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蓝光重刷。勉强及格。和张扬后来的《冈仁波齐》还挺像的。张扬的特色还是圆熟,你能感到他对各类经典电影的化用,火葬场的烟囱让人想起小津安二郎……这段赵本山携民工好友尸体落叶归根的公路旅程,在一些喜剧表演的障眼法下面,设计了很多在中国电影语境里略显尖锐的内容——并不侧重讽刺,而更偏重现实主义的展示,比如车匪路霸、比如经营野生动物的黑店、比如用假币做抚慰金的老板、比如不认拾荒母亲宋丹丹的大学生儿子……在余力为充满底层诗意的镜头里,与画面上精选的云南风光构成一种不断张弛涌动的人生况味。有趣的是,赵本山基于现实考虑一直在躲避警察,而警察孙海英介入这段旅程后,电影也因此丧失了戏剧性戛然而止,这似乎是编导的些许态度,毕竟结尾也是将淹没的库区,落叶归根的传统,至此却面临一种往昔的丧失。第一次在电影里看见真骨灰
1、工友A去世本山带工友乘大巴回乡,女乘客下车方便A头朝窗外被指耍流氓本山谎称A喝醉。半路大巴遭遇德纲团伙打劫,德纲将抢劫所得都给了本山,德纲走后乘客夺回财物将本山赶下车;2、本山背着A前行途中遇到村庄办丧事,本山假扮家属哭丧蹭饭吃。本山用板车推A前行学骑行者振臂高呼导致翻车。本山将A绑在轮胎上滚着走轮胎滚下山坡。A开始发臭本山挖坑准备埋葬A;3、本山用A的抚恤金去餐馆吃饭被讹,抚恤金是假钱本山被老板暴打。本山自杀未遂被养蜂人救起送到县城。本山让发廊妹给A化妆掩盖臭味。本山将A藏在水泥管中然后去卖血查出有乙肝;4、本山去地下血站卖血被抓送进收容所结识丹丹。本山偷跑出去发现水泥管正被装车,本山偷偷爬上车被好心人送到国道。本山累倒被送进医院,最后警察带本山找到A老家但A的家人因水灾已搬迁。
中国特色的公路电影,卡司强大,笑中带泪。喜剧都是把人放在困境里,人在解决困境中夸张的闹笑话,但这部片子真实质朴,但是画面又很干净自然,用的也是富有诗意的标题。有点像北野武式的黑色幽默。很现实主义的平铺直叙。虽然不免有些情节流俗,包含说教,但是张弛有度,并且人物背后的动机充足。赵本山塑造的农民工形象很成功。真实事件改编,至少是我觉得相当真实的一个人,表演并不夸张。他善良老实有责任感,平凡又知足,也有底层人民生存的一些小技巧。本来发现是假钱绝望自杀,结果躺在自己挖的坑里抬头看见青青绿树和蓝天白云,惬意地说好舒服。不禁悲从中来。后来他很累了,拦车也没人理,结果看见校车上的孩子们,怕死人吓到孩子又让他们走了。就很动容。当他坐在卡车上说“我多么快乐”,潸然泪下。润物细无声。瑕不掩瑜,评分低了
记住了,现在的东北味大电影都有这些好电影为前提,所以他们才能知名度大!因为确实有真才实干,无论是以主角为首的赵大爷还是以客串的劫匪郭大叔,都挺实力派的!毕竟好的剧本太少,而生活中又必须负重前行,所以才出现了一大批的现代网络大杂烩......剧中有公路片的风光异景,有个性不同的路人,也有掺杂喜剧之人的特性。同样也对生活中做出了戏剧性批判,即使处于现在依然如刻入骨髓的感受。开头片段抢劫描写了劫匪的仗义,表达了普通人的“假”,真正又搞笑有痛心,我们可以卑微如尘土但千万别扭曲如蛆虫,不但帮助赶走了劫匪甚至保住了大家伙的性命,人不能不知道感恩!更不要去伤害自己的救命恩人!防人之心不可无,害人之心不可有。愿金马奖越走越好,愿这样的华语片越来越多,多些理解多些认知。落叶归根,入土为安......
