣的小市民一天半的生活。他被打造成一个刚刚走出体制的“外来者”,观看着这个充斥着流行歌曲、资本高速流通的落后县城并与其不断发生摩擦,渐渐发现自己已经不属于这个世界,是一个被榨干的没有剩余价值的被淘汰者,这些隐隐的痛与悲,全都被装点成一个个带有能量的荒诞笑点,一个个地揭开那些连着筋肉的时代疮疤。
张猛导演对东北人的日常生活刻画得太形象了,比《钢的琴》来得更加真实更打动人,把下岗职工潦倒的生活窘境展现得特别精准,而且人物对白,方言口音,唠嗑打趣的方式,非常正宗,还出现了传说中的“你瞅啥”场景,各位可以看看范伟是如何回答的,是很经典的回复方式。范伟的表演已经到了不用说任何话就让人捧腹的地步了,好几次我都笑得直拍大腿。本来这部电影的基调是悲凉的,不过范伟作为主角,给电影增添了很多喜剧效果,让电影少了严肃性,有了更多讽刺,让人笑着笑着就哭了。
找了半天资源都没有,于是下载了1905电影网,?️。相比于钢的琴,我还是比较喜欢钢的琴,也许那部片子离我更近一点。那部片子画面也更美一点。这部里边的范伟老让我想起我爸,但是我爸又和范伟有很大不同,只是想到人到中年,儿女是否幸福,就好像电脑算命的那句话:“夫妻老小皆如意”就是最幸福的事吧……小人物的生活就是充满了很多辛酸,特别是看到新希望的那种希望与喜悦,同时愿望幻灭后的那种失落都写在脸上,范伟演的真好…
张猛拍的最好的一部,比《钢的琴》更为自然和生动。主人公王抗美退休再就业的过程展现的不仅仅是他笑中带泪的个体遭遇,其在城市之间的运动轨迹也捕捉了大量的民生百态和世间冷暖。东北人自带的幽默属性消解了故事中残酷的一面,而一直出现的各种网络神曲则将21世纪初中国社会的躁动与不安完美的衬托了出来。这个片子应该和宁瀛的《夏日暖洋洋》放在一起比较,不可逆的时代脉络和小人物的命运共振是它们最为相似的特点。
明明是08年的场景,记忆却像98一样的久远,12年过去了,再也见不到那样的街道,泥土路,昏暗的街灯,参差的平房,深夜的犬吠,取暖烧的炉子,一间屋就是一个炕,非常东北的画面,非常东北的生活。12年过去了,城市化,三农,乡村振兴,城镇化,县城里盖起了大超市,电影院,农村越来越冷清,人们在社会大潮中起起伏伏,我们得到了一些东西,生活条件越来越好了,我们失去了一些东西,都在这部电影里。
东北三部曲(2/3)和《钢的琴》相比人物目的略显涣散,工厂、废楼与叙事的联系微弱,突兀的奇观性。丰富真实的细节积累,对白很好地把握了电影与小品之间的尺度。背景音的设置巧妙(新闻联播、长征、电视广告),但流行音乐被过度地使用了(《钢的琴》中也存在同样的问题)。“茶话会”“核心技术”“缴税”,退休之后仍然保留了从前的说话习惯。部分室内场景和布置在日后的《钢的琴》中被再次使用。
生活真苦但也得过我爸说的你得出去不管家里多舒服躺着多悠闲你得出去看看外面的世界片尾王抗美死的心都有了死了老人老婆孩子怎么办死不成那还得继续过生活是过出来的不是想出来的看完难受难受得想哭这个周六考研完全没有希望生活特别迷茫前怕狼后怕虎真他妈怂世界上有千千万万个生活底层的人都在努力生活我这么大了还要靠父母开导走出去活下去做个好人会有福的
个人认为是范伟作品角色最好的一部,一个小人物的故事,退休后辛酸苦辣的历程,影片很多的映射就像别人养鱼他泥鳅,换零钱不愿意买书(注重精神文明),他抽奖(物质文明)。最后小人物多有想法不论怎么折腾都还是回到原点,就像他那张污染的人民币又回到他手里。但是不论怎样王抗美的这个角色算是个堂堂正正有担当的男人。
一个退休工人的艰辛故事,对于日常生活的刻画相当真实了,范伟的角色感觉也十分到位,就是故事的商业性差了点,戏剧化成分弱了点,跟钢的琴比配乐差了点,幽默感也少了一点,估计受众群体比较有限,但比那些弱智圈钱的电影还是要良心多了,王抗美这个名字一定是王猛生命中的重要人物,不然也不会连着两部电影都用了!
看影片里2008年网吧屏幕应该都是反恐精英和穿越火线占大多数了。当时的康师傅泡面竟然是方形的。老电影的痕迹很多,欣赏老电影本就是一场回忆。耳朵大有福,耳朵小有福,鼻子大有福,鼻子小有福,我们总是无法感同身受的安慰,也可以认为这是种美好的祝福。没办法生活还是要继续,唱歌跳舞,然后迎接新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