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导演: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编剧: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 Geoffrey Chaucer
主演: 休·格里夫斯 / 弗兰科·奇蒂 / 皮埃尔·保罗·帕索里尼 / Derek Deadman
类型: 剧情 / 喜剧 / 同性
制片国家/地区: 意大利 / 法国
语言: 意大利语 / 英语
上映日期: 1972-09-02
片长: 112 分钟 / 109 分钟(美国剪辑版) / 140 分钟(柏林电影节) / 118 分钟(法国)
又名: 坎特伯利故事集 / 帕索里尼生命三部曲之坎特伯雷故事集 / The Canterbury Tales / 坎特伯雷传说
IMDb链接: tt0067647
坎特伯雷故事集的剧情简介 · · · · · ·
本片取材自文学著作
竟然是一部拿下金熊奖的影片。老帕生命三部曲之一。对《坎特伯雷故事》做了很大的改编。由于原著看得比较早,只对磨坊主的故事有一点印象。这部电影里面印象比较深的故事有:一位美丽的女人嫁给年老的地主,设法与情人私会;爱搞恶作剧的男孩;一位同性恋因为没有给宗教卫队钱财,被判火刑;三位好朋友发现宝藏,结果互相残杀而死;受辱的单相思痴情汉报复女人和她的情人;两位学徒借宿磨坊主家;最后,嗜财如命的教士被天使带入地狱,看到地狱里的画面,还有教士们从撒旦的disgusting出来的disgusting画面……有许多比较幽默的画面。最后乔叟的结语,也只是“仅供娱乐”……这就是中世纪的晚期吗?街上脏得一塌糊涂……感觉里面许多角色也像是很长时间没有洗过澡一样……还有,就是,屎尿屁和生殖器……
111min. 生命三部曲一贯保持帕索里尼的摄影风格,他的镜头总是有点微微晃动,但凭此一晃,镜头有了张力和真实感。剪辑也总是碎片化的,改编自文学著作,但不落窠臼,一个个故事讲述起来流畅自然。但三部曲中有些情节设置(或者是导演调度)太过简单令人难以信服,比较像舞台剧,比如《一千零一夜》中女王的胡子;本片中磨坊女儿与学生乱搞,学生怎么会知道女人会同意,不会乱叫喊熟睡的父亲?诸如此类的细节很多,从另一个方面上看这样处理,却又保持了故事的原生态和紧凑流畅。再一个槽点是非职业演员的表演让人不适,总是傻笑,或许是为了揶揄讽刺那个愚昧的时代,展现中世纪人们思想的野蛮未开化和社会的落后。拍古装片真得学学帕索里尼对场景的布置,使人简直回到那个年代~
生命三部曲第二部 1972年柏林电影节金熊奖 也是我的第三部帕索里尼 (他长得好像特吕弗...)第一个故事里红蓝色衣服的小哥也太大了吧...主观镜头的使用 色彩斑斓的人群站在哥特式建筑中 也太超现实主义了帕索里尼真的很擅长把虚构的故事变得很纪实喜欢达沃利的小贱样奇妙荒诞又搞笑的超现实故事倒数第二个故事的结尾的逆光手持移动景深镜头太美了 地狱群像真是惊呆了 之后帕索里尼可爱的小表情 ~“为了消闲而讲述”中世纪晚期,市民阶级审美趣味向骑士阶级、教会、皇权全面开战,全片体现出对于穷奢极欲和荒淫无度的教会统治阶级的讽刺和挖苦,表达出“性欲”所象征着的人性的解放,这也正是帕索里尼“生命三部曲”的重要内核。