这部电影看了好几遍,确实是好看的,也是我看的第一部公路电影,核心虽然带着悲剧色彩,但剧情内容和喜剧化的表演方式增添了很多温暖和幽默的气息。开头老刘就已经死了,上车前老赵在餐馆给他灌酒伪装喝醉掩盖这是尸体的事实。不得不夸一下老刘的演员,演的太好了,要不是不至于还真以为剧组借了个大体老师。更何况他还不是专业的,只是为剧组开车的司机,被临时拉来做壮丁的。老赵遇到的不管是不抢钱的劫匪,还是好心带他一程的货车司机,或者是帮他给老刘尸体做防腐给他板车的老汉,帮忙化妆的发廊小妹,救他一命的养蜂一家,虽然各有各的故事,却都心存良善。警察和收容站的大妹子也对他非常照顾,和解决危机后过河拆桥赶他下车的乘客跟吃饭宰客的饭店老板还有赔偿金给了假币的老板有很鲜明的对比。老赵悲上心头自杀的那段我真的看哭了。
7.6分标签:黑色幽默,剧情,公路片故事非常简单,但是通过简单的故事却折射出人性,各种型号的人性没有什么配乐,所以这算是一个缺陷服装上很加分,还有那个乡村的味道最后是赵本山老师本人很加分有人说周星驰是中国卓别林,我呸如果说赵本山是中国卓别林,我还挺同意(主要是卓别林的位置太高了,绝大多数人都达不到)但周星驰,是肯定比不上卓别林的电影说回来,这也算是一部公路片虽然很简单的事,却写了这么长,全片差不多两个小时,但是你不会觉得这部电影节奏很慢它就是代入感还不错,当你看的时候,你不会太在意时间,它就是带着你跟着剧情走电影还不错,我本身是非常喜欢赵本山老师的(所以可能有点主观),所以推荐一看
看了剪辑,情谊真挚啊。终于把正片看完了。一部公路片,却表现了很多社会的很多方面:黑心的包工头,“假仗义”的劫匪,小旅馆的偷盗,丧葬文化,理发女郎的善心,三峡移民...配乐我个人觉得非常美妙,中途出现了几次轻快的音乐,来表达心情的愉悦。苦中作乐,用轮胎装尸。最动情一幕:两人躺在坑中,看着天空,什么也不想,才明白活着本身的美好。这种情感确实有体会到过,抛开所有的压力,这种感受就尤为强烈。高中自习课上写过一次观云有感,情感与此类似。落叶归根,最后居然是在宜昌,当年修三峡大坝,重庆水位上涨,导致重庆移民。巧合巧在,恰好昨日宜昌大雨,水位上涨,真是巧。
一路上有冷漠的乘客,有心黑的司机,有用热心感化的耿直男人,有追求极限为自己证明的年轻人,还有好心的丈夫和为求生存的女人,每个人的一生都会遇到的各种角色。2018年最后一部电影,这一年不平凡,在证明,在恼怒,在否定,在寻求出口,就像电影上的这一路,遇到诸多风景,能走到最后,要凭心态,赵本山的目标没变,虽然最后结果可能不如意,但是不能变。今年跟朋友说过一句话,大概是“无论世界如何,无论我们显得如何格格不入,不主流,但是我们还是要保持自己的内心,因为我们就是这样的人。”生活会接纳我们的,否极泰来,保持初心!新年快乐!
这么好的片子竟然没上八分,《心花路放》、《后会无期》那是有钱人和文青的旅途,而这是最平凡的小人物的旅途,小人物的旅途中没有纸醉金迷,没有男欢女爱,没有过分的崇高和理想……韩寒的片子是浮泛的情怀,宁浩的片子是玩世不恭的荒诞,这些比起最真实的痛苦倒反而像无病呻吟,普通人的一生哪有那么多金句和选择呀,不过就像进了沙子的贝壳一样,只有不断将它舔舐为珍珠。承认和坦诚最真实的无奈、无能、苦痛、软弱需要极大的勇气,而很多作品往往缺乏这份勇气,因此缺乏深入人心的力量
老刘的惨很像有戏剧性的感觉,给我的感觉就是专门设计的一样,因为给人的感觉他真的好可怜了????,主人公也是太背了,回家路上没遇到一件满意的事儿,但很多人的帮助虽然没有成功甚至帮了倒忙,却给人一点安慰了……最后死者也硬是没找到归宿啊……全程很drama,但那时的现实何尝不是那样了……终于明白了很多影评人对这部电影的评价——喜剧的内核就是悲剧 的意思了
严重被低估了啊…一部张弛有度的公路片。公路片的意义就是一路上会遇到无数人和事。但都不能停止行走。即使到达了目的地。也总有下一站。虽然名字是落叶归根。事实上人的一生又有什么真正的归处呢。此心安处是吾乡罢了。(真的好爱二十一世纪初的那些中国老电影啊…能看出老一代人对情谊的看重。有荒诞有讽刺有笑有泪。现在还有什么电影能做到这么鲜活真实呢。
感觉这部电影像是中国社会的一个缩影,他一路上遇到了好人坏人。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轨迹,也有其存在的隐喻意义。但每次见到有人愿意帮助他和他坚持固执着要把兄弟的尸体落叶归根就觉得很感动。剧情上面不论是转折,情节还是黑色幽默的风格,都非常的喜欢。其背后所在的意义,中国人归家的乡土情怀和归属感也通过这些遇到的人和路途中的事情所表现出来。
向善报以善,像恶报以恶,适时逞能,适时服软,这片土地上生活的人的轮廓被一一复现。片子包含着中国人对于生命复杂的态度的刻画,看似魔幻,却又现实,使得故事更加丰满。结局让我想起了《三峡好人》,一个有血有肉的江湖沉入江底,安土重迁的人们被迫离开,在这样的大趋势下人的声音是微弱渺小的,时间冲淡了一切,最后只剩下一江水向东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