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推荐最新高分电影
|
导演: Alonso Ruizpalacios
编剧: Alonso Ruizpalacios / Gibrán Portela
主演: 特诺切·韦尔塔 / Sebastián Aguirre
类型: 喜剧
制片国家/地区: 墨西哥
语言: 西班牙语
上映日期: 2014-02-07(柏林电影节)
片长: 106分钟
IMDb链接: tt3499048
男孩超级白的剧情简介 · · · · · ·
片名中“Güeros”指的是头发、眼球或者皮肤颜色较浅的一类人。
2019年夏看过最对胃口的电影。寻父之旅(小小cassette与让鲍勃迪伦,爸爸流泪的诗人)+等待戈多(嚼萝卜那里我真的确定是了,尽管萝卜只是微不足道的一部分)+学生运动(电台里让人念念不忘的ana)+游荡着寻找归属的guero(三人行)+新浪潮风格(说来真不好意思,这才是我看过的第二部!第一部是南特的雅克德米,我好像蛮喜欢这种感觉的…)+拍摄里的那些幻想呈现:在阴影产生幻觉的时候,弟弟和桑托斯的身上落满雪,雪,雪(我知道是鹅毛,像雪的鹅毛)。很容易又想起那句“天才就是非洲人梦见雪”,天才也是墨西哥里一辆学生汽车里的鹅毛,落到头发、睫毛和肩膀上,吹不散的。
大概是看完的当时满心欢喜得忘了标记。新浪潮的印记处处都是,黑白色调和背景里轰轰烈烈的学生运动只是最明显的暗示。向着一个甚至可能不存在的目标就出发的少年真是可爱啊,四处游荡无所事事的公路片节奏也可爱。过了太久,只记得有谁被一路拖下楼塞进车里的长镜头惊为天人,狭窄车厢里羽毛纷纷扬扬落下来。
墨西哥的“在路上”?实验风格很浓,给人莫名其妙的恍惚感。现代诗式散漫的结构,勾绘出颓唐的待学青年,漫不经心踏上寻找歌手之旅。罢课学潮,市井民窟,从边缘人物的视角,窥探出墨西哥现代青年内心的迷失与躁动。而戏中戏的打破和伪纪录的穿帮,更是神来之笔,导演的自嘲,与对社会的嘲谑,合为一体
比较争议的墨西哥文艺片,在全球夺得21个奖项12项提名。几名无所事事的毛头小子驾车东游西逛,唯一主线是寻找摇滚偶像却碰个一鼻子灰。不过,随着镜头的变换,导演为观众展示了墨西哥的众生相,贫穷落后社会无序,人人处在沉沦状态,结尾与《戏梦巴黎》颇有几分神似。12家媒体给77分。7.3分
年轻知识分子在墨西哥当代乱世中的自我放逐,只能在记忆里寻找希望。我是谁,我从哪里来?这些都是没有解决的问题。但三人陪着弟弟追星的旅途,似乎有点开窍,渐渐开始探索“我要去哪儿”。与哥哥和室友的自卑被动相比,女同学一根筋的激进是一条路,小白弟弟背着历史拥抱成长是另一条路。
墨西哥黑白公路片,成长的阵痛。电影的摄影很有特色,虚晃的镜头仿佛表达了少年内心的踌躇不安,当你塞上耳机闭上眼,仿佛整个世界都是你的。被母亲放弃抚养的少年不得不踏上投奔哥哥们的人生,哥哥们逍遥自在,像被城市遗弃一样生活在自我的世界中,少年很快便融入了他们的自由人生。
风格化的黑白影像,复古的画幅比例,闹哄哄的罢课政治背景,无所事事东游西逛的年轻人,阴影”恐慌发作的心理活动外化和声音的处理非常有意思,仿佛将观众直接纳入片中,几次配乐的出现也十分巧妙,年少时候的恍惚奇妙和落寞青年的敏感纤细都在里头了。
墨西哥城东南西北中的区域分段很不错——各区的文化元素还有当时的政治环境以及个人,人与人之间的情感都拍到了。喜欢意识流lo-fi的拍摄手法和画面结构,比心。另:学潮抗议=荷尔蒙宣泄的那一段对呛导演讽刺得行云流水,再次比心
镜头很牛逼啊:焦躁、迷茫、混乱和各种情绪变换都体现在镜头里了;政治背景穿插在漫无目的的行程中,没有太深入,恰到好处而已;anna是个对比很鲜明的人物,置身事外没多久又卷入混乱又肮脏的现实中,使得结尾的定格显得非常有韵味
一颗星给演弟弟的小演员,将来会是个演技派。因为是获奖片,耐着性子看到结尾,但实在是不喜欢,这种片子果然不是我的菜。而且演哥哥和室友的都略显老,没有大学生的感觉。非得整成黑白片也是不解。ps:墨西哥的治安真心不好啊……
各方面都显现出很大野心的作品,看得出导演有自己的艺术追求,不管是花哨的运镜,超现实手法和意象的运用,还是精致的构图。主题也不小,对时局,政治,以及人生价值都有探讨。不过感觉外在抢了更多的风头,使主题稍显单薄。
《男孩超级白》,墨西哥的黑白电影,电影里发生的一切,很容易使人联想到最近发生的很多事情。导演还在电影里反讽了自己,拍得这个玩意儿也就能去电影节混个奖之类的。导演整部电影都在反讽吧,态度讨人喜欢。
又一部关于墨西哥的黑白影像,它也可以是新浪潮的味道,这让人无法不爱。三个百无聊赖的大男孩出发去墨西哥中心城的公路之旅,形式要比内容更加好看。男孩男孩,青春年少、浑身是劲的他们就是全世界的瑰宝。