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本片取材自加國前總理麥肯齊・金的日記。特以超8和16mm攝影機拍攝,引用真實世界人物的語句,並搭設大量場景與動畫營造懷舊時代感,還偷渡了反串、3P、戀鞋癖、種族及縱慾等多項議題,揭露奠定加拿大基礎的沙文主義殖民態度,也順勢造就一段荒誕怪奇又愛到卡慘死的假傳記愛情。
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费比西奖(国际影评人联盟奖) 论坛及新电影论坛最佳影片 第70届柏林国际电影节泰迪熊奖(提名)
桃花岛观影团#跟着大伙总会带来不同的惊喜,在2020年看到这种状如一百年前的影片真是有一种莫名的穿越之感。自从有了孩子就永远躲在帐子里的母亲,一直坐在桌前吃东西喂鸟的父亲,梦中花环辫子的女神,古怪离奇的竞选场景,这一切都是那么的不可思议,又让人耳目一新。导演的灵感来自曾经的加拿大总理的日记,影片中为了政治和国家的前途而不断克制自己本能的金,仿佛只有在臭靴子面前才能真正获得快感。我不知道总理的日记究竟写了什么?但是政治对人性的压抑的确让人不寒而栗,那反过来是不是可以说对金钱的渴望是对人性本能的一种释放呢?另,所谓优秀的政治家就是要会在雪地上尿出哥特体名字,打地鼠一样打死所有的海豹宝宝,面对违反秩序只是轻声的咳嗽,还要学会优雅的剪彩。。。#你心目中的最佳导演处女作#
有些是从维基paraphrase来的:Mackenzie King是加拿大历史上任期最长的总理。在他掌权的21年当中,加拿大挺过了二战,并朝着welfare state的建立稳步迈进。King作为一个政治人物,没有罗斯福,丘吉尔,戴高乐等首相的魅力,没有高超的演讲技巧,为人冷漠,没有很多朋友,也没结过婚。在他去世后才公开的日记中,公众了解到他生前一直有通过媒人尝试与先人的灵魂进行交流。这些奇异的迷信与精神世界体验也许有对King的政治生涯产生影响,但对于本片导演来说,它们是很好的实验媒介。这部电影前卫大胆,诙谐幽默无厘头,不乏政治隐喻,有着令人印象深刻的美学设计。分段式和对白有点韦斯安德森,剪辑有点盖伊马丁,化妆有点表现主义,但除了Canadian,还是啥都别tag了。
这竟然是传记片…不然怎么会有传记标签。包罗万象的电影要看血腥打斗?给你看要看政治斗争?给你看要给无底线无厘头搞怪喜剧?给你看要看儿女情长爱恨情仇?给你看要看戒撸教育片?给你看要看屌丝逆袭励志片?也一并奉献给你而且综合以上元素还要把故事捋清 脉络清晰需要多么厉害的功力呢我想不用多说了吧。只有粉红火烈鸟之类的杰作可以与之匹敌了吧小时候经常看的小淘气历险记也是这种风格卡通背景画面却直逼18禁尤其喜欢仙人掌喷液体疯狂飚血打地鼠冰刀砍人头。。。不胜枚举对这样的美术风格真的爱得不行凭良心讲我没法给这样插科打诨的作品打五星但是本片提醒我在当下2020年还是存在有追求的导演的尤其是看了太多最近出的温吞水电影之后又重燃了对电影的信心穆托国内适合由洪涛扮演
像《二十世纪》这种迷幻复古Cult片近年在欧洲电影体系中非常多见,虽然本片产物加拿大,也从众多细节可以看到前者的身影。图像化的舞台制景,符号化的意象元素。荒诞的叙事,诡异的色彩,看似在当今主流电影体系中是小众异类,但在此类作品中,却依然开始呈现语言体系上的重复平庸。是否讽刺加拿大历史,作为非语境下的观众难以得知,但放置在此类作品中,却不过是同类剧作模板套用在了不太相同的故事之中而已。况且这种叙事模式,早就证明了其在剧作节奏上的严重不足。
