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旨在呼吁有权处理食源性病原体危害的官员采取行动,这些病原体每年在美国造成数千人死亡。
“病从口入”这句话真是永远都不过时。即使是号称拥有“全世界最先进的食品安全系统”的美国,依旧会出现顾客吃一份沙拉,吃一个汉堡而不幸食物中毒最终导致离世的悲剧,没有理由相信世界上其他地方的食物会更安全可靠。即使有一批像本片里的专家那样的人为食物安全而奔走发声,但法律法规立法的滞后,安全措施执行的疏漏和不合理,各方利益冲突,以及病菌的肉眼无法观测又极易存活…这些因素导致与其将希望寄予给外部,不如自己多注意饮食和烹饪习惯,这才是自己能做的。看完还犹豫了下今天疯狂星期四要不要去吃KFC的汉堡,最后还是屈服了,因噎废食大可不必(自我安慰)。作为一部科普食品安全的纪录片,本片的专业性可比某些制造焦虑和对立的所谓“科普”短视频强太多了。另外鲶鱼面子这么大的吗,竟然值得美国农业部单独列出来监管??
一边看一边想古代人没有那么多卫生意识吧应该没少吃细菌吧,难道都死掉了,适者生存?亚洲普遍食品卫生安全问题可好像也没闹出很大问题(也可能我们不知道)。美国家禽家畜厂子离农业基地近会导致细菌污染,西方食源细菌污染能造成这么大影响也是跟西方人烹饪习惯有关诶,像亚洲人一样炖煮蒸爆炒这个问题应该本来不大的,让我警觉我不应该吃沙拉,可是这边除了能拌沙拉的菠菜rocket之类的之外也没什么其他菜可吃诶,做法有限,只能希望欧盟的菜比美国安全吧。纪录片也说了欧盟有无沙门氏菌感染鸡,美国不行,啊,谢谢欧盟标准。。。
说实话,老美也太懒了,中国人经历过病原体时代,什么东西都得煮熟才吃,从不吃生菜,就只有米国人啥都吃生的,天天出门买汉堡。一个尿性,等人出事了,我们就立法,法立不成,我们就怪政府办事不力,政府通常不背锅决定好好嘴辩几个来回,找到几个钱赚最多的去坐牢来顶风头,最后我们老百姓发现,肉和菜钱都贵了,但是还是不安全,啥也不能吃,能干啥啊,自己养鸡种地吧
被污染的肉饼、罗马生菜、花生酱、鸡蛋鸡肉……谁能想到罹患重症甚至凄惨死去仅仅是因为吃了一个汉堡、一份沙拉、一些花生酱饼干?将沙门氏菌列为掺假物,禁止含有病原体的禽肉正常流通,“那并非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只是我们还没有那样的政治意愿”。当遭受资本侵蚀的食品监管体系毫无罪恶感地将食品安全的责任抛给消费者时,他们也就举起了挥向普通民众的屠刀。
肉碎好像一直都是公认不太安全 以前知道不干净的沙拉也许只会拉肚子但是没想到后果会那么严重 基本上一周吃五六个缺德舅的人salad kit 看完我决定take a break from salad 以后也不尺romaine 永别了Caesar salad 好奇到底是哈密瓜不能吃还是这种瓜类因为切的时候有风险都不能吃 熟的豆芽终可以吃了吧
爱吃生菜和盒装混合蔬菜的我真的有被吓到,以前更多的会把注意力放在罐装食品或者生肉上面,蔬菜在印象中只要长得不错,味道没有变质就是健康食品,没想到有这么多安全隐患。食品安全问题是非常需要被重视的,虽然人类社会总是会因为这样那样的原因去忽视普通人的利益,但是在个体被普遍弱化的现代社会,大家还是需要抱团取暖才能应对制定规则的人和利益共同体。
制度层面导致的悲剧,反过来推动制度进行监管,最后无奈将视角转回家庭主妇把食物烹煮熟?讲了好多关于fda和usda的职能职权,也做了很多关于行业利益相关背后的游说团体和科研院所的利益纠葛。当一个女儿或者儿子因为食物死掉,究竟谁能承担责任?似乎没有人能承担责任,这真的是一个complex的问题
很值得讨论的一个话题,纪录片的拍摄也很不错,虽然有些内容有些耸动,尤其是一开始专家在超市的蔬菜水果区说这有问题那不能吃。其实这个纪录片并不是想吓唬大家不要吃某种食物,甚至偏执得去对食物进行控制,反而是希望政府能够做到监管的职责,在这一点上,这部纪录片用两个例子很好地阐述了政府规范的重要性。
拍的不够吸引人,但是看完我大为震惊,本来干餐饮业以为这些餐具已经够脏的了,没想到食物本身也不安全,很容易就被污染,吃了之后不是死亡就是截肢。片尾专家强调不要吃的几种食物:哈密瓜、豆芽、袋装沙拉和全生食物(生蚝、三文鱼、没做熟的汉堡)。我一个外食爱好者绝望了。
看片的當下 7月27紐約等四州又爆發了瘦肉牛肉餡的沙門氏菌污染 其實背後的根源還是行業壟斷 不正當競爭 工人待遇 利益輸送等等 新法的推行都得靠幾代人步履不停的戰鬥 政府爲什麽不成立新機構協調監管 就看部門之間互相推諉這嘴臉 恐怕成立了也是擺設
我們號稱擁有保障性的食品安全監管體系,但在實際操作中卻總是顧此失彼左支右絀。像我這樣樂於購買預製食物的,應該要好好反省自己的進食習慣,簡單烹飪、足夠殺菌,本來就是玻璃胃陶瓷腸,那些病菌也經常擊潰我,該忌口的還是要忌口。以後不怎麼吃蔬菜色拉了。
煎牛肉温度不达标时遗留细菌引起的食物中毒,律师找到155度的标准被忽视后随之的一切就变得理所当然。只要找到问题,解决方案接踵而至。很同情哪位含泪讲述的父亲,但假设他们知道奶粉的故事后,不知道他们又是什么心情。没法比,看这个是自取其辱。
病从口入,作为消费者如何为自己的健康负责?会选择怎样的食品用何种方式烹饪? 在食品安全和利益面前总会有人选择后者,只是一顿沙拉就面临着死亡的危险,想起曾经一个肉松面包让我上吐下泻发烧脱水的经历,在选择食品时要谨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