感觉没有一千零一夜好,一千零一夜的套娃结构某种程度上还是很抓人的,坎特伯雷故事集一段一段的多少有些寡淡。第二段故事很棒,讲故事的方法也很棒,是偷窥的偷窥,一个人偷窥txl性事,后又告密,另一个人偷窥着这个人的一举一动。最后描绘地狱的段落也非常好,僧侣是撒旦拉出来的屎,立场鲜明、表现有力、趣味十足。最后PPP手托腮露出笑容的面部特写也可爱极了。另外,片子里的性基本都是工具,用以批判;一千零一夜里的性更多展现出一种人自然而然的本能。由此,PPP对性多多少少持有着建构主义的态度。
屎屁尿故事集。喜欢第一个故事,小情郎很好看我还想哟英伦采花果然了得结果越到后面越蠢相云集打回原形,英国的群演小伙统统留着类似当时乐队男纸们的时兴发型到处是Robert Plant同款啦Jeff Beck同款,特别好笑。最好笑的是他自己演乔叟坐在油画同款书斋里搂个猫享受到一半被老婆狮吼震醒&末尾的教士地狱图景=最无谓遛鸟大集合。这部里总算出现了毫无美感的基佬XO场面。选曲有民谣复兴中坚Topic厂牌支援还蛮好的。
镜头很美,一个个生动简短的小故事,帕索里尼拍得趣味十足,业余演员演技不高但表情和肢体语言很到位,导演本人扮演的作者很蠢萌,赤裸场景并不算多但难得拍的直接坦荡,导演很热衷于拍男人的阴茎和女人的屁股,跟后期的费费简直趣味相投,边撒尿边唱颂词,是我见过最亵神的行为,结尾的地狱很加分,群魔鸡奸亡者+撒旦的屁股里拉出一大堆修士,简直不要太恶搞
片中的那些小伙子个个都那么单纯、精力旺盛,有时幼稚甚至一根筋,身体强壮,小屁股挺着大摇大摆地勾肩搭背肆无忌惮地戏谑,走来走去,非常自由,会刷点小聪明,但常常是聪明反被聪明误。这才是男人真正的样子啊! 小故事看起来非常轻松,非常有趣,启用非职业演员,就是有一种天真淳朴的感觉!在导演手里,谁都会演戏!
再次被深厚的地中海风情吸引。无论是服装、色彩、灯光,还是布景,一切都忠于年代感。背景音效也是神来之笔,尤其是苏格兰的风笛,将欧洲大陆中世纪后期的人文从普通百姓之中展现得淋漓尽致,而最为印象深刻的还有戏仿卓别林那一段,当性爱赤裸地展现出来的时候,色情是其次,荒诞之后是对宗教的隐喻。
如《一千零一夜》般的寓言童话故事集,只不过内容尺度更加成人化罢了。荒淫不堪的城主被戴绿帽;贪小便宜的吝啬磨坊主妻女都被人睡;不学无术的泼皮无赖遭惩罚;勾引良家妇女的青年得到报应;喜新厌旧的放荡女财主自吞苦果;还有奇葩的地狱图景……猥琐荒诞的世事众生相生动浮现。肤浅而深刻。三星半
帕索里尼完全不需要专业演员,非职业演员完全就可以做到最简单的喜怒哀乐,省略掉复杂的心里活动以达到最直白平面的效果,更符合古小说的说故事方式。第三个故事将卓别林电影里经典的流浪汉形象拼贴至到中世纪的英国,夸张的表演方式居然和影片无缝衔接。在帕索里尼眼里,屁股和排泄真的是谜之高尚
柏林电影金熊奖。帕索里尼「生命三部曲」之二。帕索里尼再次取材神话故事集《坎特伯雷故事集》,并在使用大故事嵌套小故事的叙事基础上通过自己扮演的乔叟为不同故事担当串联者的角色,手法上延续了帕索里尼大量使用素人演员,寓神话故事借古讽今的特点,并用最通俗娱乐的路线来表达导演的观点。
喜欢帕索里尼的电影,大胆,毫无底限的讽刺和对教会竭尽全力的抨击。这部电影联系中世纪黑暗的欧洲,将教会和人们心中的上帝之虚伪表达的玲离尽致。电影中对于中世纪欧洲底层小角色的生活描写的也颇为深刻,每个小故事虽然短人物塑造的相当丰满。明明是如此粗俗的电影,却能拍出诗一样的感觉。
生命三部曲其二;电影改编于文学著作《坎特伯雷故事集》,在原著众多独立的小故事中选取八段故事,猛烈地抛将出来,尽是些赤身露体的妖怪,有面目可憎的,有年少风华的,在欲望驱使下,各显神通,尽施魔法,在滑稽和淫乱中展现的世态悲凉与沧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