6.5 典型的很精彩很新颖很大胆但我就是无感的电影,应有尽有的符号呈现,夸张华丽的舞台风格,精彩绝伦的怀旧表现,加上对厚重历史的戏谑讽刺,一切应该是我喜欢的风格却没有完成我要的效果。拿百多年前的实验电影风格再做实验电影有点没有意义,而加拿大历史的陌生也隔开了共鸣,唯一的华点是那根硕大的仙人树一次次的井喷,看上去梦幻的舞台布景,幻觉一样的打光还没有半个小时就审美疲劳了。假若换成天朝的那些事,或许进入得要更加简单。
前三十分钟人物身上有个很明显的光线变化,从一开始散发耀眼的金色光芒到逐渐暗淡变为阴沉的乌青色。利用电击刺激使人物感受到的生理需求造成厌恶情绪那段让我想到了发条橙。电影里面好像在暗示,政治就是性压迫,人物对话也提到了"这个国家没有鸣禽",不知道是不是也在暗示压迫。然后看完去搜了一下,里面的那位护士Nurse Lapointe,名字其实是现实中威利·金的一位助手的名字,ta稳定了法裔加拿大人。#桃花岛观影团
80/100。完完全全现象级的邪典大片,用胶片质感的镜头与舞台剧形式的场景串联起了整个故事,颇具自黑性质的幽默与毫不避讳的血腥性爱描写毫无违和地联系在一起,共同拼凑成了这样一出看似荒诞无理实则深刻反应十九二十世纪交加拿大政坛不可忽视的事实,让人刮目相看。男主角实在是太可爱了,好想戳爆他圆鼓鼓的脸。他最后用颤抖的手升起的仅仅是那面老旗帜吗?不,还有他内心最深处那份被污泥遮盖住的善良的光芒。
#桃花岛观影团#对政治的讽喻出神入化,很难让人相信这是部处女作。几何空间构成的布景足添魔幻之感,荒诞的竞选模式在被捶爆的海豹以后攀上吊诡的巅峰。蓬勃的男性欲望化身仙人掌腐烂后难以涓流,生殖器官套上闹钟在聚会上被挑逗得打鸣,以及刻意模糊的男女性别边界等,要素太多而拼凑成这部传记改编的邪典。其实最初小女孩咯血时就能看出许多倪端不是吗?二十世纪与其他世纪并无不同,一切都一样,任你们玩完。
#好久没看风格奇诡的电影了,耳目一新的感觉很爽。童话、梦境、邪典疯狂炸在这则政治回忆里,越简陋的地方越见机心,越节制的地方越有张力,越乖戾的地方越显才情,讽刺有了童心的点缀,批判有了迷幻的惊呼,悲鸣有了恣意的扑棱,真有点舍不得这怪鸡故事走向鸣金收兵。贝尔尼把那种妈宝的烂漫拿捏得如此精妙,性欲喷张的几段放肆简直要让屏幕爆掉。四星半。#桃花岛观影团
#bifan2020#天馬行空的cult片,古典外觀,場景setting舞台劇感,劇本荒誕各種反轉。領導人選拔競賽highlight。Boot fetish、手淫戒斷tool以及裝置之類,讓人聯想到早期的Jodorowsky。光頭boss就像是煉金術士。看完回想起來會有生理不適感,尤其是那個巨大的?。0714cgv소풍
柏林第13场论坛单元。意外之喜,这样天马行空的邪典电影,现在也只能在电影节上可以看到了,而这部的想象力及肆意程度,在这几年看过的作品中都能排在上游。将真实的传记故事与意识流形态的荒诞阐述融合在一起,非但不违和,反倒为已经令人很难眼前一亮的传记类型提供了一条新思路。如果能在中国的大银幕上让影迷看到这样一部电影该多好。
#桃花岛观影团#没想到是去年的电影啊,这抖动的头尾幕还有这画面比,以及我所下的画质我还真以为是20世纪拍的然后现在修复的……那些道具制作的场景看得挺行,主角还有整个线路发展倒很正常,其余的都很另类了。哦对了虽然我以为是上世纪的远古片,但它的整个声效与剪辑确让我感到不那么陌生,挺能浸入的。阅片有限目前只写到这里了。
(台北電影節2020)翻轉(惡搞)歷史人物的極致,繼《吸特勒回來了》後最喜歡的諷刺喜劇,4:3、16釐米膠卷噪點、早期默片造景的純手工,集結諸多魅力於一身,形式是那麼深得我心,更別說劇情是如此之古怪且趣味,能把歷史人物(抑或是偉人回憶錄)改編得如此異想天開,仔細想想泰卡的《兔嘲男孩》還是太遜色、太畫地自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