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总统选举这种类型电影一般都挺无趣的、然而这部电影例外。情节紧凑不枯燥、看的又好笑又可气。这么看来麦凯恩惨真惨、palin猪队友也是发挥极致了、脾气起伏不定自私自大。。不过也反映美国人普遍的对政治的缺乏。一个政治知识基本为零的人依旧能被受推崇。另一方面麦凯恩的团队也是无能。不仅是草率选择相信palin而且对palin后期一系列的逼迫反而使内部矛盾增强。最后选举沦为真人秀、palin被塑造成女演员背口号空话去感染大众、但没有考虑到如果她真当上副总统怎么办。。以她的自大当上副总统能奢望她去补足这些知识吗?片子虽然有黑了下奥巴马说他也是类似的政治明星但也有说他是大学教授有知识底蕴撑着。这部电影真是很好的呈现出一部精彩的政治真人秀、看完马上去补08年大选了、发现moore演技令人惊叹、那口音太像了吧!
居然是电视电影的制作,拍的相当优秀啊。摩尔阿姨还真适合演这种不讨喜的角色。现实事件改编,看美国的政治选举,讲求包装,这是一场高规格的“真人秀”比赛。如何应对媒体,讨好大众,要政策和个人魅力相结合,难度十分高。不过本片聚焦的角色不是总统候选人,而是当时阿拉斯加州的州长萨拉·佩林(共和党的副总统候选人),由于突然被放到全世界目光关注的舞台,她的种种无知都被暴露出来了,整个团队如何应对这个局面,以及在这场“生存挑战”中她是如何反应的,这些就是电影所讲述的内容。(通过她来展现选举的不堪内幕,但是有刻意丑化的成分)不过,民众对此又会作何反应呢?也许就如同某句台词所说:这场选举一落幕,大家又会忘记这里曾经发生过的一切了。游戏规则如何改变都好,它的表演性质将一直持续,而民众还是会继续当好一成不变的观众。
5星。从事后看,川普现象在十年前(甚至更早)就有苗头了。麦凯恩也许是最后一个有底线的共和党总统候选人。Lieberman确实是一个解决国家危机最好的选项,但是为了赢得选举、夯实基层选民和获得更多女性选票,更重要的是造一个“明星”出来对抗奥巴马这个“电视明星”,麦凯恩最后选择了对政策和政治常识一窍不通的佩林。这让我不断想起自己对美国民主最大担忧:赢得选举不需要成为一个优秀的治理者,而只需要看上去讨喜,成为一个明星。这两天看美国地方政治的书,大多数美国地方官员没有太大的机会往上升迁,大多数止步于小镇和城市负责人。如果你是一个默默无闻管理地方事务的人,你是没有太大机会成明星,做大官的。正如影片中所展示的,他们需要的是一个演员,给你台词,演得好即可。
不了解真实的情况,但就电影看来,似乎是总统候选人觉得会输,所以找了佩林想力挽狂澜,结果发现选的人是绣花枕头。可是输也不是因为她啊,难道不是因为奥巴马优势太明显吗。不要说什么不想搞负面竞选,选这样一个副总统人选,心思已经昭然若揭了吧。负面新闻让她爆出来,难道不是竞选手段吗。电影中一句话我很同意,他们确实毁了佩林,好好的一个受爱戴的州长,本来稳扎稳打可以有更好的政治前途,选举团队过早拖她进入全国视线中,在她没准备好的情况下,的确是毁了她。我觉得选举团队是知道佩林不了解历史政治的情况的,一意孤行选了她,无非是给自己的失败找一个靶子而已,可笑。演员演的还不错,电影所谓的game change,不过就是看哪个政客粉饰的好而已。
佩林是个有活力有亲和力的女性,当个地方长官说得过去,但她的短板是国体运行和世界格局,赶鸭子上架应对这些复杂问题尴尬且惹人同情,在被利用的框架里想要挣扎出自我也挺让人唏嘘的,竞选失败并非她的责任。很多职业需要考证,总统候选人其实也该有通识测试。现在的趋势是,选举越来越跟选秀划等号,谁说得好听、有煽动性,谁越可能赢,只要能吸粉就行,真相、人品和专业能力越来越不重要。跟傻瓜拼口才,需要把自己降智成傻瓜,才能获得愚民的追捧,底线越来越低,美国或在这里就此沦落。几个演员的表现全是一流水准。
【4星】其实就只讲了两个非常有用的道理:机会永远是给有准备的人、临阵磨枪不快也光,佩林就好像一个对历史全然不知却被赶鸭子上架当上了历史科代表的人,一边懊恼一边速补一边努力,甚至有点反客为主走火入魔,即使最后的大选结果我们早已知晓,但她以及她团队背后这份热忱的付出还是值得肯定的,虽败犹荣。还有里面每次切到Tina和Amy模仿佩林的采访对话都太好笑了。
光看佩林个人的故事其实很励志:她是个四十岁前都没出过国的小镇母亲,不是特朗普那种多年的电视明星、纽约名流,一夜之间登上全国舞台,被媒体疯狂攻击到快精神崩溃,却还能在副总统辩论中拿出亮眼表现。但如果把佩林看作极端保守派登上主流平台的开始,这个故事就显得很黑暗了。麦凯恩的葬礼没有邀请佩林,大概也是出于目睹了此后十年政坛变迁的悔恨吧。
造星的好处在于播的眼球赢得好感,但当真相被揭穿的时刻剩下的只有皇帝的新衣。本该是一辈子傻白甜的佩林被推上巅峰,然而共和党没人在意她的感受,只能说当潮水褪去才发现谁在裸泳。所以政党培训是很有必要,不然关键时刻根本找不出好苗子来顶重任。佩林是值得同情的,毕竟米国副总统从来都是服从和打杂的,只是竞选团队挑中了她最终也狠心抛弃了她
媒体与形象政治搅局游戏规则,求当选不惜放弃政治信仰,如婚介所一般的pick up行动,老生常谈的曝光、剥削和明星游戏。以意识形态分歧为核心的两党政治被冷战后美国内部结构的界限模糊(共和党的民粹、传统与民主党的平等、求新轮替乃美国政治内部的自我调节),移民诉求与“去政治化”的消费文化不断冲击,如何突围?答案依旧没有下文。
尽管佩林如此无知和“不上道”,但她确实在有限的时间里以超乎常人的能力做到了最好,这点还是需要给予肯定的。常识重要吗?还是挺重要的,在这个年纪且受过高等教育,缺乏常识认知的人不论多有魅力都不应该来领导国家,这点还是毫无疑问的。影片本身拍的不错,演员也表现出彩,近两小时看下来还是酣畅淋漓的。
莎拉·佩林适合当一个政治名人,不太适合当一个政治家。不过好像美帝最新选出来的那个,也是一言难尽。Anyway,规则早就改变了光头佬,我们活在一个娱乐至死的年代里好吗!摩尔姨好演技,把这个对国际关系和国内政策几乎一无所知的政治明星演绎得惟妙惟肖。以及摩尔姨看蒂娜菲模仿莎拉·佩林那段好搞笑
睜著眼睛說瞎話已是日常生活的一種真實,正因所有人對遊戲規則心知肚明,所以政見本身就被虛化為一個背景。你死我活的角力掩蓋下,不過是一場以表現力為主導的美國選美爭寵秀,荒誕又可笑的是利用這些創造出的力量在未來也將一如既往並深刻化人民的生活,留下最易被操控的愚民相信所謂的價值和追求。
真实再现了2000年美国总统大选期间共和党参议员麦凯恩竞选期间的历史事件。看此片让人粗略了解了美国总统大选的较详细的过程。三位重量级演员朱丽安·摩尔、艾德·哈里斯和伍迪·哈里森撑起了全片,摩尔的演技再次尽显无疑。莎拉·佩林这个州长很有意思,政治上无知闹笑话却又极具演讲才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